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人工智慧與自然智慧的博弈〉

(前略)

人工智慧的中庸之道

我現在基本上不對年輕人做判斷,因為我自己有孩子,跟他們聊天後才發現,他們的生活已經與我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成長於電子產品的時代。

這個例子顯示出不同世代之間的差異和認同感。我的學生助理和兒子都對EDG的世界大賽 [1] 非常期待,對這場比賽感到興奮。這場比賽是中國隊對韓國隊,他們可能在這場比賽中找到了某種認同。而我對這些比賽並不了解,無法理解他們的興奮。

同時,在那天晚上北京下了第一場大雪,很多老人看到年輕人跑出來感到不解,不明白為什麼年輕人看到雪這麼興奮,而年輕人也不理解為什麼老人看到EDG獲得冠軍卻不感到興奮。

這個開場白的主要目的是告訴大家,機器人的可能性已經出現在我們周圍。目前為止,電影作品如《魔鬼終結者》、《人工智慧》和《變人》[2] 等都在探討人工智慧與倫理道德的問題。因此,當我們看到一張明明是機械,但眼神看起來很像人的圖片時,就能明白這是《變人》所要表達的概念。該機器人在嗅覺、味覺、視覺、觸覺、聽覺和情感上都與人類一樣,使得我們無法區分它與人類之間的差別。

在哲學中,學過笛卡兒的人尤其熟悉他的夢之論證(Argument of Dreams)[3]。在臺大的哲學概論課程中,我會問學生:「誰認為自己可以把夢裡和夢外分清楚?」很多人都會舉手。我問一位同學:「當你在夢中夢到自己即將開車衝向懸崖時,你害怕嗎?」同學回答:「害怕,但那是在夢裡。」我接著問:「你當下害怕時,你是真的害怕,還是假害怕?」同學說:「真的害怕。」我再問:「那你真的開到懸崖底下時,你害怕嗎?」同學回答:「也害怕。」

所以,夢裡、夢外害怕的感覺是一樣的嗎?答案很明顯,就是它們是一樣的害怕。這正是笛卡兒所指出的,只要在感覺上完全一樣,人們就無法分辨。甚至可以預測,機器人成功的可能性與色情產業有關,因為在這方面,人們的感覺經驗、刺激和動機最為強烈,目前網際網路上的網頁也以此方面最為發達。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士,如馬斯克,認為元宇宙在未來一定會成功,我們有可能生活在平行宇宙之中。然而,哲學家們持相反意見,認為這不可能成功,否則人類的本質意義將不存在。今天,我們要強調的是,有這兩種極端的人,而且他們之間的差別不僅很大,還非常有意義,尤其與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密切相關。

關於價值判斷, 哲學界普遍接受亞里斯多德的「中庸原則」(Doctrine of Mean)[4]。在人工智慧是否能夠取得全面成功的問題上,我們應該站在中間:認為絕對不會成功的人過於堅定,而認為一定會成功的人則可能只是表達他們的美好想像像。極端立場總是有缺陷,而中庸立場更符合情理。

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三個條件

所以我基於「中庸原則」的立場,建議哲學家們提倡「可能成功論」,並附帶三個條件。在介紹這三個條件之後,我們將討論哲學上的基本觀點,以及奧古斯丁和康德的研究和看法。

如果以下三個條件得以實現,人工智慧在人類社會的未來將有可能成功:

第一個條件是「如果對於任何事情都只追求外在,不追求內在」;

第二個條件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目的為主」;

第三個條件是「否定人有尊嚴」。

如果這三個條件成為未來人類社會在價值取捨上的標準,那麼人工智慧將有可能取代人類,機器人將有可能取代自然智慧。

針對第一個條件,如果人類未來只追求外在而不追求內在,我們首先需要解釋內在和外在之間的區別。最直接的解釋是:追求外在強調人在外在所表現出的一切喜好和情緒,就是人的全部,而追求內在則涵蓋更多其他情緒和感情。那麼,為什麼只強調外在而不強調內在,會讓機器人取代人類呢?

原因在於:當你認為機器人在外在情感上所表現出來的感覺(包括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還不夠像真人時,你可以指出他們不夠真實的理由,並說明這些不夠真實的地方。只要你能指出這些差異,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可以根據這些「還不夠真實」的部分進行修正,直到無法察覺出任何不真實的地方。

下圍棋的深藍Deep Blue [5],一開始並不那麼厲害,但目標始終如一,就是要贏棋。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後,它最終輕鬆地擊敗了世界棋王。人類的智慧無法像機器一樣進行無數次的修正。在象棋中,人類已經不再與人工智慧競爭,因為機器早已在西洋棋中戰勝了人類,如今人類只是自己在玩。要知道,這種修正能力是相當驚人的,因為下圍棋的步驟涉及的可能性之多,只有宇宙的天文數字可比,但機器仍然能夠學會。

關鍵在於,機器的學習方式是:只要你能指出哪裡不對,它就能進行改進,經過一段時間,它就能做得很好。愛爾蘭有一個搖滾樂隊U2,他們有一首歌叫做「可能比真的還要好」(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這首歌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人工智慧就是這樣,只要還有一點不夠真實,就繼續改進,無論是修改一千次、一萬次,還是一兆次。只要能指出哪一點不夠真實,人工智慧就根據外在的理由進行改正,久而久之,它就變得「真實」了,對吧?因此,大家都知道自我修正(selfcorrection)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甚至可能達到「比真的還要好!」的程度。

第二個條件是「以目的為主」。這個條件講的是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6]。他認為,工具理性因為追求實用的利益,反而構成人類發展的最大限制。在工具理性的應用下,做任何事情都是以目的為主,所以是全面發展人格的最大限制。讀書與受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說讀書是為了自己的成長,不完全是為了賺錢;賺錢是所有受教育的各式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這個意思是說,受教育之後能賺錢是目的之一,但受教育不能以賺錢作為唯一的目的。然而,事實的情況卻不是這樣,例如我所任教的臺灣大學。

我分享一個臺灣大學的例子,讓大家聽聽:以前有四個系原來都是學生們的第一志願,但現在基本都不是了。聽到這個消息,讓人感到非常不安。這四個系並不是哲學系和社會系——這兩個系從來就不是第一志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四個系分別是物理系、心理系、生命科學系以及外文系。原來這些都曾經是第一志願,但隨著目的性的增強,這些科系的招生出現了與以前不同的情況。

我進入臺灣大學後不久,當時生命科學系和牙醫系的分數差距只有三分,現在已經達到了一百分。這個變化讓教授非常擔憂,因為現在臺灣大學只剩下兩個系感覺就業有前途:醫學系和牙醫系。這當然只是笑話,並非真實,不過這個笑話凸顯在教育中過於追求工具性和目的性的事實。

我在臺灣大學的醫學系和牙醫系教授哲學概論,但是這些學生對哲學感興趣嗎?讓最具工具理性的學生學習哲學概論,真的合適嗎?我只希望這些學生不要翹課,上課時能表現出尊重和積極的態度,不要輕視哲學。因為作為教師,我相信人是有尊嚴的,我不願意接受這種屈辱。

第三個條件是人有尊嚴。這個我很堅持,我就跟我的哲學概論學生說,如果他們翹課、上課態度不好,到時候一定把他們當掉,而且我還開了一句玩笑,跟他們說:「我還幫你們牙醫系算過,如果被當掉晚一年畢業,你們少賺八百萬!」我本來以為講完會哄堂大笑,結果講完全場噤若寒蟬,原來除了估的低一點以外,其他都對;大家可以想想教育工具化的問題多嚴重。

我們的教育變得太工具性,但說受教育是為了賺錢,就像人活著的理由是為了任何一個外在的目的,無論是吃、喝、玩、樂,還是其他,這聽起來都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生。如果告訴別人,他們辛苦工作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環遊世界;做企業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當有錢人的目的就是要給別人看;那就完蛋了。

如果人期待用所有的手段來滿足目的,那麼確實是,機器人有可能取代人。為什麼?因為他們是目的性的,就像機器人,只要這些重視工具理性的人,說出來目的,機器人就會實現這個目的;機械就是為了實現目的,最後他們只會住進「快樂經驗機器」。

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工具、手段,是達成目的的手段。只要有一個要達成的目的,這就是機器可以發揮的地方。如果有勝過一切的目的,只需要把目的講出來,然後這就是機器人能夠達成的部分。所以在一切都講求目的性的環境當中,沒有目的等於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在哲學概論的課堂中,我都跟學生說,老師上課不需要學生學作專業哲學家;我從來不勸學生成為職業哲學家,因為哲學教育太辛苦了,內容太專精了。哲學教育很特別,哲學教育是所有現在教育中最特殊的。別的教育是「見樹不見林」,我們的哲學是「見林不見樹」;哲學理解是「整全式的理解」(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其他學科的論文都是寫小題目,連中指和無名指之間的皺紋哪裡不一樣都可以寫成論文。哲學卻有出名的三大問題: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我是什麼?這些真可能是連上帝都不能回答的問題,它們真的是很有趣的問題,因為它們雖然沒有具體的答案,但是它們都是大問題,需要整全式的理解。所以哲學家都喜歡問這些大問題,因為它們對於人生有實質的幫助。

人有尊嚴,需要被尊重。我們說人有獨特性,稱這種個性的堅持為尊嚴,包含心靈,甚至靈魂。這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有人都希望被別人尊重,這就是尊嚴。讀康德哲學就知道,這部分很重要,也很嚴肅。要不要維持個性?要不要珍惜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特別性?答案都是肯定的,因為這就是尊嚴,可是在處處講求外在與目的的社會,尊嚴算什麼?[7]

我必須強調一件事,講哲學也加上一點時事理論。當我聽到網軍這個名詞,我初步的理解就是,有些年輕人做宣傳的側翼,操作手法很簡單,就是騙子加流氓,流氓負責打罵,騙子負責編寫,兩者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基本就變成機器人,沒有任何的道德意識感。這是我初步對於網軍的理解,不知道對不對,但如果真是這種情況,我覺得好恐怖!

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說,人如果沒有對於自己的尊重感覺,沒有自己的尊嚴的話,那沒什麼事情做不出來;如果一切都有目的,一切都只看外在,那也沒有事情做不出來。

因為大家知道,這個尊嚴是康德哲學中最重要的東西。人會要求被尊重的原因,就是希望保有尊嚴。所以人才會希望,其他人以自己要求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這就是康德說的「互相性」(reciprocity)。所以,康德會強調永久和平 [8],因為在理性的認知中,相互尊重就是最合理的,國家都不例外,而這就是「將心比心」。

如果按照這三個標準的話,機器人極有可能取代人類。當然了,這樣的分析是從哲學的基本立場來進行。我們可以問自己,自己是不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機器?從這個角度來看,人跟機器之間的差別純粹只是程度上的區隔,而不是本質上的區隔。

如果人與機器只是程度上的區別,不是品質上的區別,這所導致出來的結果是什麼?這意味著,追求人與機器的區別,找出不同之處,必須進行修改,假以時日,修改一萬遍、修改一億遍、修改一兆遍,慢慢就可以將人與機器之間劃上等號。

如果我們不重視哲學,讓這三個條件無限制地發展,結果就是最終人與機器不分。但作為一個人,我不甘心!我自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以活用哲學、科普哲學為主,就像佛光山在傳人間佛教,我在傳人間哲學。基本上都用「傳道」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哲學。那為什麼哲學這麼重要?

我剛剛講過,整個社會已經瀰漫著工具理性,但工具理性是哲學家最要反對的。對哲學家來說,工具理性絕對是個壞處,因為它以理性的姿態,否定了其他不能工具化的理性。這導致大學的教育在分工當中,出現的意義與以前追求全人教育的意義完全不同。

如果大家對知識都不尊重,現在整個教育都是以醫學大學為主,那麼人的生存意義僅限制於具有目的性的工具思維,這遲早會引發很大問題的。

附註

[1] EDG:位於中國上海的專業電子競技組織。

[2] 《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指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在一九八四年演出的電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指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y)在二○○一年所執導的電影,《變人》(Becoming Man):指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在一九九九年演出的電影。

[3] 可參見:René Descartes,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Michael Moria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4] 可參見:Aristotl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lated by W. D. Ro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I. 6.

[5] 深藍Deep Blue:由IBM開發,專門用以分析國際象棋的超級電腦,一九九七年曾擊敗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

[6] 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又稱作功效理性或是效率理性,通過實踐的途徑確認工具的有用性,從而追求事務的最大功效,為人的某種功利實現服務。可參見: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7] 康德對於尊嚴的詳細說明,可參見:Immanuel Kant,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Translated by Mary Greg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87.

[8] 《論永久和平》闡述了康德關於國際社會如何保持和平的法哲學理論。參見Immanuel Kant, To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Translated by Ted Humphrey (Indianapolis: Hackett, 2003).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人本AI的東方觀點》,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編者:陸敬忠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AI時代已經來臨!

然而,即使科學界霍金、尤其AI教父辛頓,甚至全球化企業界大亨馬斯克,紛紛以各種不同公共方式疾呼,人類應重視AI發展對全人類之危險乃至世界性危機!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自2020年起舉辦多場人文與AI對話論壇,並於2022年6月18日舉辦「人本AI論壇——東方觀點」作為第一次開放性結論,本書為該論壇重要論述之集結,這應是臺灣、華文界甚至全世界第一次關於AI與人文對話並朝向東方觀點之演講集錄。

講者暨作者包含:

  • 領航AI研究學者蘇木春教授
  • 歐陸科學哲學大師苑舉正教授
  • 領導AI業界研究學者栗永徽所長
  • 驅動跨人文界AI界前沿學者李崇禧教授
  • 應用大數據及AI技術分析學者楊鎮華教授
  • 英美哲學跨領域大師林從一教授
  • 發展人文社會AI應用研究學者王道維教授
  • 中國哲學人文界大師楊祖漢教授

本書呈現AI科技與人文精神之交流對話,並從世界趨勢走向東方觀點,不但再現上述論壇之豐盛宴饗,也期能開創全球東西南北方就AI與人文對話,並揭示全人出路的契機!

Photo Credit: 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