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報導,伊朗海軍26日進行實彈演練,美國「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航空母艦與一艘法國護衛艦以及美國「巴爾克利號」(USS Bulkeley)驅逐艦正穿越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時,準備支援聯軍打擊活躍在伊拉克和敍利亞的「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卻遭到伊朗軍艦在附近發射數枚火箭彈,其中一枚距離「杜魯門號」僅1500碼(約1.37公里),美伊關係再度出現緊張。

中時報導,伊朗當時雖有透過無線電宣布將展開實彈演練,但23分鐘後後隨即發射火箭。儘管並未朝美方船艦發射,不過這些火箭距離西方船艦很近,此事引發美方關切。美軍中央司令部發言人芮恩茲(Kyle Raines)對此表示,「這些行為是高度挑釁、危險、不專業,且不符合國際海洋法規的舉動,這與伊朗宣稱的保護國際貿易重要航道安全的承諾不相符」。

中央社報導,31日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發言人夏立夫(Ramezan Sharif)將軍指控美國說謊。他在革命衛隊官網指出:「革命衛隊的海軍部隊過去1週沒有演習。」美方的指控毫無根據,散布假消息是為了發動心理戰。

荷姆茲海峽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戰略航道,全球近三分之一海上石油運輸需要取道此處,但海峽最窄水域只有33公里闊,如此繁忙航道,一旦遇上緊急情況,大型的戰艦、貨輪、油輪只有很少的轉向空間。革命衛隊的海軍部隊負責保護伊朗在荷姆茲海峽的利益,執行例行性巡邏海域任務並進行軍演。駐守附近巴林的美軍第五艦隊,主要任務正是抗衡伊朗軍力,確保荷姆茲海峽航道暢通無阻。

Strait of Hormuz|Photo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蘋果報導,美國和伊朗曾數度在荷姆茲海峽爆發軍事衝突,1988年4月18日,美軍不滿伊朗地雷差點炸沉美軍「羅伯茲號」(USS Samuel B. Roberts)導彈護衛艦,憤而攻擊伊朗2座鑽油塔和6艘軍艦作為報復。同年7月,美軍船艦遭伊朗快艇攻擊後,美國「文森尼號」(USS Vincennes)巡洋艦誤將伊朗客機當戰機擊落,造成機上290死。今年2月,伊朗在海峽附近舉行軍演,炸沉了一艘美軍航母的「模型」。

蘋果報導,目前主導伊朗政府的溫和派,在7月與中美英法俄德等六國就伊朗核問題達成協定,同意限制用來發展核武的濃縮鈾活動,換取西方國家撤銷經濟制裁。外界預計,西方制裁可望在明年初解除,但伊朗之後仍繼續試射飛彈,美國對此頗有微詞。面對伊朗革命衞隊的挑釁,美軍採取低調處理,可能是不想讓伊朗內部的強硬派有藉口,推翻與美國簽訂的解決核問題協議。

央廣報導,美國準備對伊朗、香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境內的12家公司與個人實施制裁,原因是前述的公司和個人疑似與伊朗的彈道飛彈計畫有關連。這將是今年7月德黑蘭當局與世界六強達成歷史性核子協議以來,華府首度對伊朗祭出制裁。制裁行動包括禁止美國或外國公民與被制裁的公司進行商業往來。美國的銀行也被責令凍結相關公司和個人在美國金融系統內存放的所有資產。

根據華爾街日報,美國財政部擬議中的制裁對象,包括總部設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馬布魯卡貿易公司(Mabrooka Trading CO.)及其創辦人鮑納西班德(Hossein Pournaghshband),他們被控協助伊朗生產飛彈計畫所需的碳纖維。鮑納西班德還被控利用在香港的子公司,進行耐熱材料的採購。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另外,美國財政部也打算制裁5名伊朗官員,他們被控參與飛彈發展計畫。伊朗在今年7月核協定達成後,分別於10月和11月進行了飛彈試射,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有關禁止伊朗研製彈道飛彈的決議。對於被控涉及飛彈發展計畫、或支持侵犯人權及國際恐怖主義的伊朗實體及個人,美國財政部保有制裁的權力。

美國之音報導,伊朗否認有關指控,聲稱安理會決議只針對能夠攜帶核彈頭的飛彈,而伊朗發展飛彈計畫的目的在自我防衛,並不具備這一功能。美國專家指出,這種飛彈的唯一用途就是運載核彈頭。伊朗官員警告,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將會把此類的美國新制裁,視為違反核子協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