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報導,行政院院長林全今(23)日出席「全國工業團體領袖會議」,會前接受聯訪。輿論質疑政府決策有「髮夾彎」現象,媒體詢問林全,「是否會聽完民意,再推政策?」林全說,政府不會離開決策目標,過程中間會有些意見產生,足以讓政策做一些調整,讓社會大眾接受度更高,又不悖離目標,就會做一些調整。「髮夾彎」的說法是180度轉彎,「但我們的政策沒有180轉彎」,「沒有離開目標」,只是希望更有同理心,用社會大眾的角度做調整,讓大家更能適應。

中央社報導,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在「全國工業團體領袖會議」親手遞交給行政院長林全「2016年產業白皮書」。林全表示,面對企業提出「五缺」、「六失」的問題,政府都知道,趁這次有機會廣泛溝通,剛好做全面性的意見交換。工總所提的問題中,勞資問題最多,但「企業跟社會共存共榮」,社會繁榮需要企業來推動,反過來說,社會沒有企業是不可能繁榮,今天看到的經濟建設都是靠企業累積。

聯合報導,林全表示,包括醫藥產業、再生能源、亞洲矽谷等五大新興產業要在台灣明顯增長,可與日本和德國並肩,非資金問題,而是法規制度和人才培養問題,政府應要去調整法規,首先是《公司法》必須修法,政院已要求經濟部明年5月提出修法草案,若社會有共識,可望在最短時間內在立院通過,就能帶動企業投資意願。林全指政府會改善投資環境,釋放現在閒置的工業用地,缺水與缺電也有相關措施處理,如智慧電表等,人才與勞工問題也已請國發會研擬如何吸引,全力改善國內投資環境。

蘋果報導,林全向現場企業主喊話,呼籲資方回到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林全強調,《勞動基準法》規定只是最基本的規範,鼓勵企業超過勞基法的標準,「我有認識企業主,他說他勞工不需要5天上班,4天也可以。」此外,針對一例一休和七休一等勞工問題,林全說,「勞資可談成,就不需要政府」,他希望勞資規範可以讓勞資雙方都接受,因此希望能重新開啟對話,讓勞資雙方享受共存共榮利益。

中央社報導,出席的產業界人士擔心國內能源問題。在增加供電能力上,林全說,期望未來太陽能發電總發電量預期可提供核一的一部機組63.6萬瓩供電量,且希望兩到四年就有成果。他解釋,過去執行的需量競價,減少用電量相當於核二的一部機組98.5萬瓩的供電能力,對電力補充是有幫助。另外,分時電價將更細緻一點並配合智慧電錶,期望度過明後年的挑戰。外界對於缺水的疑慮,林全回應,政府在水資源的保護,維護在合理的水準,水庫兼農業灌溉的水源,目前看來起來水資源還算好,政府會持續推動保護,維持區域間水資源的利用。

ETtoday報導,台灣世代智庫22日公布蔡政府執政百日民調,結果顯總統蔡英文的滿意度為53%,而行政院長林全的滿意度卻只有44.5%。新政府上任後面對華航罷工、一例一休、七休一政策、年金改革以及國道收費員抗爭等,引發各界爭議,國民黨更是批評蔡政府是「髮夾彎」,政策反覆、出爾反爾,施政不得民心。為了平息民怨,林全除了與各領域的勞工團體舉辦面對面的座談會外,更開設個人臉書,與民眾直接溝通政策。

為了挽救日漸低落的民調,林全23日上午在臉書上推出「院長,聊一下PART2」短片,強調「髮夾彎」除了被扭取解讀之外,政府也確實有些做不好的地方,但是政策推動上有困難,必須做些改變,不過還是要傾聽民意,莫忘初衷。有媒體投書指處理華航罷工、國道收費員爭議等,被指新政府花了100億元,等同一天花1億,花錢消災。林全正面回應,「不能這樣講」,因為面對延宕很久的社會問題,處理時必須考慮訴求若是合理的,當然要去面對。」

中央社報導,林全在臉書(Facebook)影片表示,根據他第一時間的了解,當時知道華航董事長、總經理確實在立場上過度僵硬,沒有妥協空間,「所以是有一個換的打算」。但當時判斷,反正(華航工會)投票是必然發生了,只要資方願意妥協,應該罷工機率不大,所以想等到投票完再換,沒想到這麼快就發生罷工。林全說,在人事處理上被耽擱了,以致於沒有及時處理,所以處理華航罷工事件算是個「失敗例子」。

而對於與公民團體之間的關係,林全也坦言,「我們目前還沒有百分之百達到公民團體的目標,但我們會試著朝這些方向努力,並時時警惕自己,有沒有背馳我們原本訴求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