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疫情、政治的羈絆,中國的經濟增速卻跌落至近半世紀的低谷。台灣人要問一個問題:當貨幣政策沒有施展空間的那天到來,就說是2030年代初期好了,還在任上的習近平團隊會剩下什麼籌碼,用以製造看似永遠高速的中國?他會不會真的如普亭一般,看上隔岸那塊即將滿分裂90週年的番薯島?2035年,會不會真的有通台灣的高鐵?
人民幣政策怎麼可能與台灣的國家安全有關係呢?一個是蘋果、一個是橘子,怎麼比較呢?
7月中,西城區月壇南街的國家統計局,發布中國在2024年第2季度的經濟成長率:4.7%。
不僅未達國務院總理李強,於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宣示的5%目標,環比增速甚至是既2022年夏季動態清零後,最低迷的表現:0.7%。
自破天荒的2022年二十大以來,中國金融團隊推出的政策未達預期。儘管中國當下仍有貨幣政策的施展空間,台灣仍須應對一個正步步邁進的未來:中國用盡寬鬆人民幣政策的政治風險。
Wise men say only fools rush in
今(2024)年來,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僅在2月有0.7%的成長,在其他月份僅有0.1%至0.3%的增長表現,去(2023)年下半年皆是負成長。然而,早在今年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就宣布在2月初下調2碼的存款準備金率,是近兩年來最大的單次調幅,比2022年的動態清零時期還多,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至7%。
由下表可知,從疫情前的9.9%到今年年初的7%,中國實際上已釋放原有法定存款準備金的30%。半年過去了,經濟增速仍未起色,春節的紅包失效。
自去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便不斷釋放訊息,表示將以貨幣政策作為刺激經濟成長的主要工具。今年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會議間表示,「促進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