菜系的形成有其武斷之處,而這些武斷之處往往充滿了爭議。比如粵菜之中以廣州為中心,包括了順德菜、中山菜、東莞菜等的廣州菜,卻常與口味與用料皆有所差異的潮州菜和東江客家菜系合稱粵菜。也就是說,菜系的想像空間實際上是由許多沒有密切關係的元素與菜品,被一連串與菜品本身無關的元素強加決定,並且被給予表象上的意義的。

被武斷定義的菜系就像是一個將許許多多流傳在各地,各有其名的單一菜品統合起來的一個縫合點。在這個縫合點上,這些菜被一個充滿隱喻的意義固定住了。因為意義被縫合而釘在那裡,所以當一個墨西哥板前在加州用加州近海的魚捏出一貫壽司時,我們還是只會稱它是日本料理(但是如果給我加州捲的話我還是會翻桌)。

也因為意義已經被被縫合而固定住了,所以在台灣吃到豬絞肉做的,而且既不麻也不辣的麻婆豆腐,我們還是說它是川菜,頂多咕噥一句抱怨:「這麻婆豆腐一點都不正宗」。所以,就如同東坡肉以蘇東坡之名被縫合了,麻婆豆腐也被陳麻婆之名所縫合。毛式紅燒肉就會想到毛澤東,還有文思豆腐的文思和尚,和宋嫂魚羹的宋五嫂。

除了人名之外,以地名為縫合點的則有金華火腿、西湖醋魚、順德拆魚羹、東安雞;以食材為縫合點的龍井蝦仁、雪菜燒黃魚;以調味方式為縫合點的魚香肉絲、怪味雞;以外觀型態為縫合點的荔枝肉、開水白菜;以烹調器具加型態為縫合點的鼎邊糊;以食材加烹調方式方式為縫合點的紅燒大裙翅、油燜大蝦、抓炒里脊、油爆雙脆;還有以典故為縫合點的佛跳牆與夫妻肺片等。這些菜品,皆非出自一人一代甚至是一地之手,卻因為其各自被賦予意義的方式固定為經典菜品而無法撼動。這樣的過程是一種意識型態的加工,統合了散落四地的想像,凝縮了各家做法之精華。

中國東北在明朝的時候稱之為「關東」。1907年時,清朝政府則將之設為奉天、吉林與黑龍江三省,為滿族人所發祥的區域。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之後,則在日本的扶植之下成立了偽滿州國,被劃分為18個行省。在九一八事變之前,中華民國政府原本將東北劃分為遼寧、安東、熱河、吉林、松江、合江、黑龍江、嫩江與興安等九省。但是在抗戰勝利之後,隨著國共內戰爆發,中共在遼瀋戰役後就全面控制了東北,而中共也將原本中華民國政府所劃分的東北九省再度合併為三省,在1955年正式徹熱河省之後,就成了現在的東北三省。

東北菜雖然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中,但是不管是在北方的北京,或是南至澳門街頭,卻到處都可以看到東北菜餐廳的蹤跡。在餐廳玻璃上寫的是紅色醒目的醬大棒骨、地三鮮的幾個大字,餐廳裡頭則是熱騰騰而鹹香味十足的各種燉菜。

東北是中國的地理區之中最為寒冷的地區,也是各民族雜處最多的地區之一。不過卻由於其統一的人文與自然環境,而使得東北各地的飲食有著極高的相似性。不過,基本上,東北菜是滿族菜與魯菜,也就是漢族的山東菜的融合。所以一開始先說個題外話,由滿漢全席談起。

滿族入關之前,生活在東北白山黑水之間,飲食習慣是大家席地而坐,將煮熟的肉類分而食之。而如果遇上了重大的節日,則是將整豬、整羊等端上席面,而且並沒有太多的調味。而在滿族入關之後,在宮廷裡舉辦的宴席則會分為滿席和漢席,而且以滿食為尊,漢食地位卑微,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與滿菜同堂出現,必須另地安排。至於皇上的飲食則自然是以滿菜為主。

直到康熙這位極其鍾愛漢文化的皇帝,不但學漢語、寫漢字、祭拜孔廟,對於漢人的詩書文章更是愛不釋手。此外,他也非常喜好漢族的料理。康熙對漢菜的喜愛的淵源來自於《紅樓夢》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曹寅16歲入宮,做康熙的御前侍衛,當時康熙不過20,因為兩人年歲相當,所以情誼頗深。後來,曹寅出任江寧織造,康熙每逢南下,都會在江寧織造府住上一段時日,曹寅自然拿出江南料理招待皇上,康熙就這樣便漸漸喜歡上漢族料理了。

在康熙二十三年元旦節的宴會上,康熙首開先河,命人將滿席與漢席擺放在一起,滿席以烤全豬和火鍋為主菜,漢菜則以燕窩、鮑魚、魚翅、熊掌等珍稀食材為最重要的主打。後來,每年元旦節,滿漢同堂用餐就漸漸成了慣例,這便是「滿漢全席」的雛形。只是康熙一朝雖然將滿菜和漢菜破天荒地放到了一起,但終究沒有打破滿漢菜系的門閥之別,滿菜與漢菜只是並列而立,依然是涇渭分明。

不過康熙之後繼位的雍正是一位嚴肅、稍欠生活情趣的皇帝,對於飲食等享樂之事不是那麼地感興趣,因此滿漢全席在整個雍正朝幾乎是銷聲匿跡。但是康熙的孫子乾隆熱愛美食是眾所周知之事,他效仿康熙六下江南,而滿漢全席到了乾隆的時候則是有了前所未有的革新與發展。乾隆年間滿漢全席的發展得力於一個名叫張東官的宮廷御廚。

烤全豬

avlxyz of Flickr

烤全豬

張東官原本是蘇州織造署的一名廚師,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在蘇州織造署品嚐了張東官做的的菜之後,大為滿意,便把張東官帶回北京,擔任宮廷御廚。《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在乾隆皇帝的每日「膳單」中,第一道菜餚,必署名「張東官」和「雙林」兩人。乾隆得到張東官後,就要他打通滿漢全席的界限。張東官也不負乾隆的期望,而使出全身解數改進菜系。發明了蒸烤結合,打破滿菜漢菜的界線,改為南菜北菜,做到了滿菜漢菜的大融合。

以蒸烤結合來說,因為皇家宴席自然要上滿族傳統的烤全豬,然而宮中滿族老臣不少,牙口不好,嚼不爛烤的肉,於是張東官使出南菜中上蒸籠小火煨的功夫,做出了蒸烤結合的烤全豬,不僅保留了烤肉原本焦香粗獷的風味,而且又軟爛適口。

此外,張東官也大膽地打破滿菜漢菜的明確界限,將滿菜與魯菜等合併為「北菜」,江南菜、粵菜並稱為「南菜」,從此菜品只分南北,無謂滿漢。滿漢全席108道菜品分為54道北菜(12道傳統滿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和54道南菜(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廣東菜)。

宴席根據場合不同,具體選擇也有所調整,其中主要有有與清代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蒙古親藩宴」;每年正月十六日舉行,由皇帝欽點大學士,九卿中有功勳者参加的「廷臣宴」;清朝皇帝的壽誕宴「萬壽宴」、清宮中的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千叟宴」;康熙初定蒙古外薩克等四部落時,這些部落為表示忠心而每年以白駱駝一匹、白馬八匹等九白為貢,而皇帝招待使臣的「九百宴」;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節時令而設的「時令宴」等六套席面。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規模最大,舉辦次數最少的的千叟宴。千叟宴始於清康熙年間,顧名思義,乃是集聚了上千位老人的盛宴。清康熙52年(1713年),康熙皇帝於自己生日時,宴請全國的古稀老人。這就是清朝的第一個千叟宴。按照清廷慣例,每五十年才能舉辦一次千叟宴。於是1722年的時候,康熙又再度宴請了全國70歲以上的老人。這次宴會到場的70歲以上的老人,共有2417人。

乾隆也辦過兩次千叟宴。不過,嘉慶元年(1795年),弘曆(乾隆)已86歲,如果再邀請60多歲的官員是不合時宜的。因此變更了設宴規定,將設宴參加的老人年齡由60歲提高到70歲以上。即便如此,根據統計,這次參加千叟宴的老人還是共有三千多名。如此龐大人數的食物需求與酒水上的供應自然是一大問題。

而宴會的地點,最後則決定在紫禁城的東側,寧壽宮的皇極殿。而選在皇極殿的原因,則是因為其外觀與第一次設宴時的乾清宮類似。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皇極殿的位置離御茶膳房非常近,方便上菜。如此一來,太監與宮女在運送菜品的時候,就能夠更迅速地上桌了。

乾隆的第二次千叟宴,於是就在嘉慶元年的正月初四於皇極殿盛大舉行了。在乾隆的第二次千叟宴上,年紀最大的老人,是106歲的熊國沛和100歲的邱成龍兩位百歲人瑞。宴會當天,嘉慶皇帝親自帶著3,056名銀鬚白髮的耄耋老人為太上皇帝乾隆祝壽。

乾隆甲申年間李斗所著的《揚州畫紡錄》中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則是關於滿漢全席最早的記載。滿清入關以前,宮廷宴席非常簡單。一般宴會,是露天鋪上獸皮,大家圍在一起,席地而食。清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所撰寫的官修史書《滿文老檔》中記載著:「貝勒們設宴時,尚不設桌案,都席地而坐。」菜肴,一般是火鍋配以燉肉,豬肉、牛羊肉加以獸肉。皇帝出席的國宴,也不過設十幾桌、幾十桌,也是牛、羊、豬、獸肉,用解食刀割肉為食。

清入關後,才漸漸地在原本滿族傳統飲食方式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原以蘇浙菜為主的南菜和以魯菜為主的北菜(魯菜)特色,建立了較為豐富的宮廷飲食。不過上面所說的宮廷滿漢全席與一般流傳在民間的版本是不同的。民間版本的滿漢全席出自於乾隆29年(1764)出生於江蘇的清代大儒阮元之手。

阮元在出任與巡撫同級的山東學政時,當時的山東巡府畢秋帆見阮元少年才俊,前途無量,便牽線做媒山東曲阜孔府當時衍聖公的胞姐下嫁阮元。孔小姐下嫁阮元時,帶了四名深黯孔府烹飪絕技的高廚。而阮元由於歷任肥缺而宦囊充裕,因此在飲饌上也不斷精進翻新。而他在兩廣總督任內以「府菜」為基礎發展出了一套席面,兼顧了滿漢官員的習慣,因此被稱為滿漢全席。

而民間對滿漢全席的渴望也體現在藝術作品之中。清末民初,人稱相聲大王,本名李德錫,藝名萬人迷的相聲大師就以滿漢全席為主題,編了一段學相聲的人都必須要能熟唸的貫口絕活段子〈報菜名〉。就連王家衛在2016年監製的電影《擺渡人》中,飾演陳末的梁朝偉在擺渡其中一個擺渡的對象,準備結婚的胖妞時,也來上了一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來誘使她離開自封於內的轎車之中。

本文經鞭神老師之食之兵法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