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這是一本結合研究資料的教養經驗,一本能夠補強亞洲教養文化弱項的參考指南,一本讓成年人更能理解青少年的說明手冊,同時也是一本讓成年人有機會反觀自我的提醒之書。「畢竟,就像作者在書裡講的,」吳曉樂說,「我們總不能一面希望孩子不要歧視別人、 一面自己把票投給川普吧。」
文:犁客
「那時我讀這本書主要是想看看和孩子談性的那個章節,」吳曉樂說,「我接收了很多性別平等的知識,但我不曉得怎麼跟小我一定年紀的人用有效的語言去談這件事情。」
吳曉樂的學生時期就讀女校,知道許多女校畢業的學姊,上大學交男友後不知道怎麼處理親密關係;現在到女校演講,也會遇到老師說起與學生討論這個議題的困難。「這個要求又容易和『愛』綁在一起,女生不見得願意但會覺得『可是他是我男朋友』,所以就發生了,比較嚴重的話可能就是約會強暴。那時候老師花蠻多時間跟我們討論,但老師也擔心稍有不慎,會被家長指責說『你在課堂上討論性行為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教養」當中,「性」可能是最難談但又最需要談的一個題目。「我後來發現青春期男性有個痛苦,與其說是渴望和女生發生關係,不如說是渴望有個人幫他解決『處男』這個狀態,所以男生女生其實都很累啦,都在假裝自己是另一個人。」吳曉樂說,「而這本書講得很好。」
作者在書中強調了隱私的重要——再怎麼樣,孩子都有塊地方你管不到;也提及色情影片——你阻止孩子,孩子還是會弄得到,但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成人電影裡的性別關係,很多時候與真實世界有極大的差距。「如果我們有人寫說不要阻止小孩子看色情片,那個輿論壓力就來了;」吳曉樂說,「但如果我們承認性這個題目在亞洲文化裡是個弱項,或許這本美國作者寫的書就有借鏡的價值。」
吳曉樂提及的書,叫《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
教出個好人
「這本書是我2022年底去美國玩時買的,它的書名《How to Raise Kids Who Aren’t Assholes》讓我印象深刻。」吳曉樂笑著說,「這個書名很難譯,一方面是英文的後位修飾法,另一方面是『assholes』用英文意思很對,但又不適合直譯,那時光是要用『混帳』還是『屁孩』就已經想很久。」
因為長期接觸學生,吳曉樂讀過不少教養書,「我發現台灣引進的常是一種上對下的管理學,我們通常想要看到的終會和升學有關,包括自律,也不是希望這個小孩在自律當中得到平靜,而是透過小孩的自律,父母更好管教,小孩可以申請到好學校。」吳曉樂說,「所以這本書讓我訝異的是,它其實講的是我們的標準先不要設得這麼嚴格,不要把『教養』想成要把小孩教成社會的棟梁,我們先把它想成『不要讓小孩變成一個可能讓社會煩惱、頭痛的角色』就好了。」
是的。許多教養書的「教養」目的可能是讓孩子依循父母規劃的路徑前進,或者獲得某些特定成就,但《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的焦點或許更平實也更有必要——我們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好人。
樣本數要大
許多教養書的能見度來自作者知名度、內容來自個人經驗分享,《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有更客觀也更多元的資訊來源。「作者本身就是科學記者,也是母親,除了會提到和小孩互動時的心得,也會加入科學的研究數據,並且在每章最後做重點整理。」
吳曉樂舉例,「比如說她講到同理心的時候,第一個提到你不能強求孩子很小就要有同理心,因為同理心本來就是人類很晚才發展出來的能力,所以小孩子本來就很有可能在小時候講出讓你覺得非常沒有同理心的話。第二個,就是我們聽到這些話時不能只罵小孩子說你這樣很自私、過分、沒有同理心,她的重點是我們要怎麼幫孩子培養出這個能力,因為如果我們不栽培,等孩子到了那個階段,可能也不會發展出來。」
吳曉樂教過一百多個學生,深知某套對A有效的方法,對B不見得有效,對C可能還會出現反效果,「很多時候老師之所以教得出很好的學生,不如說可能是他教的學生就已經受過篩選了,例如入學考試的成績,所以那些學生的理解程度就已經比一般人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底要去相信是老師特別會教,還是學生的情況不一樣?」吳曉樂說,「所以談教養,樣本數要大,讓研究均值的狀態減少因為個體特別突出而導致的結果。」
佐以個人經驗再加入研究數據,使《別教出混蛋!終結霸凌、自私、厭女者》在某些議題的處理方式與眾不同。
「像講到霸凌的那一章,她就講了一個我以前覺得有效、但其實沒效的方法,就是把雙方叫來調停——不是講開就沒事了嗎?」吳曉樂舉例,「但霸凌其實是一個人在群體裡確立權力地位的過程,所以當霸凌出現時,整個環境都有問題,很難透過這種雙方一次性的調停解決,因為那其實不單是這兩個人的問題,也包括那個班級的其他人為什麼假裝沒看見、或者什麼都不做。」
我們以前也這樣
因此,「教養」不僅是「教小孩」,也是成年人重新檢視想法的過程。
「十六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大腦在進行一個非常劇烈的改變,所以那時候他們講出來的很多的話跟衝動的表現,不一定可以表達他們內心實際的想法,而是他們有一種要在社會當中確定自己是誰的焦慮。」吳曉樂說,「我知道這件事之後,和高中生相處時,即使聽到很多有些時候可能很激進的言論,我也不會太過憤怒;而在那個當下的反應如果沒有瞬間暴怒的話,後續的溝通理解是比較有可能的。因為很常見的狀況就是他講一句話,大人暴怒,用一種比較高壓的方式對待,年輕人就會覺得更受壓制、更要證明自己,有時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結果。」
理解這些情況、明白這是大部分青少年都會經歷的階段,而非自家孩子特別叛逆,就比較能夠釋懷。「我們人終究要完成個體化的行為、要知道『我是誰』,同時也要完成社會化的行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我到底該怎麼以一個個體的方式在社會中活下來』。我們的大腦有很多發展階段,這本書就是透過這些進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孩子出現我們不喜歡的行為,不是有意要讓我們不開心,而是他正在完成他人生中一些發展必經的階段;」吳曉樂說,「而且會發現:原來我以前也是這樣子的。」
是故,這是一本結合研究資料的教養經驗,一本能夠補強亞洲教養文化弱項的參考指南,一本讓成年人更能理解青少年的說明手冊,同時也是一本讓成年人有機會反觀自我的提醒之書。「畢竟,就像作者在書裡講的,」吳曉樂說,「我們總不能一面希望孩子不要歧視別人、 一面自己把票投給川普吧。」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