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亞太珊瑚礁研討會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長邵廣昭指出過漁(過度捕撈)、棲地破壞及污染均為造成臺灣珊瑚礁魚類的多樣性及數量在過去30年間大量銳減;未來必須更重視海洋保護區的設立,並且加強在管理的實際成效,以及推廣海洋環境教育與管理的政策,才能落實對台灣珊瑚礁魚類的保育。

(相關報導:有2種海魚快被台灣人吃光了!農委會急列為保育類

邵廣昭表示,國內目前海水魚僅有鯨鯊、隆頭鸚哥魚及龍王鯛(蘇眉魚),還有許多珊瑚礁魚種迫切需要被列入保育類物種的名單,海洋保護區的設立有其必要性,才能避免魚類資源枯竭迅速。

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也指出,今年年初由國際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PC)所提出的最新報告直指,全球二氧化碳過度排放造成海洋酸化與海水升溫現象,不僅威脅著海洋生物的生存,也同時將會引起海洋生態系瓦解的連鎖效應,造成珊瑚白化及珊瑚礁共棲生物受到影響,都將威脅珊瑚礁生態系運作與維持。

(相關報導:第9座國家公園「澎湖南方四島」將於10月掛牌

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要求執政團隊規劃擴大美國現有的海洋保護區的同時,臺灣推動海洋保育的實際行動也反應在「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計畫,在今年的國際海洋日6月8日已正式公告實施,並統籌納入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經營管理。

台珊瑚礁魚類 30年來銳減(中時)
台灣珊瑚礁魚類數量 大量銳減(中央)
海洋生態的未來在哪?30年間大量銳減(NOWnews)

Photo Credit: Derek Keat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