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伯伯是香港著名旅遊作家,粉絲專頁追蹤者12萬。薯伯伯文字精煉,目光銳利,思維跳躍。疫情以來,他在臉書上的寫作持續高人氣,許多香港人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本書亦是一本為香港人打氣,讓他們思考如何在限制中依然活得逍遙的書。
文:Pazu薯伯伯
「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
有人問我到訪某國多少日子才能知悉通達該地,我認為天數非至關緊要,全視乎旅行方式,以及理解之道。旅行雖好,卻未必能破除執見。曾經旅居泰國,香港朋友來訪,帶我遊當地必遊之地,食必食之吃等, 泰國朋友卻聞所未聞;到西藏的遊客欲訪「倉央嘉措會情人」之餐廳,史實莫考,西藏朋友大多嗤之以鼻。
旅遊可以純粹吃喝玩樂,非謂真知。而居一地不問時長,若無自學能力,對理解異地風俗,亦是徒勞。以前長居西藏時,就見過有人留藏逾十年, 藏語半句不通, 還誤信藏人一生僅沖三次涼等荒謬謠言,更企圖以宗教解讀,猶如看圖作文般杜撰。
又遇過居於新疆的漢人堅信穆斯林奉豬為神,我糾正其謬誤,對方竟辯稱各派見解不同云云,直至我尋得穆斯林教士撰文,指此等言論傳播者皆屬無知文盲,奸妄小人,對方才啞口無言。
如想深刻了解地方政治、文化、歷史等,應有何途?唯靠讀書。旅行結合讀書, 方成多維體驗。旅行將抽象異地概念, 化作細微人情,可感受碰觸,不再水遠山遙。
「讀萬卷書」及「行萬里路」二者宜相輔相成,但若論深知一地,讀書尤為重要。讀書方能洞悉文化底蘊、歷史脈胳、哲人思維。僅憑身處當地表層體驗,難免受制於時間、肉體及認知局限。
香港傳媒人區家麟曾寫過:「……行完萬里路,讀書更重要,因為旅行只能帶你闖蕩當下的時空,讀書才能引領你走進其他時空的橫切面、不為人知的人心與異事。」對此深有同感,即使我曾旅居西藏多年,若非讀茨仁唯色所著《殺劫》,怎能明白文革對西藏造成何種浩劫?
說起茨仁唯色,她既是詩人、作家,亦是我好友。她一直嚮往自由,卻從未成功申請護照。肉身未踏境外,精神卻熟知東西歐文學。我對不少歐洲文學家的認知,皆由她領航介紹,亦師亦友。如羅馬尼亞作家諾曼・馬內阿及其筆下的《論小丑》,以及波蘭詩人米沃什及其詩集。
正因文字,才明白當時局勢,一代人的心理應對。若不讀書,何能跨越時空地域理解外部世界?
記得有年去法國旅行,茨仁唯色說起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提到初讀小說,一直想品嚐瑪德蓮蛋糕。正好在巴黎無事,故尋蛋糕店,邊食瑪德蓮,邊讀小說章節。
普魯斯特寫:「我呆呆地舀起一匙剛才浸過瑪德蓮的熱茶到唇邊,溫熱且摻著蛋糕碎屑的茶水一沾染我的上顎,我不禁渾身一顫,停下動作,專心一意感受那一刻在我體內發生的絕妙變化。」
因為文字,感觀糾纏思維,從瑪德蓮蛋糕的味覺,勾起意識追想,即謂「普魯斯特記憶」。
因為有文字相伴,蛋糕之行記憶猶新。每次看到瑪德蓮,總會想起普魯斯特,以及嘴饞的茨仁唯色。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逍遙行稿:逆風翱翔》,二○四六出版
作者:Pazu薯伯伯
本書的文章是薯伯伯過去數年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zukong)上的旅遊及心靈短文結集,內容由其豐富的旅行及人生體驗出發,提出各種關於人生際遇、面對限制與逆境的思考;並通過文化的比較和靈動思考,破除許多文化的習見,讀之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在各種紛繁活潑的旅遊記憶之間,亦照見了當下香港的沉鬱,既有出走者的開闊,亦有留下來的堅持。
本書文章大多寫於無法外遊的疫情期間,就算文中寫及遠遊經驗,其實也是為香港人打氣;因此排序上,以「逆境也是善經歷」為第一章;其後提倡純粹的行走、簡約的旅行、隨興的快樂,都是薯伯伯本人的旅行觀,同時也兼言對世道人生的看法;「旅途識偽」一章最多奇情,盡顯旅人之眉精眼企;而旅行也須有文化底蘊,最後兩章說明旅行中如何建立開放之心,放下成見與偏見、得到洞見,並從薯伯伯對不同語言及文化書籍的細緻注重,看出來往於不同文化之間的旅人,須有深厚而開放的精神底蘊。
本書特色
薯伯伯是香港著名旅遊作家,粉絲專頁追蹤者12萬。薯伯伯文字精煉,目光銳利,思維跳躍。疫情以來,他在臉書上的寫作持續高人氣,許多香港人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本書亦是一本為香港人打氣,讓他們思考如何在限制中依然活得逍遙的書。
本書每篇文章均附有精美彩色圖片,令讀者的閱讀體驗更為開闊。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