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嘉曦

我的母親是一位頻繁旅遊者,家中的冰箱門密密麻麻地貼著她遊歷各地的「戰利品」,那些磁鐵甚至在我家搬屋時亦一個不漏地緊隨到我們的新居。

不知從何時開始,雖然母親踏足的國家越來越多,但冰箱門卻沒有因此「淪陷」,反之,她近來索性不買什麼紀念品了,只是寄張明信片回來,就如我的同輩朋友們一樣。總之,我們都從旅遊紀念品的誘惑裡解放出來了。

旅遊紀念品文化

旅遊和消費向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晚明時期的士大夫視旅遊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藉此凸顯其身份地位,亦有說,不少中產階級的人士喜歡以炫耀性旅遊,如參加「豪華團」等,彰顯自己「高人一等」。

要把旅遊的價值非常外顯地炫耀,就不得不提旅遊紀念品的文化。旅遊紀念品是一件被嵌入文化符號的物件,並且與社會、經濟及全球化息息相關。旅行紀念品的價值在於能連繫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短暫旅遊的記憶,並能成為人們曾經「到此一遊」的展示和證明。

學者Beverly Gordon曾經在《The Souvenir: Messenger of the Extraordinary》一文中,把旅遊紀念品分成五種︰

  1. 圖像(如明信片)
  2. 自然的一部分(如貝殼)
  3. 象徵性商品(如巴黎鐵塔鎖匙圈)
  4. 以字樣為設計的商品(如印有New York字樣的T-shirt)
  5. 本地產品(如特色工藝品)。

傳統的大量產製紀念品,諸如我家冰箱上的「葡萄牙幸運公雞」、「袋鼠出沒注意」路牌、黏土版「巴特農神殿」等,都盛載了一定程度的地方代表性,並且把無形(intangible)的旅遊經歷化成有形(tangible)的物件。

傳統紀念品逐漸被摒棄

隨著大眾旅遊日漸普遍,旅遊變得不再稀有,亦因為全球化的原故,我們能夠輕易購買到世界各地的產品,種種因素使人們逐漸摒棄傳統旅遊紀念品。譬如,當你第一遍到日本旅遊時,少不免會買一兩件富士山或櫻花圖案的產品,但隨著你的遊日次數增加,便會轉而購買「更獨特」的東西。因著旅行的普及,人們能輕易的「重遊舊地」,亦毋須透過一件紀念品來刻意記住一次旅行。

時空壓縮使我們能隨時隨地接觸到外地的資訊,有些人會利用Google Earth進行「虛擬旅遊」,Facebook上甚至有涉谷的實時影像,我們對旅遊紀念品的異國風情(exotic)想像亦被大大削弱。

有鑑於此,不少旅行社開始推出「深度遊」,相對於傳統旅遊的走馬看花,「深度遊」強調對當地風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和真實的文化體驗。這種被營造出來的稀有性,也是階級「品味」的體現,法國著名社會學家Bourdieu認為一般人為了要獲得上流人士的特權,會對其品味進行「追逐」和模仿,而這些高經濟資本和高文化資本的上流人士為了擴大彼此的距離,會不斷創造新的品味。

換言之,旅遊紀念品亦在這場追逐中不斷被重新定義,時而以「地方限定」的形象視人,時而化身成「限量供應」商品。

說起來,我父母收集的「旅遊紀念品」還是有點令我出其不意,除了可樂罐,還有溫泉旅館的消毒紙巾、某些餐館的牙籤等等。說是「紀念品」,其實還是很取決於個人情感,這些特色伴手禮的褪色,會不會都令你更珍惜那張親手拍的照片,或者是某張車票呢?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周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