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民主轉型超過30年,蓬勃的公民社會及民主政治常被譽為「亞洲民主燈塔」,而台灣的東南亞鄰國泰國,卻在近20年在民主選舉與軍事政變之間互相擺盪。不過2020年泰國爆發的學運,也然各界看到了泰國新興政黨及公民社會力量仍在不斷爭取民主人權,同時也在「中國因素」下,與台灣、香港形成了「奶茶聯盟」的跨國串聯。

為相互了解台灣與泰國的民主化與運動,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院學生會、Sam Yam出版與台灣民間團體9月15日共同舉辦了跨國線上座談,演講者包括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以及泰國的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政策倡議專員巴利•瓦查拉辛杜(Parit Wacharasindhu)、社運人士巴利•奇瓦拉克(Parit Chiwarak)。

對於「奶茶聯盟」的出現,陳方隅認為全球已進入了數位時代,各國的社運串聯更容易,因此泰國學運爆發後,才和台灣、香港的社運形成了「奶茶聯盟」,而過去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也曾利用數位工具進行跨國串聯。

不過陳方隅也提醒,數位時代所擁有的力量,除了能讓公民更容易動員起來,意味著獨裁者也可利用數位工具監控人民,如中共就透過健康碼等手機應用程式對付異議者,同時獨裁者還可以輸出這些監控技術給其它威權國家,如出售監視器給緬甸軍政府。

林飛帆表示,台灣與泰國所面對的民主困境差異在於,台灣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即中國如何威脅台灣既有的民主成果,而泰國當下的焦慮則是如何實現民主化。

儘管泰國面對的民主問題主要在內部,但林飛帆也提醒泰國朋友,勿忽略中國在南海問題、印太區域造成的威脅,同時中共也嘗試輸出威權統治的意識形態。林飛帆提到,中共利用不同的工具拉攏東南亞國家,如推出「一帶一路」項目、輸出軍火給緬甸、柬埔寨,而在台灣還有許多中共的在地協力者存在,因此台灣和泰國在應對中國影響力滲透的議題上有更多合作。

林飛帆強調,除了社運經驗的分享,國際聲譽也相當重要,如之前奇瓦拉克坐牢時,台灣也有進行國際聲援。今年24歲,綽號Penguin的奇瓦拉克畢業自素來校風較關注社運抗爭的法政大學,他在2020年投入學運後,至2022年為止已被檢控超過40條罪名,曾在去年2月入獄服刑,並在獄中絕食超過6週,如今已是保釋的狀態。奇瓦拉克也在演講中說到,他早在2016年來台時就與林飛帆見面,彼此交流收穫甚多。

研究局

Photo Credit:Sam Yam出版提供

演講者包括陳方隅(左上)、林飛帆(左下),以及泰國前進黨政策倡議專員瓦查拉辛杜(右下)、社運人士奇瓦拉克(右上圖左邊者)

奇瓦拉克表示,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泰國和台灣有許多共通的歷史經驗,如在冷戰時期,台灣在蔣介石的戒嚴統治下,泰國則被軍方支持的首相給統治,而軍方干政一直是泰國社會內部民主化的難題。奇瓦拉克指出,泰國軍方控制很多事務,如控制大企業,而許多政治動作,如發動政變,軍方也是被「更高的存在」授權的(暗指王室)。此外,泰國國內的惡法業限制了社會運動的發展,如刑法第112條冒犯君主罪、第116條煽動叛亂罪,以及疫情期間的限制社會運作的防疫措施,也壓制了社運的能量。

至於外部問題方面,奇瓦拉克稱在冷戰時期,因為泰國和美國結盟對抗共產黨,因此軍方也獲得美國的支持,但隨著美國冷戰後的政策轉向支持亞洲的民主國家,崛起的中國就成了泰國軍方新的替代支持者。奇瓦拉克進一步指出,在2006年軍方發動政變推翻時任總理塔克辛之前,美國和歐盟相當支持泰國的民主勢力 、公民社會,但政變後軍方掌權,加上中國的崛起,中國對泰國當權者的影響力就更大,如輸出鐵路項目的一帶一路計劃。

由於泰國是相當傳統保守的國家,因此奇瓦拉克和前進黨政策倡議專員瓦查拉辛杜都提到,泰國社會仍有些聲音,認為民主是西方的價值,不適合亞洲。今年30歲的瓦查拉辛杜的綽號是Itim(泰文冰淇淋之意),他強調,雖然現代民主的概念是來自西方,但也是普世價值,這是他持續要推動的觀念,他發現許多人質疑泰國都有舉行選舉了,為何還強調民主?瓦查拉辛杜認為民主不只是投票,還有公民對社會議題的參與,如婚姻平權。

瓦查拉辛杜出生於政治世家,舅舅是泰國前總理艾比希(Abhisit Vejjajiva,第27任泰國總理 2008-2011)。他畢業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後,原返回泰國投入親軍政府、親皇室的「民主黨」(Democrat Party,與艾比希同黨),但2019年參選國會議員失利後,因不滿民主黨和親軍方的公民力量黨(Palang Pracharath Party)組閣而退黨,接著在今年加入前進黨擔任政策倡議工作,目前於各地闡述說明前進黨各項重要政策議題。

2021年6月24日,泰國民眾聚集於曼谷民主紀念碑前舉行示威。圖中戴塑膠皇冠的是學生領袖巴利・奇瓦拉克(Parit Chiwarak)

Photo Credit:Reuters / TPG Images

2021年6月24日,泰國民眾聚集於曼谷民主紀念碑前舉行示威。圖中戴塑膠皇冠的是學生領袖奇瓦拉克

前進黨的前身是「新未來黨」,該黨2020年2月21日因違反政治獻金相關法律,遭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原本的國會議員及黨員重組成前進黨繼續參政,目前為泰國國會的第二大在野黨。

瓦查拉辛杜表示,泰國有進步的公民社會,公民更容易透過數位科技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社運期間常看到各種hastags、群組的出現。他提到,泰國年輕人不只是關注政黨政治,也對許多社會議題表達意見,如婚姻平權。

儘管難以忽視的軍方勢力,讓許多泰國民眾對政治感到失望,但瓦查拉辛杜堅持還是要讓社會看到,投入政治並進入國會,還是有機會造成改變的,而政黨的責任就是要讓人民關注的議題在國會被地安全討論。

瓦查拉辛杜強調,泰國刑法第112條冒犯君主罪、第116條煽動叛亂罪,都需要重新審視,有了新法規才能帶來給公民社會更安全發聲的希望。此外,瓦查拉辛杜也提醒,泰國官方以反恐為名,嘗試推出限制國際NGO營運的法規草案,目的是為了箝制公民運動的國際串聯, 目前該草案的公共諮詢已在今年3月結束,接下來草案可能將重新提交給內閣,接著提交給國會通過。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吳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