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產業國內外趨勢觀察:打造臺灣智慧次系統國際供應鏈,迎戰全球供應鏈挑戰

2024.12.06 10:00AM

由於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影響,近來原物料上漲、國際貿易攻防與地緣政治緊張等挑戰愈發嚴峻,傳統講究成本效益的國際貿易秩序也遭受衝擊。尤其半導體、通訊、電動車等關鍵技術領域,已有不少國際大廠著手調整供應鏈策略,不再強調低成本、高效率的長鏈布局,而是朝向產業自主化、降低國際依賴的短鏈布局轉型,提升供應鏈的韌性與可靠性,因應日漸增加的外部風險。

在此趨勢下,為讓臺灣能夠繼續扮演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關鍵要角,組建既有產品模組,跟進甚至領跑新型供應鏈的建構趨勢,資策會數轉院智造科技中心特別攜手友達光電、宏碁智醫、郁創科技、英研智能等產業先進,籌組「關鍵產業智慧次系統國際供應鏈(4SA)」,針對智慧車電、智慧AI醫電、自主移動載具及智慧環控等頗具潛力的新興產業,展開跨國供應鏈資訊交換與合作機制建立、產業協作組織(SIG)建構以及國內與跨國次系統試驗場域設置等工作。希望幫助臺灣產業整合產業資源、拓展國際市場,做到產品服務標準合規,推動臺企國際化發展、在新型供應鏈體系中站穩腳步。

近日4SA也舉辦鏈結產業交流會,聚焦智慧AI車電、智慧醫電與自主移動載具三大領域,廣邀各領域之專家、學者、產業先進與會,探討趨勢見解、分享產業經驗,推動臺灣企業向國際更進一步。

智慧車電新視野:打入Tier 1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契機

友達光電表示,他們在併購德國車用電子公司BHTC後,得以從顯示器出發,整合人機介面、空調控制系統及域控制單元(Domain Controller),發揮類似次系統的概念,以「整體」服務車廠客戶,進一步擴大智慧移動的布局,甚至與其他車用軟體系統廠商合作,帶領相關企業一起躋身智慧座艙的Tier 1解決方案供應商。而針對先進駕駛輔助(ADAS)次系統,勤天科技也指出,受到市場價格和法規趨勢影響,未來駕駛監控系統(DMS)將與車內感測器產生更密切的結合,無論在價值上、主動被動的安全性上,還是乘客娛樂與舒適性上,都會有更多應用開發出現。


▲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除了車用技術趨勢,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學孔教授則是從較宏觀的層面切入,雖然智慧車電是「未來移動」(Future Mobility)的關鍵要素之一,但其中還包括人、道路系統、雲端、服務、政府治理等面向。所以除了車輛,人們也應將「基礎設施」與「網路服務」兩大價值鏈納入發展時的思考中,才能創造社會與產業的雙贏。


▲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智慧AI醫電新未來:論產業標準之重,深入智慧醫療實務第一線

社團法人台灣醫療影像資訊標準協會指出,由於醫療電子產品涉及諸多儀器、設備,且每個部分都有其特殊性與專業性,單一廠商難以獨自承攬,必須透過細緻的產業分工來完成;所以醫療產業借鏡電子產業模組化、標準化的生產與組裝方式,開始推動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DICOM),以促進產業的垂直整合,才有利於臺灣相關產業打入國際供應鏈。

在智慧醫療的實務經驗上,跨足智慧醫療領域多年的倍智醫電表示,智慧醫療不只數據取得備受限制,還有可能因為資料格式的差異而導致AI分析的結果大受影響,造成智慧醫療領域非常大的挑戰。另一方面倍智醫電也提醒,在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的階段,還可能遭遇繁瑣的單位溝通、院室的傳輸頻寬,甚至是異地的資訊技術落差,這些都是臺灣智慧醫電產業發展與國際化時將面臨的挑戰。


▲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崛起中的自主移動載具:以場域為核心,構建AMR次系統與產業標準

隨著全球服務業勞動力持續下降,人力短缺造就自主式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AMR)的崛起。郁創科技在會中大方分享他們近年在智慧旅館、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慧照護等四大應用場景的服務型機器人專案經驗,並說明AMR應用逐步落地的過程可能遭遇的挑戰。而針對開發實務,優式機器人則認為,每個場域都有獨一無二的特性,這讓機器人的功能、軟硬體整合的標準化變得困難。所以優式機器人結合軟體開發套件(SDK)的概念,開發了一個內建控制模組、支援AI、可擴增與二次開發的戶外自主機器人次系統「 AMR BOX」,讓產業力量透過次系統相互疊加,以更成熟的姿態進攻海外市場。


▲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不過,不同廠商若要在次系統中強強聯手,還必須解決一道難題──統一框架。台灣智能機器人指出,機器人包括了系統(運算)、認知、感測三大部分,其中包括AI、IoT、大數據、邊緣運算等技術都是臺灣廠商擅長的部份,但目前卻因為缺乏一個標準化的框架,導致同一種應用在元件和架構出現許多差異。所以,他們也正著手次系統模組化產業標準草案的研擬,希望透過標準的建立,消除臺灣廠商之間的隔閡,提升整體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如果對關鍵產業之共通次系統與模組的技術趨勢、產業動態感興趣,或想了解更多國際合作、次系統建構的實務細節,歡迎關注關鍵產業智慧次系統國際供應鏈(4SA)官方Line帳號,了解更多智慧車電、智慧AI醫電、自主移動載具及智慧環控的國內外產業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