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映妤

你知道台灣本來將在2015米蘭世界博覽會中缺席嗎?148個國際單位,53個受邀國家,台灣卻消失在名單之中。

但今天有了這群人,我們可以不被世界再次遺忘。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由公民團體自發性成立的國家館。也是台灣第一次,以公民身分爭取在世博的國際地位。

他們,讓世界看見台灣了,那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呢?「其實我們真正希望的是,讓台灣看見世界。」

外交部表示,因義大利不同意台灣在世博設立國家館,且民間只有少數企業表達意願,最後以資金和時間不足為由,婉拒參與米蘭世博的邀約。世界博覽會140年的歷史,2015再度回到米蘭,而這次主題以「滋養蒼生,澤給大地」(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為主軸,第一次題目這麼貼近臺灣人生活與文化,但台灣卻沒辦法參加。

公民組團參展「米蘭世博台灣館」:我們出去 是為了回來

「有沒有一種可能,用公民團體的方式,讓台灣在這場國際盛會中被看見?」幾個曾是東海大學建築設計系的年輕人,在去年11月提出這樣的狂想,卻幾乎所有人都笑看他們太天真。

「認知台灣站在世界邊緣,但不能放棄與國際對話的機會。」

台灣館與行動攤車,就坐落在米蘭市中心|Photo Credit:OPTOGO

他們決定發起「OPTOGO 米蘭世博外帶台灣計畫」,用公民團體身分闖進世博,不靠任何大財團、企業,而是群眾的力量,讓台灣推進世界。

「一開始只有一台攤車夢,希望能以攤販小吃的台灣意象,穿梭在米蘭市的街頭,沒想到今天能建起一棟台灣館。」。

他們以「移動攤車」「料理公寓」及「不落地展館」三種型式呈現台灣文化,在起初連資金和人力都沒有,並且只有10個月的籌備期間,相較於其他國家幾年的籌備及斥資幾億打造世博,他們一群平均27歲左右的年輕人,仍在許多大人們不看好的情況下,在今年9月一一在米蘭市中心的各個角落落地實現。

志工們推著台灣攤車,在米蘭大教堂前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打著台式的熱情招呼,許多人就在街頭上為台灣歡呼加油;他們在Casa台灣餐廳呈現一道道融合米蘭時尚和台灣傳統的料理,讓品嘗的當地居民不只驚豔,更體驗台灣分食共享、辦桌團圓文化;在米蘭市中心附近的台灣館說著台灣的飲食態度,讓路過的居民開始好奇甚至認同台灣。

志工推著行動攤車在米蘭大街小巷介紹台灣|Photo Credit:OPTOGO

「這是米蘭世博非常重要的一次成功,為米蘭能認識台灣而感到驕傲。」

在9月25日的台灣館開幕國際記者會上,協助建造的米蘭當地建築團隊表示:「為米蘭能夠和台灣一起做到這件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感到無比驕傲。而台灣館所建的地方是米蘭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保存地區,這對米蘭世博,也是一次很重要的成功。」。

從去年11月就全力協助計劃進行的米蘭理工大學建築所教授Andrea也感觸良多的說道:「這不只對台灣重要,對全世界世博的呈現也是很重要的模型,讓世界有一套全新的方式爭取展現自己國家文化的機會。」

而他最大的驕傲在於,能夠把台灣帶到義大利,讓當地人能更認識台灣。當全力參與其中,他才發現台灣雖然小,但卻是個具有濃厚且多元文化的地方。

米蘭居民於台灣食寓享用台灣料理|Photo Credit:OPTOGO

他們,讓世界看見台灣了,那同樣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呢?

「其實我們真正希望的是,讓台灣看見世界。」

OPTOGO共同發起人蘇民這樣說著,一群人把計畫實踐到這一步,他仍認為使命還沒結束。他認為台灣的國際觀有很嚴重的斷層,有一群人較能夠掌握世界的脈動和擁有格局思維,但仍帶不動處在自我優越和自我悲情世界的那群人。

「國家放棄了世界舞台,但我們不能…」這群27歲的年輕人把台灣「外帶」到米蘭

「你希望台灣看見的是什麼?」

「有時我們太低估自己了,譬如公民力量。」

「台灣因受到中共打壓而長期在國際的邊緣。我們得明白這不是短期能夠改變的事實。」他們在與米蘭市政廳溝通時受到上海市對米蘭市的威脅,外交部也選擇不參與、不表述,但他們不想用悲情來訴諸支援,濫用台灣扁平化的同情,好像要永遠處在國際間的弱勢才會獲得支持。

「沒錯,這就是政治事件,但重點是這場運動的目的在於什麼。」蘇民鏗鏘有力地說。他們在檢視台灣現有的局勢後,理解政府所在位置不可為之的難處,並做公民能做的事情。

18世紀末在歐洲才開始有國家的概念,萬國博覽會也是在那時才開始興起,但各種團體都有權利參與,就像是個大型的園遊會。所以台灣不需要為了名義和資格,放棄和世界一起玩的機會。就像大家所熟知的是威尼斯的雙年展,台灣雖然一直是以會外館的形式參與,但也是有第一屆開始,才一直到現在第八屆沒有缺席。

「台灣不需要去追討政府的做與不做,或硬是把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放大,那只是個假想敵,台灣不能在世界邊緣上靠假想敵被動進步。當我們把真正的敵人視為自己,我們才能主動往前。」當提到政府與中共,共同發起人之一敬儒反問我:「我們的敵人到底是誰?」然後轉向我,認真地說了上述這段話。

「那我們能怎麼做?」

「我們在尋找一種方式,能更有自信而且正向的爭取我們的權利,而公民力量或許是一種可能。」

若是能用公民團體的身分代表台灣,沒有任何政黨政治的介入,而中國也無法直接地對沒有政治發言權的公民團體施以壓力,這反而成為一種新管道,爭取和國際平等對談的機會。

但很可惜的是,台灣擁有極高密度的非營利組織和公民團體,但目前仍較少有組織性的整合運作。所以這次希望建立一個可複製的模式,讓更多團體,可以更健康的回應台灣的政治問題。

「我們想透過這次的行動證明,即便政治上的情勢所限,還是可以靠公民力量,把原本該屬於我們的權利奪回手中。」

「我們有時也太高估自己所擁有的,譬如人情味。」

Photo Credit:OPTOGO

好像只要用「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就能概括台灣的一切,台灣整體確實是社會和善的,但每個國家也多少具備這樣的特質,台灣不該窮得只剩人情味,而沒有屬於自己的特徵。如果我們一直用這樣的感性來輸出民族的情感,太浪漫卻也不夠踏實,我們真正擁有的是什麼?

是一杯珍珠奶茶,還是一碗滷肉飯?就論珍珠奶茶,也是多元混融的結果。

「我們想談的不是很簡單的台灣食物是什麼味道,而是台灣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我們沒有辦法用任何單一符號來代表台灣,也不僅只是描繪島嶼的輪廓那樣簡單,因為一個民族是層層不同的歷史文化疊合而成,而台灣海島特性和所處位置,在多元的移民背景之下,是個很複雜的文化結構,而我們想呈現的是一個現象,一個具文化包容隱力的台灣。

就像這次的台灣食寓第一輪,廚師用世博館外的野花野菜加入料理,第二輪則把傳統與時尚設計融合出創意料理,重點不是那些食材100%來自台灣,而是一種態度:「我們不大,但能納得了百川,我們沒有華而美的牡丹,但卻是百花綻放。」

而當我們面對世界的態度,不再只是字面上的意義,也不再簡單用「台灣人就是這樣」的價值觀草草略過好好認識自己的時機,我們才能夠慢慢越加清晰地描繪台灣人的特徵,在政治不斷變動的過程中,我們仍能在世界上被界定出一種有鮮明性格的人。

「如何把世界帶回來?」

說好的把世界帶回來,也正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該如何更具體而為,非空頭說話。

「想讓攤車繼續在世界遊走,讓海外的台灣朋友接續這份精神,希望把共享經濟結合料理公寓,開放更多名額讓外國背包客到台灣時,可以住在OPTOGO合作的單位,用在地的料理和食材,結合社會設計概念,說台灣的故事,至於台灣館還在思考搬回台灣後,該如何延續價值。」提到這個問題,他們再疲累也總是能激動的再想出更多的可能,渴望再造一場革命。

OPTOGO其實不會結束,因為每個我們都將參與其中,用我們的方式,向世界慢慢堆疊出台灣印象的厚度,然後,當我們都能從自己看見世界,我們不再需要強調外帶出走,因為我們明白,台灣,這終究是我們的家。

作者簡介:陳映妤,讀經濟,卻熱愛文字的溫度,成立「故事旅社」紀錄平凡人的故事。在群眾集資圈滾了兩年,採訪過 30位以上的提案者,包括市長柯文哲及歌手張懸。現在為群眾觀點Crowdwatch駐歐特派記者,為大家關注更多歐洲群眾集資和創業領域的發展。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文章來源於群眾觀點CrowdWatch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