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我們星球的核心是一個滾燙的地方。當然,在寒冷、黑暗的清晨,或者在隆冬時節,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但在地球表面之下,有一個幾乎完全由金屬構成的灼熱中心。外核是一種鐵鎳合金,在內核和地幔之間起緩衝作用,地幔是一層岩漿和熔融岩石。內核是一個堅固的富含鐵的球體,大約有750英里(1,207公里)厚。它也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氣溫高達11000華氏度(6093攝氏度)。
隨著這些天關於全球變暖的有害影響的討論,你可能會認為地核可能會稍微冷卻下來。事實上,我們需要地球的中心保持熾熱,這樣才能保護地球免受潛在的有害太陽風和碎片的傷害。
地核和太陽表面一樣熱。從45億年前就開始了,在行星由氣體和粒子雲初形成之時。重力使鐵和其他重物質向地心下沉,而空氣和水等較輕的物質則上升到地殼。中間的物質非常重,以至於外核的引力大約是地球表面引力的三倍。它仍然保持著一些它之前的熱量,加之還有更重的物質靠近中心運動產生的引力摩擦所產生的熱量。內核繼續以每千年約一釐米的速度增長,在膨脹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熱量。衰變的放射性同位素從地球的地幔輻射時也會增加熱量。
如果地核完全冷卻,地球就會變得冰冷而死亡。它也會變得有點暗:電力公司從地殼中提取輻射熱,並利用它來加熱水,水是渦輪機發電的動力[來源:Anuta]。
冷卻也可能使我們失去由地核產生的熱量在地球周圍形成的磁遮罩。這個屏障保護地球免受宇宙輻射。盾構是由不斷移動的鐵,在引起的對流過程造形成的。就像行星本身一樣,地球的核心也在不停地旋轉,一些科學家認為它的移動速度甚至比行星的其他部分還要快。摩擦將動能轉化為形成磁場的電能和磁能,從而將來自太陽的有害帶電粒子轉向北極和南極[來源:福爾傑,美國地質勘探局]。
失去磁場究竟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地球上的生命還不清楚。一些人說,這顆行星可能會受到輻射波的猛烈衝擊,導致地球過熱,無法居住。另一些人則指出,據信會致癌的太陽光可能有所上升。更多的觀察人士表示,我們可能會經歷橫掃太陽風,其強度可能與橫掃火星和金星上所有海洋、湖泊和河流的太陽風相當。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最好不要搞清楚失去磁場到底意味著什麼[來源:Schirber]。
29 則回應
反正地熱根本用不完
台灣具備這絕佳自然條件 但目前發展限制是偏鄉饋線網的建構和行政官員的觀念誤解
這些也只是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