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訪:犁客|筆答:長岡弘樹|翻譯:劉子倩

日本著名演員木村拓哉演出過許多「很木村拓哉」的角色——雖然有人會因此批評他的演技,不過這其實不見得和演技有關,而是因為那些角色幾乎就是為木村設計、照著木村的形象寫出來的。而在木村那些「不怎麼木村拓哉」的演出當中,《教場》中的「風間公親」是令人印象相當深刻的一個角色。這角色不是照著木村的形象寫的,而是幾乎忠實地從原著小說裡搬過去的,所有特色都沒被更動。

換個角度看,《教場》的原著就十分奇妙。它是個以「警察學校」為主要場景的推理短篇連作,橫跨「推理小說」、「警察小說」等類型,帶有「日常推理」的趣味,而且有時讀得出「間諜小說」氛圍和「校園小說」的氣味,最重要的是,讀起來很有趣。

教場」系列目前包括了由風間擔任教官的系列小說(也就是日劇改編的原著)以及一本風間擔任教官之前的作品。這個角色和這麼奇妙的小說是怎麼寫出來的?原著作者對於改編日劇及飾演風間的木村又有什麼看法?以下是我們對原著作者長岡弘樹的訪問。

  • 問:當初為什麼會想寫以「警察學校」為背景的故事?

答:編輯當初邀稿只叫我「寫警察小說」,相當自由。我想盡量寫「嶄新的」警察小說,於是思索「在警察組織中,還有哪個領域幾乎沒被寫成小說」,結果,最後找到的答案就是警察學校。

  • 問:決定背景之後,老師有沒有實地考察環境呢?第一、二集裡的警察學校建築配置,是否有某個實際的參考?警方對這類事情是願意配合的嗎?有沒有遇上什麼特殊的情況?

答:在我打算寫第一本《教場》的階段,無法實際去警察學校內部採訪。只能請人介紹剛從警校畢業的警察,把我從對方那裡得來的訊息當作主要資料來源,寫出第一集。

該書出版獲得社會大眾認可後,警視廳同意我去採訪,我這才有機會去校內參觀。在這個階段,警視廳的宣傳課非常幫忙,也從做過教官的警官口中聽到許多故事。

談不上有什麼特殊情況,不過參觀男生宿舍時,看到某個學生的書桌架子上放著《教場》,留下非常開心的回憶。

  • 問:警察學校的教程、考試、授課之類內容,老師是如何獲得資料的呢?

答:教學和考試之類的內容,當然有採訪得來的資訊,不過幾乎大部分都可說是我個人的創作。
我設定風間是個「注重實踐的人物」,因此刻意用更多筆墨去描寫讓學生「從實踐中學習」的場景,而非口頭敘述的課堂教學。

  • 問:老師會先設想故事,再依此去尋找必要資料,還是從蒐集到的資料裡去找出可能發揮的情節?

答:以我個人而言,一旦覺得「這還蠻有意思」的現象,就會成為靈感來源。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最近我覺得有意思的現象,是關於語言。有人告訴我,日語的「出」和「入」通常意思相反,唯獨在小鋼珠店,二者卻是同樣的意思。原來如此,的確是這樣沒錯。

由此便可產生一個具有意外性的故事。——「有二個人物。一方指稱『經常出』,另一方指稱『經常入』,二者作出完全相反的證詞。可是實際上,那意味著同樣一件事。」

這種題材,書本教我的好像比人教給我的更多。因此我會刻意去看過去不關心的某些領域的書籍,也盡量慢慢擴大興趣的範圍。

  • 問:老師有沒有什麼想要寫但還沒找到足夠資料的題目?

答:除了「警察」之外我想當作創作主軸的領域是「醫療」。

目前對安寧療護有點興趣,正在構想能否用這個當題材寫成小說。

總之,應該會把著眼點放在融合警察與醫療的領域吧。各警局和警校都有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負責健康管理,若以這樣的人物當主角,或許也能寫出新鮮的東西。

  • 問:「教場」系列可能被歸類在「警察」小說,但內容與橫山秀夫佐佐木讓今野敏等老師的作品都不一樣,其實它的內容也可以歸類在「日常之謎」,甚至「校園」小說當中。老師先前就想要寫出跨類型的作品?或者是順勢為之?老師會怎麼定位「教場」系列呢?

答:這是警察小說。是推理小說。我在寫作過程中相當注意這二點,倒是沒有意識過校園小說。

我想我應該也不曾有過「跨類型」那麼大的野心。

不過,寫第一集時,對風間的人物特性很有感覺,所以曾經想過,或許可以定位為某種「黑暗英雄小說」。

  • 問:老師如何設定「風間公親」這個角色?為什麼要把「白髮」及「義眼」放進設定當中?「教場」系列到了第三集之後開始有些形式的變化,老師會繼續寫風間其他人生階段的故事嗎?

答:最初採訪那位剛畢業的警員時,很幸運地借得警校的畢業紀念冊。在紀念冊中,除了學生也有每位教官的大頭照。其中,有人滿頭白髮,也有人眼神詭異。我把他們的臉孔在腦中合成後,就形成了風間的人物設定。

今後的系列作,應該會以「教官風間」和「當教官之前的刑警風間」為二大主軸,不過如果另有「風間帶出來的學生」的故事,應該也很有意思。

  • 問:「教場」系列有時也會令人想起柳廣司老師的「D機關系列」(D機関シリーズ),而這系列與所謂的「間諜小說」又不大一樣。老師有喜歡的間諜小說作家或作品嗎?老師喜歡的推理作家與作品是哪些呢?

答:間諜電影倒是看過很多,小說卻很少看。以我貧乏的閱讀經驗,若要勉強舉出喜歡的間諜小說,大概是布萊恩.弗利曼特爾的《Goodbye to an Old Friend》吧。這本書的創意很棒,我喜歡。

在推理小說方面我是橫山秀夫先生的忠實書迷。橫山先生於我而言「仰之彌高」,尤其是短篇特別精彩。《影子的季節》、《第三時效》、《真相》、《臨場》等都是我愛不釋手反覆閱讀的作品。

  • 問:在「教場」系列小說中,警察訓練很嚴格,這是老師的實地觀察心得嗎?書中不只一次提及,畢業後到了第一線執勤,狀況就會不同,老師認為,現實當中的警察,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呢?最重要的功能是什麼呢?

答:在電視節目採訪警校的影像資料中,會看到各種嚴格訓練的場景。可是,就我實際去警校參觀所見,並沒有看到教官痛罵學生的場面。倒是近距離目睹了學生們做一些在體力上相當吃重的運動。

對警察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或許其實是「保護自己」。我曾聽說新進消防隊員在消防學校時,被徹底教育「無法保護自己的人不可能保護他人」。想必這點對警察亦然。

  • 問:「教場」系列曾經改編成日劇,老師有參與改編過程嗎?老師認為,變成影視之後,故事與自己作品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呢?您最喜歡日劇的哪個部分?

答:二齣劇本我都親自審核過。不過,編劇是業內名家君塚良一先生,二者都如我所期待改編得非常精彩,完全沒有要求修改。

原作和電視劇最大的差異,於我個人而言還是風間教官的外型。在執筆原作時,我做夢也沒想到會由大名鼎鼎的木村拓哉先生來飾演。

我是一邊想像教師型的外型一邊寫小說,因此當我聽說找了具有強烈的「年輕人」形象的木村先生來演,老實說頗為意外。不過看到拍好的電視劇,的確成功塑造出風間的形象。所以透過木村先生的演技,好像反而讓我獲益良多,會覺得「啊,原來風間是這樣的人物啊」。

我喜歡的劇中場景有很多。很難只選出一個,所以在此,我就把劇中經常出現「風間對著花壇安靜澆水的身影」作為這題的答覆。

  • 問:如果有個新人想寫推理小說,老師會給他什麼建議?

答:之前我也說過,以我個人而言,如果遇上我覺得「有意思」的現象,就會立刻記錄下來以免忘記,日後有機會重看時,好像往往就會產生小說的靈感。

平時就要隨時留意新資訊,不錯過任何吸引人的題材,我認為累積這樣的小小努力很重要。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