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犁客

「有些飯店會在通過檢查之後,把無障礙設施撤掉;」黃欣儀說,「網路上看資料雖然標明有無障礙房,但得自己去一趟才能確定。」

二十七歲之前,黃欣儀可能沒有想過自己會那麼注意各種無障礙設施——當時她沒必要注意這些。她和大多數人一樣行動自由,已經成家,沒有料到突如其來的大病,讓她必須以輪椅代步,婚姻生活結束,開始漫長的復健之路。

話說回來,當年辛苦復健的時候,黃欣儀應該也沒有想過,在行動不便的幾年之後,坐著輪椅的自己居然成了導遊——而且還是目前台灣唯一一位障礙者導遊,不但自己每年環島,也帶著其他使用輪椅的遊客上山下海,包括出國。

「其實導遊協會裡本來還有另外一個坐輪椅的朋友;」黃欣儀解釋,「不過合格的導遊領隊要考執照,而且每三年要換一次,要有實際帶隊紀錄,還要受訓,所以他就沒再繼續了。」

導遊資格有些優勢

黃欣儀坐輪椅之後,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被侷限,於是改裝了車子,開始出遊;漸漸的,她也找到不願受到障礙限制、想要一起出門探險的朋友。「其實如果只是要帶朋友一起去玩,不考執照也沒有關係;」黃欣儀笑道,「但是我發現有導遊資格的話,會有些優勢。」

導遊會帶團旅行,對觀光區的相關公家單位與各種業者而言,導遊的建議比尋常遊客更有力量。「有些飯店只是想通過檢查,並不用心,明明是溫泉飯店,但『無障礙房』裡就是沒有浴缸;不過也有些業者在設計的時候就有注意過一些小地方,讓障礙者容易泡湯,也沒有危險。」黃欣儀說,「我自己先去過一遍,發現有哪些不方便,就會告訴業者,大多數的單位都會告訴我什麼時候可以改善。」

當導遊雖然比較能夠幫身障朋友爭取福利,不過黃欣儀在踩點探查的過程中,也會看到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例如通過檢查後就把無障礙設施撤掉的業者,甚至聽過一般旅客如果住進無障礙房、會覺得房中無障礙設施很礙眼的說法。

「其實有些好設計是可以拆裝活動的,有些則不會看起來突兀;」黃欣儀說,「當然,我也看過上頭掛著『無障礙坡道』牌子,實際上輪椅根本無法通行的狀況。有些業者會迴避法規,有些法規本身就不夠完善。每回我對業者說明,他們都很訝異我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細節;但那只是因為,我們看的角度和一般人不一樣。」

有這樣的狀況,才能幫大家注意到那些地方

原初用意是帶朋友一起出遊,不過黃欣儀發現,「導遊」不是人人能當——重點不在記誦景點資料或者辦理各種手續,而在人格特質。

「其實當導遊最重要的部分還是怎麼和人溝通接觸,還有危機處理;」黃欣儀說,「跟團旅遊不像自由行,況且我們不大方便,所以有些時候,像上廁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比較多。我對時間控制一向很準,因為帶團之前都會自己走過一遍,不過例如有一回帶團去日本看櫻花,遇到一個比較我行我素的團員,大家走到一半才發現他不見了,要找人啊要接上行程啊,還遇上吃飯時間,就比較麻煩。出去玩最重要還是安全嘛。」

黃欣儀花了半年準備考試,還去社區大學上課,「不過要真的開始做了才會發現這些,而且,也是因為我自己有這樣的狀況,才能幫大家注意到那些地方。」

很多事情,自己坐過輪椅就會知道

無障礙旅遊》是黃欣儀出版的新書,而且是本奇妙的書。

書的前半記錄了黃欣儀的人生變化,後半則是黃欣儀推薦的景點導覽——而且講的不只是觀光區的特色,也包括了她親自勘查過的無障礙設施狀況,其中甚至列出常用的數據,倘若居家需要設計無障礙空間,也可以直接參考。

「我覺得很多事情都在改進,很多業者在我們反應之後就會更新設備;」黃欣儀說,「或者像是電動輪椅,我建議出遊最好使用電動輪椅,行動較快,也比較不用麻煩別人。從前台灣沒有廠商在做適合戶外的,進口的又很貴,不過現在已經有國內廠商在生產了。」

事實上,除了肢障朋友之外,快速進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無障礙空間及設施的設計會日漸重要,讓行動不便的朋友及長者保持開放心胸、持續向外探索的服務需求,也會有增無減。「很多事情,自己坐過輪椅就會知道,」黃欣儀笑得開朗,「我希望這本書是實用的,可以提供一些解說,也可以讓相關單位與業者一起溝通。」

▶相關書摘:《無障礙旅遊》:不只是一種消費,輪椅朋友出遊更是改善環境的契機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