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iatry、psychology這兩個英文字的字首都是有千年歷史的希臘字psych,其實最古老的原意是指——控制我們想法跟情緒的「靈魂」,所以英文的的Psychic指的是靈媒,可以跟亡者靈魂溝通的人。
最近很轟動的消息之一,應該就是一位男藝人吸大麻等一連串的脫序行為。其實他已經很清楚的是一位雙極型情感性精神病的病人,以前叫躁鬱症的躁期。他腦部活動太過旺盛、亢奮,慾望增加,包括性行為、花錢、使用違禁藥品,跟脫序的行為。
那他是精神病患嗎?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這是一首膾炙人口、傳唱多時的歌曲,道盡了愛的難以描述,只能用天上皎潔的皓月來代表:但諷刺的是「月有陰晴圓缺,初一十五不一樣」啊!
門診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問題是:
「醫師,我會不會變成精神(神經)病啊?」
「醫師,這不是病吧?只是『心理』有問題對嗎?」
其實大家都知道不管是「精神病」或「神經病」指的是大家心中行為怪異混亂、沒救的瘋子,而且常常被拿來罵人,存憐憫之心的很少。比較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明明絕大多數治療的病人是憂鬱跟焦慮症,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只占很少數的科別叫做「精神科」啊?弄得好像精神科是專門治療精神病的,好負面,想到、看到就卻步。
心理學、心理治療所用的「心理」也沒好到哪裡?當病人問「是心理有問題嗎?」我有時會鬧點小彆扭:「請問你所講的『心』在哪裡?是心臟嗎?」所有病人,包括心理師這樣被我一問,都會愣住一下下,然後回答「『心』應該跟心臟沒關係吧!」有些人經我追問,遲疑了一下後大概都是說「『心』應該就是『腦子』」,但臉上依然帶著疑惑,心裡可能狐疑——「『腦子』有問題,那是甚麼啊?化學物質?那不就是我們常在說『神經病』就是腦子有問題嗎?」
是啊!心臟的功能很簡單,單純收集身體或肺部的血液,再把它擠壓打出去,它在科學上並不帶有思考跟情緒的功能。當然傳統上、文學上依然認為心臟扮演著某些情緒,甚至「靈魂」上的功能,但是科學早就不這麼認為,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心裡」想甚麼真的跟心臟有關。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有「心理學」,有「精神醫學」呢?這樣的翻譯除了誤導之外依然是誤導,「心」跟「理」擺在一起到底為什麼,又代表了甚麼?「精神」呢?除了罵人「精神病」之外,大概只會說一個人的「精神」好不好,這兩者的意涵既抽象,其實也有很大不同。
作為一個在科學、考證上窮追不捨的人,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到當年為何把Psychiatry翻譯成「精神醫學」的由來;所以也就不想再費精神去探究是何時、何由把Psychology翻譯成「心理學」。
大家會說,幹嘛死心眼嘛?反正習慣就好,大家知道就好,但是您真的知道迷思就像魔鬼一樣藏在細節裡嗎?大家知道還是有很多人講「身心靈」吧?多到連我都想跟流行,搞個「身心靈園地」之類的。但是21世紀都過了快20年的今天,我們還要這樣打迷糊戰打多久呢?
這場迷糊戰打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忽視現代科學的發現,然後也漠視大腦思考跟情緒的功能。我們這樣寧可當腦部功能的大文盲,盲目地把思考跟情緒歸諸超自然的「心」跟「靈」到底還要多久呢?在接下來的心裡跟精神部分,我會進一步的說明腦子的運作,你們也會知道有用、有幫助的是「知識」,是有科學根據的知識,而不是「想開就好」、「轉念就好」、「有愛就好」。
記得剛講的「月有陰晴圓缺,初一十五不一樣」,跟「愛」一樣、「想開」跟「轉念」也一樣,講的容易執行卻很難。還不只「初一十五不一樣」,有時雨季來,烏雲蔽月甚至長達一個月,「轉不了念」、「想不開」是會沒命的。
Psychiatry叫「精神醫學」也罷,Psychology翻譯成「心理學」也好,都已年代久遠,至少有100多年的歷史。這兩個英文字的字首都是有千年歷史的希臘字Psych,其實最古老的原意是指——控制我們想法跟情緒的「靈魂」,所以英文的的Psychic指的是靈媒,可以跟亡者靈魂溝通的人。
我先略過當年宗教掌握歐洲西元四世紀時聖奧古斯都的三位一體,直接談17世紀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不喜歡掉書袋的請快速掠過。「我思」的「我」其實已經開始變形,脫離宗教的掌握,講究個體的獨特性,但依然有個「靈魂」的陰影在作祟。對人類而言,只要腦子健全,「思」跟「在」是並行的,甚致腦死了,沒有「思」,肉體依然可以「在」很久,甚至哪天「在」突然的醒了過來。
然後就像電影《露西》(我看了好幾遍,每遍都有新的感受)一樣,讓我們略過19世紀中的實證主義,快速跳躍到20世紀初的佛洛依德。佛洛依德是個好學不倦的人,先是成為傑出的神經科醫師,後來著迷於精神科病人的治療,跑去學了一陣子的心理學。那時的心理學實際上就是跟實證主義很相關的聯結主義,也就是當今的神經網路。他著名的《夢的解析》從頭到尾都是講聯結主義的自由聯想,簡單說,我們腦子的記憶跟情緒是如3D的蜘蛛網一樣緊密而多層次的連結著。
當時的他受限於醫學的發展,只好偏移到帶著神祕主義色彩的「超我」、「自我」、「原我」,但是他自始至終依然分常偏向科學精神與實證主義,有濃厚達爾文主義,進化理論的色彩。
可惜的是他的徒子徒孫們偏好「述而不作」,一開始的所謂的心理分析大師們還都乖乖地念心理學,希望從科學了解腦部思考跟情緒的運作。但是缺乏進展的結果,二十世紀40年代之後,幾乎都只是如宗教性諷者般地鑽研在佛洛依德、榮格等迷人的舊理論,在非科學的部分打轉。
所以心理治療者(包括精神科醫師與治療心理師)寧可作時尚、高貴的文青,卻不願跟隨科學進步的腳步,遵守科學的實證精神,因為他們接受了佛洛依德的結論「科學無法解決精神,或者說心理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精神醫學,甚至心理科學開始引起爭議,甚至逐漸在網路世界裡被非議、不被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寧可繼續迷思在「身心靈」之中。
時至今日,「精神醫學」、「心理學」其實在科學上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Psych代表的已經是腦部知覺、思考、行為,跟情緒的高階功能。
其實要更改沿用百年的名稱非常困難,尋找適當而簡短的譯名也很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觀念,增加對腦部的功能、作用、怎麼出狀況的正確認識,這就是我決心設立網站,推廣腦科學的最大動機。讓我們打敗那陳腐舊世代的思維、認為人類有偉大靈魂的傲慢,這樣我們才能成熟地面對精神醫學,面對心理治療,求取符合科學研究跟精神的治療。
我相信《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我們對精神醫學與心理學」正確認識的距離,也唯有去除成見,精進專業人員的科學修養,精神與科學事實的距離才不會依然遙遠如一世紀之前。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