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敦克爾克大撤退」,如果真的回到1940年的德軍內部實情,在5月10日啟動「法國戰役」後,整件事的脈絡一點也不輕鬆平常,當時情勢萬急之際,眼下就可以立即推進消滅數十萬英、法軍隊,希特勒及軍官們一度僵持在這件事上,事後當然沒有人滿意這個看來極度荒謬的決策。
電影的缺口——究竟當時德軍為甚麼停止了推進敦克爾克海灘?
看過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之後,愈來愈多人介懷電影主題忽略了「進攻一方」——德國,全戲唯一「露」出來的是德軍頭盔和模糊身影,捕獲英空軍飛行員Farrier(Tom Hardy飾),令人感覺劇情內容也太狹窄了吧?沒辦法,這就是藝術作品的取捨犧牲,始終緊扣刻劃無數英國小兵的人性反應,死裏逃生的過程。就此,本文旨在展示德國當時的軍事內情,補足英、法何以在敦克爾克(Dunkirk)海灘發生奇蹟大撤退,此事之重要性,被視之扭轉了整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格局。
筆者如此重視德軍內部細節的重要性,因為最常聽聞的說法,不少強調希特勒為保存裝甲部隊實力,加上戈林狂妄自薦空軍可以重擊英法撤退聯軍,才終於令附近的陸軍裝甲部隊止步,隔著英法敦克爾克防線不再推進。唯一有文章短短一句,提及過希特勒有意將來跟英國和談,所以才令敦克爾克大撤退成功,這依然未能解惑。
如果真的回到1940年的德軍內部實情,在5月10日後啟動「法國戰役」,整件事的脈絡一點也不輕鬆平常,當時情勢萬急之際,眼下就可以立即推進消滅數十萬英、法軍隊,希特勒及軍官們一度僵持在這件事上,事後當然沒有人滿意這個看來極度荒謬的決策。
這段內情是根據二次大戰後,由軍事戰略家——李德哈特(Sir B. H. Liddell Hart)記錄下來,甚至指出連邱吉爾事後也誤解了何以促成撤退大奇蹟。
為方便各位粗略掌握形勢,先觀看以下圖片並保留疑團,筆者會在最後段落會再次貼上解說:
希特勒向前線下達強硬指令不得推進,原來一切理由只是借口
當時,德軍明明在十多日時間之內,透過閃擊戰擊潰了荷蘭、比利時及法國中至北部勢力,迫使數十萬英法聯軍避走敦克爾克圖撤退,然而,就在1940年5月26日的前10天,德軍內部一些事情成為事件關鍵。
由於前線陸軍裝甲部隊軍官一度考慮先斬後奏,軍情萬急,先打掉敦克爾克海灘再算,可是,希特勒一再對前線軍官下達措辭強硬的指令,致使裝甲部指軍官古德林無奈停止推進,哈爾德回憶此事時說:「雙方沒有任何商討的餘地。元首固執己見,認為主要的威脅來自南方(我看根本不存在威脅)。」
不久之後,希特勒不斷向軍官們解說,提出感覺似是而非的理由,稱近比利時北部的「法蘭德斯」(Flanders)至沿海地帶,充滿濕地湖泊,有可能令裝甲部隊身陷險境,有不必要的折損,意指為全面攻打法國南部保存實力。然而,在哈爾德5月25日上午的日記寫道:「政治領袖固執己見,認定決戰的地點必須在法國北部,而不應在法蘭德斯。為了掩飾其政治動機,他們便斷言法蘭德斯水道縱橫,不適合戰車戰。」
希特勒抱持這樣的想法,一度遭後來的人,看作是他受了陸軍軍官倫德斯特(Rundstedt)影響,因為倫德斯特「一向不敢小覷法國軍方的指揮才能。在這個階段,他對南方的關注要大於英吉利海峽。」他經常擔心法軍會突然從南方在埃納河的側翼來一次大反攻,所以屢次向希特勒表示過向北推進的憂慮。
可是,把決策歸咎於倫德斯特理據薄弱,因為從歷史所見,希特勒每逢在重大出錯的事件之後,都會找機會把責任推到其他軍官身上,而不會自己承擔,在敦克爾克大撤退之後,希特勒竟然沒有加罪於倫德斯特的意見,再加上下達前線的軍事嚴令如此堅決,重點就不能擺在倫德斯特身上。
倫德斯特終沒異議,希特勒透過秘密會議決定了「敦克爾克大撤退」奇蹟
其實,希特勒之所以如此堅決,事前在一次5人的秘密會議時,事情就如此定局了。參與會議的人只有希特勒、一位他的參謀、倫德斯特、兩位他的參謀「索旦斯登和布魯門特提」,後來,正是布魯門特提把當中的內情告訴李德哈特:
「接下來的一席話語驚四座,他以欽慕的語氣談起大英帝國,談到英國存在的必要性,英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他聳聳肩評論道,創建帝國幾乎無不依仗強硬的手段,『欲打造稱心的木器,免不了刨花飛濺』。他將大英帝國與天主教會相比,聲稱它們是穩定世界的兩大要素。
他說他對英國所要求的無非是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地位。能歸還德國失去的海外殖民地固然最好,但也不是非得如此不可。他甚至說如果英國在外海遇到麻煩,德國可以派兵援助。他認為殖民地不過是事關一國的威望而已,在戰爭時期根本守不住,何況德國人也不願意到熱帶非洲去安家落戶。
他最後總結道,他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讓英國能在無損其尊嚴的情況下與德國和談。」
說實話,與其說這是一次會議,倒不如說希特勒早就決定了想法,他只是知道事關重大,軍官們反對聲音大得難以想像,事前必須確保有重要軍官站在自己一方,在秘密會議中,希特勒確認倫德斯特真的沒有異議,才提起信心堅持強硬指令,事後不斷解說一些次要的因素,強調為裝甲部隊保存實力,也很快同意了戈林僅靠空軍襲擊敦克爾克的取替方案,表面上令人感覺是戈林的狂妄辯才蠱惑了希特勒。
這樣,希特勒這數日之內完全錯誤判斷形勢,他誤以為在手指間漏走了數十萬英軍,就是向邱吉爾賣了個大人情,到他征服了法國全境之後,象徵議和定局,再回頭跟膽顫心驚的英國議和,好來好去,便全力痛擊蘇聯。殊不知,邱吉爾戰意旺盛,接收了數十萬英軍壯大了戰鬥到底之決心,再無猶豫,究竟那數十萬英軍滅頂他有沒有此決心,倒可以商榷,不過以邱吉爾的性情,「假設」妥協議和也僅僅是權宜之計,看時機定必再戰。
無論如何,雖然在5月26日後希特勒稍為放寬進攻指令,可惜一切太遲,因為英法聯軍在短時間之內,已迅速在敦克爾克小鎮築起了尚且穩固的防線,成功拖延德軍促成大撤退奇蹟,其中一條防線的虛構模樣,就在《敦克爾克大行動》初段英國小兵Tommy冒死衝過去時展示出來。
歷史難有如果,德軍A Day進攻日多次有意外、一念之間改變
最後,補上一段德國以閃擊戰發動西線戰爭的背景,讓我們更掌握希特勒在秘密會議時的心態。這裏回顧文章早段的圖片:
各位看到中間灰色箭嘴的概括方向,是德國高層在完結波蘭戰役之後,原初制訂進攻法國西線戰爭的戰略,稍為沿用一次大戰時期,打算先經過比利時中至北部,再攻佔法國北部、搶佔巴黎及繼續南下。這個方案雖然保守,卻很可能化成事實,只因一次德軍機迫降在比利時邊境遺漏了戰略情報,才不得不延後及改變A Day進攻日的部署。
最終,希特勒接見了曼斯坦後(曼斯坦的才能三番四次被其他軍官杯葛),被他說服全面使用新戰略,就是圖片中橙色箭嘴的進攻方式。新方案利用英法聯軍忽略的「阿登」(Ardennen)山脈,靜靜部署陸軍重兵,它的成功之處在於「奇」,正因為德軍軍官一度極力反對用此違反常情的「奇兵」,原初各國亦認為阿登山脈不是適合大舉進侵的地帶。事後,固然證明了曼斯坦的見解獨到,像古代漢尼拔當年的奇兵一樣奏效。
部署好之後阿登山脈德軍暫時按兵不動,先在荷蘭鹿特丹、海牙等重要城市,迅速以四千多名受訓傘兵打開缺口,再配合地面部隊夾擊荷蘭,德軍初期僅傷亡數百人便擊潰荷蘭,再以相似方式攻占了比利時。北部戰事一開,不管法國、英國及比利時等,全部眼望東北戰局,更加忽略阿登山脈地帶可能「出事」,不久之後德軍正大舉在阿登山脈穿過馬士河,直闖法國中至北部,中部亦不見有何重大的反抗勢力,才迫使英法聯軍大舉湧至敦克爾克海灘大撤退,此後巴黎接著淪陷。
由此,邱吉爾以為法國中部有零星英法聯軍勇敢牽制德軍,造就撤退大奇蹟,這是錯誤判斷,顯然是自我感覺良好,實無此事。更甚,亦因為德軍進攻過程太順利,之前同樣採取相似的閃擊戰術,比入侵波蘭的戰果更難以置信;又突然令希特勒戒懼審慎起來,覺得順利得太不尋常了,開始不安,不敢冒進,腦海浮現議和的外交想法。只有真正在前線絕大部分軍官,期間及事後私下均痛罵希特勒決策荒謬。英軍順利大撤退之後,我們經已知道,德國很快就在英德戰事中吃盡苦頭。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李德哈特(B. H. Leddell Hart)著:《戰敗者的觀點:德軍將領談希拉勒與二戰德國的興衰》(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Germany’s generals, their rise and fall, with their own account of military events, 1939-1945),新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2016年5月。
- 約翰.基根(John Keegan)著:《戰爭史:從遠古的石頭到今天的核武》(A History of Warfare),新北市:廣場出版,2017年2月。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