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79700B -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79700B CN117579700B CN202410041367.1A CN202410041367A CN117579700B CN 117579700 B CN117579700 B CN 117579700B CN 202410041367 A CN202410041367 A CN 202410041367A CN 117579700 B CN117579700 B CN 1175797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service
- engine
- task
-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3524 data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设计并引入新的通信协议,通过协议中的连接确认字段、报文信息校验字段、标志位字段和递增序列字段对微服务间的通信进行增强。新的通信协议有效提升了通信的稳定性,确保通信连接的可靠性。报文信息校验字段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标志位字段用于指示通信状态,方便微服务之间的协调和处理。递增序列字段用于保证通信顺序的正确性,避免数据的乱序传输。综合这些功能,新的通信协议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微服务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大幅提高了微服务的可靠性和编排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背景技术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复杂的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组小型、自治的服务的软件架构风格,相较于传统的单体应用,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更灵活、可扩展和可维护的解决方案,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这使得工作团队可以更加专注于其负责的服务,快速迭代和交付功能。此外,微服务之间的自治性也使得系统更容易进行模块化和组合,从而实现更好的可重用性。
但是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较高。由于系统被拆分成多个微服务,需要管理和协调多个服务之间的通信、部署、监控和调试,且每个服务都是分布式的,可能存在网络延迟、故障和一致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传统的微服务编排技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较低。若不能有效提升微服务的可靠性,缓解分布式带来的拥塞问题,则在执行微服务编排时容易出现较大的故障,影响系统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一种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和一种计算机设备,能够大幅提高微服务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将需要编排的微服务上传并部署至分布式系统中,部署编排引擎至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
发送端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
编排引擎收到连接请求并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
发送端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
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
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时,向发送端返回接收成功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
发送端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
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时,将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向发送端发送任务成功处理信号;
发送端收到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包括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根据上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实现微服务编排处理。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连接请求用于指示编排引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
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
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接收成功信号为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后生成的返回信号;
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任务成功处理信号为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后,将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生成的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设计并引入新的通信协议,通过协议中的连接确认字段、报文信息校验字段、标志位字段和递增序列字段对微服务间的通信进行增强。新的通信协议有效提升了通信的稳定性,确保通信连接的可靠性。报文信息校验字段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标志位字段用于指示通信状态,方便微服务之间的协调和处理。递增序列字段用于保证通信顺序的正确性,避免数据的乱序传输。综合这些功能,新的通信协议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微服务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大幅提高了微服务的可靠性和编排处理效率。
相比与传统技术,上述方案规定了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有效提升了编排引擎对微服务的查询和处理速度。通过定义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编排引擎能够更高效地对微服务进行管理和操作,同时,在规范与微服务编排引擎中引入了报文缓存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报文缓存机制使得用户级微服务能够缓存已处理的报文,避免了重复处理和运行,提高了处理效率。拥塞控制机制则有效降低了编排引擎的缓存压力,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通过这些机制的引入,用户级微服务的性能得到了优化,提升了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协议的字段构成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端重传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编排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编排引擎重传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展示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目前常用的微服务编排方法的大致实施步骤如下:(1)使用图形化工具创建微服务编排流程。(2)描述微服务之间的顺序,接口调用信息。(3)通过控制流程,实现服务接口的按序执行和协调。目前常用的微服务编排方法其缺点在于:(1)微服务间的通信只依赖于最基本的http通信,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可能存在网络延迟、故障和数据一致性等问题。(2)微服务编排过程中,若微服务间数据交换量大,交换速度快,高并发通信下出现通信拥塞,导致系统可用性降低的问题。(3)微服务编排过程中,若出现程序错误之外的原因,导致任务中断,微服务编排任务需要重新开始,无法从中断点继续。
本发明针对传统微服务编排过程中出现的通信问题、拥塞问题、设计并引入更适合微服务间通信方式的通信协议,使编排过程中的微服务间的通信连接更稳定;同时引入缓存机制,使微服务编排过程有更高的容错能力;并设计拥塞控制的方法,这有效避免了高并发状态下微服务间的通信拥塞问题。
本发明提出并设计的适用于微服务间通信的通信协议对通信的稳定连接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协议中的拥塞控制字段配合对应的拥塞控制算法,可很好地缓解高并发情况下编排引擎所在物理机由于通信拥塞导致的高负载与缓存过高的情况;引入缓存机制,实时缓存通信过程中的报文信息,提供微服务编排任务断点重启的能力,也能避免意外导致的通信丢失后,微服务重复运行计算模块。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图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消息队列通信协议的通用型微服务编排技术,综合考虑了微服务间通信存在的问题以及高并发下通信阻塞问题,编排任务无法断点重启的问题,使用该技术确保了通信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实现编排的通用性,加快了编排流程恢复的速度,以达到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效果,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微服务架构。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12至S28:
S12,将需要编排的微服务上传并部署至分布式系统中,部署编排引擎至分布式系统;分布式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
S14,发送端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
S16,编排引擎收到连接请求并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
S18,发送端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
S20,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
S22,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时,向发送端返回接收成功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
S24,发送端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
S26,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时,将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向发送端发送任务成功处理信号;
S28,发送端收到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
可以理解,在分布式系统中,首先需要将等待处理的微服务上传并部署到分布式系统中,同时在分布式系统中部署编排引擎。以微服务编排任务为例,将需要编排的微服务按照系统所需标准上传并部署至分布式系统中,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所示:统一微服务在系统中运行的实例名称;若微服务需要额外的配置文件则将配置文件挂载到物理机指定位置;指定微服务持久化存储位置以及持久卷名称;统一微服务端口号增加规则、新增微服务统一采用探针的方式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统一微服务迭代版本。通过编排引擎可以对微服务进行自动化的节点生成和管理,生成http节点并获取http节点列表,该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a).节点扫描:获取微服务的http节点列表;通过分布式系统的API接口扫描并获取分布式系统中存活的微服务实例,例如编排引擎通过分布式系统的接口获取json格式实例数据,对该实例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每个实例的名称、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和对应域名。根据微服务实例的名称筛选出存活的微服务,并将这些存活的微服务区分为系统级微服务与用户级微服务。
b).节点信息生成:扫描所有存活的用户级微服务实例开放端口;借助控制反转机制获取微服务controller(控制)层中公开的微服务接口信息,并对其进行汇总,生成http访问地址;扫描分布式系统,获取网关端口与物理机地址;将获取的所有信息返回到系统前台。例如将每个微服务实例名以及对应的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对应域名和接口信息采用json的格式组装,并交由前台。
c).节点新增:接收系统前台向系统后台发送的带有新增微服务对应实例名称的请求;后台的编排引擎扫描分布式系统并获取实例信息;返回controller层各个接口的http地址信息与网关信息。例如当前台返回带有微服务实例名的请求时,编排引擎解析该请求中的数据,使用分布式系统提供的接口查询对应实例名的实例,得到该实例的名称、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和对应域名。将实例名以及对应的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对应域名和接口信息按上述方式返回至前台。
在本申请中设计并引入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用于编排引擎中微服务间的通信;其中满足微服务编排需求的通信协议报文包括以下内容:当应用处于发送端时,通信协议中需要包含下列字段,如节点名(即发送端应用节点名称),源地址(即发送端controller层http地址),目标地址(即接收端的http地址),通信码(即基于当前通信过程的唯一通信码),递增序列(即当前通信在通信过程中的发送端所处的位序),标志位(即与编排引擎的消息队列建立连接的请求标志位),数据大小(即当前所传数据的字节数)以及数据部(即存放发送端需要传输的数据)。如图2所示,为该通信协议的字段构成示意。
在协议配置过程中需要对通信协议中的字段进行封装,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其中,数据部采用序列化存储方式。此外,还定义了相关的工具类以及校验函数,包括字段初始化、目标地址校验函数、数据部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函数等。
具体的,在完成上述部署后,发送端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编排引擎收到该连接请求并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即建立起与发送端之间的通信连接,这时发送端可以正常向编排引擎发送当前指定的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其中使用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的形式作为缓存的键值。编排引擎收到该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由接收端接收并处理该微服务。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在成功收到该微服务编排任务后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时,编排引擎向发送端返回接收成功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
在发送端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之后,编排引擎发送任务成功处理的信号给发送端,以表示当前任务已经成功完成了处理,发送端可以向编排引擎发送下一任务请求了。反之,当任务处理失败时,例如微服务间连接超时、发送超时或后者任务意外情况下失败等导致任务处理流程未能正常完成时,编排引擎会向发送端发送重发信号,发送端收到该重发信号后,会将对应的任务数据与重发信号中携带的报文重新封装发送到编排引擎,直至任务被成功处理完成,编排引擎发送任务成功处理信号给发送端。
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设计并引入新的通信协议,通过协议中的连接确认字段、报文信息校验字段、标志位字段和递增序列字段对微服务间的通信进行增强。新的通信协议有效提升了通信的稳定性,确保通信连接的可靠性。报文信息校验字段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标志位字段用于指示通信状态,方便微服务之间的协调和处理。递增序列字段用于保证通信顺序的正确性,避免数据的乱序传输。综合这些功能,新的通信协议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微服务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大幅提高了微服务的可靠性和编排处理效率。
相比与传统技术,上述方案规定了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有效提升了编排引擎对微服务的查询和处理速度。通过定义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编排引擎能够更高效地对微服务进行管理和操作,同时,在规范与微服务编排引擎中引入了报文缓存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报文缓存机制使得用户级微服务能够缓存已处理的报文,避免了重复处理和运行,提高了处理效率。拥塞控制机制则有效降低了编排引擎的缓存压力,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通过这些机制的引入,用户级微服务的性能得到了优化,提升了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设计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微服务编排的缓存机制,具体的:a).发送端在发送任务报文时,将发送的内容进行缓存,等待编排引擎的接收成功信号,发送端若接收到该接收成功信号则清除缓存;反之,若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阻塞信号或等待超出了设定时间,则将缓存的内容持久化存储到数据库中,为任务在断点快速重启提供条件。b).编排引擎中只缓存数据部之外的数据,若需要发送端重发报文,则只需要将数据部迁移过来即可。c).接收端处理任务并计算得到结果后,若需要发送该结果,则此时在逻辑上接收端转变为发送端,缓存操作与本段的a)步骤一致;若只需持久化存储计算的结果,则先对结果进行缓存,当持久化存储成功时,清除缓存。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中还设计了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微服务编排任务的拥塞控制算法,具体如下:a).拥塞控制算法与上述通信协议配合使用,在发送端,若从编排引擎传回的报文,其字段为标志位的值为第三设定值(例如2),表明当前接收端段处于忙状态,需要等待编排引擎发送重发信号后再进行通信。b).在编排引擎中,若报文转发到接收端,接收端返回任务正在处理的信号,编排引擎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并将每一个目标地址一致的发送端按顺序存入等待队列中;若收到接收端任务处理完成信号,则从拥塞池中移除该接收端,并向该接收端对应的等待队列中的队头发送端发出重发信号。
在发送端与编排引擎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具体的:一、发送端通过通信协议的类工厂,初始化协议对象参数,目标地址设置为编排引擎所在地址,标志位置为1,数据大小为0,数据部为空,等待接收编排引擎发送同意连接请求。二、编排引擎接收到发送端发出的连接请求后,使用校验函数对连接请求的数据进行校验,若目标地址为编排引擎地址,则进行特判,使用类工厂定义协议类对象,初始化源地址为编排地址,目标地址为发送端地址,标志位置为1,表示同意连接,并将形成的连接请求返回到发送端。三、发送端接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连接请求后,校验报文数据,若源地址为编排引擎则进行特判,若标志位为1,则表示编排引擎同意连接,发送端初始化协议类对象,初始化标志位为2,表示编排引擎收到请求后不用再次发送确认请求,且该实例即将发送编排流程任务中的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231至S235:
S231,若发送端未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则发送端根据第一基准时间重复向编排引擎发送任务请求;发送端每次重复发送的间隔时间比前一次延长一倍;
S232,若发送端重复发送的次数超过第一设定重发次数,则发送端停止向编排引擎重复发送任务请求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
S233,发送端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持久化存储到存储空间中;
S234,发送端记录每次任务请求的发送开始到接收成功信号发出的第一时长;
S235,发送端计算各第一时长的第一平均时间后,将第一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第一平均时间。
可以理解,如图4所示,为微服务编排流程图,在发送端(如用于处理微服务一)成功建立与编排引擎的连接后,开始与编排引擎进行任务处理的往来。具体的,在发送端一侧:发送端向编排引擎发送任务请求,将协议类对象中的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等字段按照标准数据格式进行初始化,其中,数据部需要将计算结果序列化处理。
一、发送端发送任务请求后,同时将协议内容发送至缓存容器中,使用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的形式作为缓存的键值,若发送端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发送端将删除对应缓存。二、若发送端未收到接收成功信号,则根据基准时间重复发送通信报文,每次发送的间隔时间将会延长一倍,直到发送次数超过第一设定重发次数。若超过第一设定重发次数,则发送端停止发送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同时,报文传输的内容将被存储到持久化存储空间中,以减少下一次编排数据处理的时间。三、发送端记录每次任务请求的通信报文发送开始到接收成功信号发送的时间/>(即第一时长),并对这些时间进行求均值操作,得到第一平均时间,然后将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第一平均时间。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新的微服务通信协议,使用不同字段,提升微服务间的通信质量,设计引入缓存机制,对微服务通信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缓存,避免了微服务重复计算的过程,提供了微服务编排流程断点重启的功能,提升了系统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校验函数包括地址校验函数、通信码校验函数、递增序列校验函数和数据大小校验函数,数据部的数据存储方式为序列化存储方式。
可以理解,校验函数具体可以包括地址校验、通信码校验、递增序列校验和数据大小校验,其中,各个校验函数具体可以如下:
地址校验,向原地址与目标地址发ICMP回声请求消息,并在字段中报告是否收到所希望的 ICMP回声应答,一共发送四次请求,当收到四次数据包时,检验成功,地址可达;反之地址不可达,校验失败。
二、通信码校验,通过加密算法解密后并查询数据库,判断是否属于当前通信流程,若是,校验成功,反之校验失败。
三、递增序列校验,编排引擎中存在字典序列,记录每个编排流程中数据的上一次报文中的递增序列数,并与当前报文中的递增序列数比较,若差值不为1,校验失败,反之校验成功。
四、数据大小校验,计算数据部的数据大小并与之比较,若数值相同则校验成功,反之校验失败。
通过上述报文信息校验字段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关于上述步骤S20中,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编排引擎使用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地址校验函数对任务请求中的源地址进行校验;
若接收端存在拥塞池中,则编排引擎将任务请求除去数据部以外的报文数据存入接收端对应的等待队列,并向发送端发送拥塞等待信号;拥塞等待信号用于指示发送端生成新线程等待编排引擎重发信号。
可以理解,如图4所示,在编排引擎一侧:编排引擎收到请求后,一、使用校验函数,对请求中定义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校验源地址时,首先判断接收端(如用于处理微服务二)是否在拥塞池中,若接收端存在则返回拥塞信号,编排引擎将收到的请求除去数据部后,存入等待队列并向发送端发送拥塞等待信号,以使发送端生成新线程等待编排引擎重发信号。
通过设计并引入的拥塞控制机制,与新通信协议配合使用,使用协议字段值表示微服务所处状态,编排引擎只记录处于拥塞状态或待发送通信报文的微服务名,这种处理方式大大减小了编排引擎的缓存压力,更有利于提升系统稳定性。
进一步的,关于上述步骤S20中,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编排引擎使用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递增序列校验函数对任务请求中的递增序列进行校验;
若校验确定存在序列处于非连续递增状态,则编排引擎向将发送端发送重传信号;重传信号用于指示发送端重传序列的缺失部分数据。
具体的,校验递增序列后,若存在序列处于非连续递增状态,编排引擎将重传信号发送至发送端并要求重传缺失部分数据,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关于上述步骤S20中,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具体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若数据校验中出现任一字段校验失败,则编排引擎向发送端发送对应校验失败的字段的错误代码。
如此,更有效的保证了任务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处理步骤S211至S215:
S211,若编排引擎未接收到接收端的成功收到信号,则根据第二基准时间重复向接收端发送微服务编排任务;编排引擎每次重复发送的间隔时间比前一次延长一倍;
S212,若编排引擎重复发送的次数超过第二设定重发次数,则编排引擎停止向接收端重复发送微服务编排任务,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
S213,编排引擎将任务请求的数据部持久化存储到存储空间中;
S214,编排引擎记录每次任务请求的转发开始到成功收到信号发出的第二时长;
S215,编排引擎计算各第二时长的第二平均时间后,将第二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第二平均时间。
可以理解,若校验成功并且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则编排引擎将向发送端发送接收成功信号,并将对应接收端放入拥塞池。若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信号,则将对应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向发送端发送任务成功处理信号。
然而,如果编排引擎未接收到接收端回传的成功收到信号,则根据基准时间q重复发送通信报文,即当前需处理的微服务编排任务。每次发送的间隔时间将会延长一倍,直到发送次数超过第二设定重发次数。若超过第二设定重发次数,编排引擎则会停止发送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同时,报文传输的内容将被存储到持久化存储空间中,以减少下一次编排数据处理的时间。编排引擎记录每次通信报文转发开始到成功收到信号发出的时间(即第二时长),并对这些时间进行求均值操作,得到第二平均时间,然后将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第二平均时间。
最终,如果接收端完成任务后,那么接收端发送结束信号至编排引擎。编排引擎从拥塞池中取出目标地址,使目标地址暂时可达,若接收端未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拥塞移除信号,则将会向编排引擎发送重发信号,以向编排引擎确认是否以移出拥塞池。
本发明已经在多种不同的微服务编排中得到了应用,与现有方法相比,通信质量高,处理速度快且系统可靠性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流程图1、图3和图5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流程图1、图3和图5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100,包括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发送端11、编排引擎13和接收端15。发送端11、编排引擎13和接收端15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发送端11、编排引擎13和接收端15根据上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实现微服务编排处理。可以理解,发送端11和接收端15可以分别对应处理不同的微服务。
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100,设计并引入新的通信协议,通过协议中的连接确认字段、报文信息校验字段、标志位字段和递增序列字段对微服务间的通信进行增强。新的通信协议有效提升了通信的稳定性,确保通信连接的可靠性。报文信息校验字段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标志位字段用于指示通信状态,方便微服务之间的协调和处理。递增序列字段用于保证通信顺序的正确性,避免数据的乱序传输。综合这些功能,新的通信协议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微服务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大幅提高了微服务的可靠性和编排处理效率。
相比与传统技术,上述方案规定了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有效提升了编排引擎13对微服务的查询和处理速度。通过定义用户级微服务的规范,编排引擎13能够更高效地对微服务进行管理和操作,同时,在规范与微服务编排引擎中引入了报文缓存机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报文缓存机制使得用户级微服务能够缓存已处理的报文,避免了重复处理和运行,提高了处理效率。拥塞控制机制则有效降低了编排引擎13的缓存压力,减少了无效数据的传输。通过这些机制的引入,用户级微服务的性能得到了优化,提升了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编排引擎13还拥有对微服务进行自动化的节点生成和管理,生成微服务在分布式系统中运行的实例对应的http节点列表并返回系统前台;http节点列表中的每一个http节点信号均包括实例的名称、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和对应域名。
关于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100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的相应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1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具备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中,也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前述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前述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本领域已有的各型数据计算与处理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处理步骤: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连接请求用于指示编排引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接收成功信号为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后生成的返回信号;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任务成功处理信号为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后,将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生成的信号。
可以理解,上述计算机设备除上述述及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外,还包括其他本说明书未列出的软硬件组成部分,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计算机设备的型号确定,本说明书不再一一列出详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各实施例中增加的步骤或者子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处理步骤: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连接请求用于指示编排引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编排引擎收到任务请求后,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接收成功信号后,将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接收成功信号为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并将接收端放入拥塞池后生成的返回信号;收到编排引擎返回的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任务成功处理信号为编排引擎收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后,将接收端从拥塞池中剔除并生成的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各实施例中增加的步骤或者子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RambusDRAM,简称RDRAM)以及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需要编排的微服务上传并部署至分布式系统中,部署编排引擎至所述分布式系统;所述分布式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所述编排引擎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编排引擎;
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连接请求并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所述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所述发送端的通信连接;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所述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
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所述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所述接收端;
所述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时,向所述发送端返回接收成功信号并将所述接收端放入拥塞池;
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接收成功信号后,将所述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
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时,将所述接收端从所述拥塞池中剔除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任务成功处理信号;
所述发送端收到所述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所述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其中,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包括:
所述编排引擎使用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地址校验函数对所述任务请求中的源地址进行校验;
若所述接收端存在拥塞池中,则所述编排引擎将所述任务请求除去数据部以外的报文数据存入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等待队列,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拥塞等待信号;所述拥塞等待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生成新线程等待所述编排引擎重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校验函数包括地址校验函数、通信码校验函数、递增序列校验函数和数据大小校验函数,所述数据部的数据存储方式为序列化存储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送端未收到所述接收成功信号,则所述发送端根据第一基准时间重复向所述编排引擎发送所述任务请求;所述发送端每次重复发送的间隔时间比前一次延长一倍;
若所述发送端重复发送的次数超过第一设定重发次数,则所述发送端停止向所述编排引擎重复发送所述任务请求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持久化存储到存储空间中;
所述发送端记录每次所述任务请求的发送开始到所述接收成功信号发出的第一时长;
所述发送端计算各所述第一时长的第一平均时间后,将所述第一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所述第一平均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还包括:
所述编排引擎使用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递增序列校验函数对所述任务请求中的递增序列进行校验;
若校验确定存在序列处于非连续递增状态,则所述编排引擎向将所述发送端发送重传信号;所述重传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重传序列的缺失部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还包括:
若数据校验中出现任一字段校验失败,则所述编排引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对应校验失败的字段的错误代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编排引擎未接收到所述接收端的成功收到信号,则根据第二基准时间重复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微服务编排任务;所述编排引擎每次重复发送的间隔时间比前一次延长一倍;
若所述编排引擎重复发送的次数超过第二设定重发次数,则所述编排引擎停止向所述接收端重复发送所述微服务编排任务,并向用户界面返回连接超时提醒;
所述编排引擎将所述任务请求的数据部持久化存储到存储空间中;
所述编排引擎记录每次所述任务请求的转发开始到所述成功收到信号发出的第二时长;
所述编排引擎计算各所述第二时长的第二平均时间后,将所述第二基准时间设为两倍的所述第二平均时间。
7.一种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部署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发送端、编排引擎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所述编排引擎和所述接收端之间根据设计的微服务间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字段包括节点名、源地址、目标地址、通信码、递增序列、标志位、数据大小和数据部;所述发送端、所述编排引擎和所述接收端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实现微服务编排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排引擎还拥有对微服务进行自动化的节点生成和管理,生成微服务在所述分布式系统中运行的实例对应的http节点列表并返回系统前台;http节点列表中的每一个http节点信号均包括实例的名称、命名空间、所在物理机的http地址和对应域名。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编排引擎;所述连接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编排引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通过所述连接请求的数据校验后建立与发送端的通信连接;
向所述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任务请求,同时将所述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进行缓存;缓存的键值为通信码+节点名+递增序列,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并转发所述任务请求对应的微服务编排任务到接收端;
收到所述编排引擎返回的接收成功信号后,将所述任务请求的通信协议内容从缓存中删除;所述接收成功信号为所述编排引擎在数据校验成功且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成功收到信号并将所述接收端放入拥塞池后生成的返回信号;
收到所述编排引擎返回的任务成功处理信号后,向所述编排引擎发送微服务编排流程任务的下一任务请求;所述任务成功处理信号为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任务处理完成信号后,将所述接收端从所述拥塞池中剔除并生成的信号;其中,所述编排引擎收到所述任务请求后,根据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对所述任务请求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包括:
所述编排引擎使用所述微服务间通信协议的地址校验函数对所述任务请求中的源地址进行校验;
若所述接收端存在拥塞池中,则所述编排引擎将所述任务请求除去数据部以外的报文数据存入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等待队列,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拥塞等待信号;所述拥塞等待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生成新线程等待所述编排引擎重发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41367.1A CN117579700B (zh) | 2024-01-11 | 2024-01-11 |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041367.1A CN117579700B (zh) | 2024-01-11 | 2024-01-11 |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79700A CN117579700A (zh) | 2024-02-20 |
CN117579700B true CN117579700B (zh) | 2024-04-02 |
Family
ID=8988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041367.1A Active CN117579700B (zh) | 2024-01-11 | 2024-01-11 |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57970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9938A (zh) * | 2021-01-12 | 2021-05-07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QUIC的Kubernetes云边通信系统与方法 |
CN113300881A (zh) * | 2021-04-23 | 2021-08-24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5g网络的编排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510016A (zh) * | 2022-10-21 | 2022-12-23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目录分片的客户端应答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6346948A (zh) * | 2023-04-11 | 2023-06-27 | 山东迪特智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协议规约转换方法及系统 |
CN116723077A (zh) * | 2022-12-21 | 2023-09-08 |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it自动化运维系统 |
CN116760904A (zh) * | 2023-05-31 | 2023-09-15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编排方法、装置、微服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032573A (zh) * | 2023-08-09 | 2023-11-10 |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微服务执行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112121A (zh) * | 2022-05-16 | 2023-11-24 |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分布式任务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13299B2 (en) * | 2016-02-24 | 2017-11-07 | Ciena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controlled multi-layer networks |
US20220121566A1 (en) * | 2021-12-23 | 2022-04-21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systems,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
US20220224762A1 (en) * | 2022-04-02 | 2022-07-14 | Intel Corporation | Queuing control for distributed compute network orchestration |
-
2024
- 2024-01-11 CN CN202410041367.1A patent/CN1175797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69938A (zh) * | 2021-01-12 | 2021-05-07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QUIC的Kubernetes云边通信系统与方法 |
CN113300881A (zh) * | 2021-04-23 | 2021-08-24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5g网络的编排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112121A (zh) * | 2022-05-16 | 2023-11-24 |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分布式任务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15510016A (zh) * | 2022-10-21 | 2022-12-23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目录分片的客户端应答方法、装置及介质 |
CN116723077A (zh) * | 2022-12-21 | 2023-09-08 |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it自动化运维系统 |
CN116346948A (zh) * | 2023-04-11 | 2023-06-27 | 山东迪特智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多协议规约转换方法及系统 |
CN116760904A (zh) * | 2023-05-31 | 2023-09-15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服务编排方法、装置、微服务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7032573A (zh) * | 2023-08-09 | 2023-11-10 | 中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微服务执行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微服务架构和支持业务过程可靠执行的数据通信方法;王焕强;俞东进;金一科;袁友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0415(04);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79700A (zh) | 2024-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3004109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orm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computer system | |
US20040249926A1 (en) | System and methd for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object manager proxy interface and management | |
US774316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delaying connection acceptance to support connection request processing at layer-7 | |
CN113568686B (zh) | Lua语言的异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755555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ult-tolerant transfer of files across a network | |
CN112100146B (zh) | 一种高效的纠删分布式存储写入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 |
CN117579700B (zh) | 基于消息队列的通用型微服务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11586022A (zh) | 防火墙开墙验证方法、电子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6868437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of remote procedure call messages utilizing shared memory | |
EP2445171A1 (en) | File transfer protocol client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6501476B (zh) | linux通用字符设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6506902B (zh) | 信令处理方法、装置、信令互通网关和存储介质 | |
CN112055088A (zh) | 一种基于光闸的文件可靠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 |
JP4415391B2 (ja) | データをネットワークに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をネットワークから受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7472627A (zh) | 任务重试管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27680A (zh) | 认证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808711B (zh) | Dicom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366629A (zh) | 一种文件上传、获取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095064A (zh) | 一种文件下载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348305A (zh) | 连接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905100B (zh) | 动态控制客户端重传请求的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
KR20080051046A (ko) | 네트워크 프로토콜 패킷 전송을 위한 하드웨어 장치 및 그방법 | |
US756819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ailability checking on distributed objects | |
CN113259404A (zh) | 基于tcp/ip协议的工业通信中间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4390067B (zh) | 一种数据交换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