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Xavier

小時候我們在課本看到八年抗戰後國民政府對日本以德報怨,心想蔣公跟國民政府也太偉大了吧?有這麼好的事嗎?天底下沒有白給的東西,國民政府戰後會對日本態度這麼寬大,背後有其動機跟考量。事實上「以德報怨」政策的背後,國民政府獲得巨大的好處,日軍又付出額外代價。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歸因於當時國共兩黨相爭的背景,共產黨藉由抗日戰爭成長茁壯起死回生,戰後對國民政府產生巨大的威脅。在未來國共全面軍事衝突已無法避免的情況下,此時日軍投降後的態度就十分關鍵。日軍可以選擇把原先佔領的城市及軍事裝備移交給國民政府接收,也可以刻意移交給共產黨,讓中國局勢更混亂。

抗戰結束初期,國軍主力大都集中在中國西南地區;相較於共軍,國民黨軍隊一時沒有佔有地利先機,無法迅速抵達華北和華東淪陷區。試想要是日軍違背盟軍指令將關內佔領城市和裝備大部分移交給共軍,國軍在戰後態勢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局面,後果不堪設想。

一旦面對接收日軍裝備物資、力量大幅增強的共軍。國民政府若想收復這些城市,我預估可能要付出十多萬至數十萬人員傷亡的代價;而且不見得能成功,很可能加速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崩潰。日軍大本營就曾有過這樣的打算,期望藉由激化國共相爭減輕戰後日軍的壓力。

就國民政府的立場自然不希望在戰後國共相爭中趨於劣勢,首要任務就是確保能從日軍跟日偽手上完整接收各佔領城市和裝備物資,為了免除日軍干擾並且願意配合國民政府接收政策,蔣介石最後會做出對日本「以德報怨」的決定就不讓人覺得奇怪了,有很大的原因是基於軍事層面的考量。

一方面日本雖然宣布投降,但是在中國的日軍仍占有相當優勢、甚至不服氣,並不像蘇聯對德國那樣最後是壓倒性的勝利。因此,避免在戰後處理上刺激日軍、引發反抗,也能減少接收上不必要的麻煩。

蔣介石在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的演說中末段就特別提到:「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不要企圖報復」等,可以看出戰後對日本的態度初步定調為比較寬厚的處理方向。何應欽則向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下令:

凡非蔣委員長或本總司令所指定之部隊指揮官,日本陸海空軍不得向其投降繳械,及接洽交出地區與交出任何物資。

意思就是告訴日軍:只要日軍願意配合國民政府的接收政策,國民政府在戰後問題上就不為難日本,還可以得到「以德報怨」的寬厚對待。但要是不配合,就要嚴肅處理,在華日軍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不言可喻。

即使日軍大本營有意讓共產黨接收,岡村寧次權衡利弊後決定配合國民政府的接收政策,將武器裝備和佔領城市移交給國民黨,而且是積極配合。據統計,光是華北地區日軍為了抵抗共產黨接收,傷亡就高達9,000餘人,日軍為以德報怨政策付出了代價。也就是說以德報怨是國民政府和日軍雙方各取所需,國民黨藉由接收於隨後的國共內戰搶得先機,日本則是在戰後問題上得到寬大處理。

一般認為,正是因為岡村寧次當初「識相」配合國民政府接收政策,讓共產黨占不到便宜;在戰後審判上蔣介石才會對他特別關照,施用影響力讓岡村寧次獲判無罪,岡村因此對蔣介石特別尊崇。岡村寧次甚至提出動用日軍協助國民政府剿共的建議,只是因為爭議太大最後沒有被接納,他戰後會這麼積極支持國府或許也參雜為自己「謀生路」的考量。

至於當初蔣介石私下到底有沒有明確允若岡村寧次,若願意配合就放他一馬不得而知,只是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就算有也不讓人覺得奇怪了。相對的,要是岡村寧次當時抗拒不願意配合,戰後審判的結果恐怕就是遭到嚴懲,國民政府對戰後問題的處理態度也會為之改變。

以德報怨四個字呈現的就是這樣一段複雜的糾葛,這都是在課本上看不到的。我想到近年有學生在爭論教科書上該以什麼觀點出發,實際上很多東西要是沒去解析它的來龍去脈跟時空背景,到頭來你還是不了解歷史。

本文經Xavier元創主義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作者粉絲頁:Xavier 元創主義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