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596B -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596B
CN110531596B CN201910369407.4A CN201910369407A CN110531596B CN 110531596 B CN110531596 B CN 110531596B CN 201910369407 A CN201910369407 A CN 201910369407A CN 110531596 B CN110531596 B CN 1105315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ooth
rotation axis
comb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9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1596A (zh
Inventor
仁枝弘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31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1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5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可挠性构件充分地搅拌容器内的粉体。在以旋转轴(33c)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33a)上,设置有可以和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的内壁面(59)滑动接触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然后,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在不与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是以从邻接的齿和齿相连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A)要大于内壁面(59)中从距离旋转轴(33c为最短的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H1)、(H2)的方式来形成的。

Description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部收纳有粉体的粉体收纳容器,和包括该粉体收纳容器的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的是设置有使得由迈拉(Mylar)等构成的可挠性构件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从而搅拌容器内的粉体的粉体收纳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详细来说就是,专利文献1中的粉体收容容器(粉体收纳容器)在通过驱动机构来旋转驱动的旋转构件上设置有粘贴了大致板状的可挠性叶片构件(可挠性构件)的粉体供给构件。然后,通过粉体供给构件(可挠性叶片构件及旋转构件)在规定方向上的旋转,来搅拌被收容在粉体收容容器内的调色剂(粉体)。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在调整粉体收容容器中的调色剂供给量的同时,一边抑制调色剂粘结一边使调色剂输送稳定化,是在粉体供给构件的可挠性叶片构件的前端部的一部分里形成多个切口(齿底部),并设置直径方向的长度为不同的多个的长条片(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6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粉体收纳容器因为形成在可挠性构件的前端部的多个的切口的长度较长,多个的齿的齿高(径向的长度)较长,所以在可挠性构件与容器的内壁面滑动接触而较大弯曲时,就会在齿和齿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从而产生粉体从该间隙穿过的问题。因此,就会产生容器内的粉体没有被可挠性构件充分搅拌的不良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可挠性构件来充分搅拌容器内的粉体的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粉体收纳容器是具有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的粉体收纳容器,所述可挠性构件具备能够与所述粉体收纳容器的内壁面滑动接触的梳齿状前端部,并且,所述可挠性构件的所述梳齿状前端部被形成为,在不与所述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从相邻的齿和齿连接的齿根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比所述内壁面上从离开所述旋转轴的距离为最短的最短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要长。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可挠性构件来充分搅拌容器内的粉体的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图。
图2所示是处理卡盒和调色剂容器的概要图。
图3(A)所示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B)所示是开关罩盖被打开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所示是调色剂容器被安装在处理卡盒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所示是从处理卡盒分离调色剂容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A)、(B)所示是处理卡盒的立体图。
图7所示是从下方看到的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并且第1遮挡件(排出口)处于被打开的状态。
图8所示是从回收口侧看到的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并且第2遮挡件(回收口)处于被关闭的状态。
图9所示是调色剂容器的内部的概要图。
图10所示是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回收构件的概要图。
图11所示是处理卡盒中第2卡合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2(A)、(B)所示是第2开关遮挡件的开关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3所示是处理卡盒中第1卡合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4(A)、(B)所示是第1开关遮挡件的开关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5所示是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收纳部的重要部分的概要图。
图16所示是线圈状搅拌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所示是第1搅拌构件和线圈状搅拌构件的概要图。
图18所示是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收纳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19所示是外力未作用状态下的可挠性构件的俯视图。
图20所示是调色剂容器的内壁面和可挠性构件的位置关系的概要图。
图21(A)、(B)所示是可挠性构件与调色剂容器的内壁面滑动接触状态下的概要图。
图22(A)、(B)所示是作为变形例的搅拌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来对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还有,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首先,通过图1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全体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中,100是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是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像的感光体鼓、7是根据从个人计算机等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来将曝光光束L照射到感光体鼓1上的曝光部分(写入部分)。
另外,9是将载置在感光体鼓1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被输送到转印夹持部(转印位置)的片材P上的转印辊、10是将感光体鼓1、带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以及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一体化了的处理卡盒、12是收纳有用纸等片材P的供纸装置(供纸卡盒)。
另外,16是朝着感光体鼓1和转印辊9抵接的转印夹持部来输送片材P的对位辊(时机辊)、20是对片材P上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21是被设置在定影装置20里的定影辊、22是被设置在定影装置20里的加压辊、30是作为粉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
这里,在感光体鼓1周围配设有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等。然后,这些构件(感光体鼓1、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作为处理卡盒10(装卸构件、装卸装置、装卸单元)被一体化,并且被设置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是可以装卸(可以更换)的。处理卡盒10是以一定的更换周期来更换成新的。
另外,在作为装卸构件的处理卡盒10(显影单元5)的上方,作为粉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被设置为可以装卸(可以更换)。在调色剂容器30的内部(调色剂收纳构件31),收纳有作为粉体的调色剂(新调色剂)。然后,调色剂是从调色剂容器30朝着显影装置5的内部来适当地补给的。调色剂容器30在当收容在其内部的调色剂空了的时候(或者当被容纳在显影装置5内部的调色剂变空时),就更换成新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30中,除了容纳有新调色剂的调色剂收纳构件31(粉体收纳构件)以外,还设置了对作为粉体的废色调剂进行回收的废色调剂回收构件32(粉体回收构件),后面将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使用图1和图2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参照图1,首先是当图像信息从个人电脑等的输入装置被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曝光单元7上时,根据该图像信息的曝光光束L(激光)就从曝光单元7向感光体鼓1的表面发出。
另一方面,感光体鼓1在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然后,首先是感光体鼓1的表面在与充电辊4的对向部被均匀充电(充电工序)。如此,就在个感光体鼓1上形成了带电电位(-900V左右)。然后,带电的感光体鼓1的表面到达曝光光束L的照射位置。然后,被照射了曝光光线L的部分的电位变成潜像电位(在0~-100V程度),就在感光体鼓1的表面形成了静电潜像(曝光工序)。
其后,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1的表面到达与显影装置5的对置位置。然后,调色剂从显影装置5被供给到感光体鼓1上,感光体鼓1上的潜像被显影后形成了调色剂像(显影工序)。
另外,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5由显影辊5a、2个显影输送螺杆5b、5c以及限厚刮板5d等构成。在显影装置5的内部收容有调色剂(单成分显影剂)。另外,根据显影装置5的调色剂的消耗,调色剂会从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构件31)的排出口36经由显影装置5的流入口64来补给到显影装置5内。然后,补给来的调色剂通过显影输送螺杆5b、5c和原来就被收容的调色剂一起一边被搅拌,一边在长边方向(图2的纸面垂直方向)上被循环输送。然后,由一方的显影输送螺杆5b输送的调色剂的一部分被汲取到显影辊5a上,被汲取到显影辊5a上的调色剂通过限厚刮板5d被适量化后,到达与感光体鼓1相向而对的位置(显影区域)。此时,显影辊5a上的调色剂通过与限厚刮板5d之间的滑动接触而摩擦带电。然后,在显影区域中,适量化后的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鼓1上的静电潜像里,就在感光体鼓1上形成了调色剂像。还有,显影辊5a和2个显影输送螺杆5b、5c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的驱动马达接收驱动,并且分别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旋转。
此后,显影工序后的感光体鼓1的表面到达与转印辊9的转印夹持部(转印位置)。然后,在与转印辊9的转印夹持部中,通过从电源部对转印辊9施加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极性为不同极性的偏压),形成在感光体鼓1上的调色剂像就被转印到由对位辊16输送来的片材P上了(转印工序)。
然后,转印工序后的感光体鼓1的表面到达与清洁装置2相向而对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处,通过清洁刮板2a将残存在感光体鼓1上的未转印调色剂机械地除去并回收到清洁装置2内(清洁工序)。
这样,在感光体鼓1上进行的一系列的成像处理就结束了。
另外,被回收到清洁装置2的内部的未转印调色剂通过被设置在清洁装置2内的回收螺杆2b来输送到宽度方向(转动轴方向)的一端侧,并通过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内设有废调色剂输送盘管6a)来输送到图2的右斜上方之后,作为废调色剂从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的流出口74经由调色剂容器30的回收口37来被回收到调色剂容器30(废调色剂回收构件32)的内部。
新的调色剂容器30在调色剂收纳构件31里填充有新的调色剂,废调色剂回收构件32为空的状态。
另一方面,被输送到感光体鼓1和转印辊9之间的转印夹持部(转印位置)里的片材P进行如下的动作。
首先,被收纳在供纸装置12里的片材P中最上面的1张将通过供纸辊15朝着输送路径来供给。
随后,片材P到达对位辊16的位置。接着,到达对位辊16的位置的片材P为了和形成在感光体鼓1上的图像位置对应而对准时机地来朝着转印夹持部(转印辊9和感光体鼓1的抵接位置)输送。
接着,转印工序后的片材P在通过转印夹持部(转印辊9)的位置后,经过输送路径到达定影装置20。到达定影装置20的片材P被送入到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的之间,并通过来自于定影辊21的热和双方的构件21、22的压力来进行图像的定影。定影有图像的片材P从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之间(定影夹持部)被送出之后,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排出并承载到排纸盘上。
这样,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就结束了。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如图3(A)所示,是由多个外壳罩盖覆盖的。然后,如图3(B)所示,前方的外壳罩盖的一部分是作为被形成为能够摇动的开关罩盖90来构成的。
详细地说,开关罩盖90是以支承轴90a(转动中心轴)为中心,可以转动地被保持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里的。然后,开关罩盖90通过以支承轴90a为中心在图1的反时针方向上的转动变成关闭状态(图1、图3(A)的状态),或者通过以支承轴90a为中心在图1的顺时针方向上的转动来变成开放状态(图3(B)的状态)。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当开关罩盖90处于开放状态时,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就可以装卸地暴露出来了。然后,在打开开关罩盖90的状态下,就可以仅将调色剂容器30(图7的状态)更换成新品,或将调色剂容器30和处理卡盒10同时更换成新品(图4的状态)。
另外,如图1所示,在关闭开关罩盖90的状态下,首先进行的是使用图1来说明的图像形成处理(打印动作)。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特征性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的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粉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被设置为可以装卸的。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容器30无论处理卡盒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安装的状态还是取下的状态,相对于处理卡盒10都是可以装卸的。
这里,如前面通过图3等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被安装的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被设置为能够装卸的。因此,作为粉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也可以说是被设置为能够间接地装卸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调色剂容器30被设置为间接地可以装卸,但也可以是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被设置为直接地能够装卸的构成。
另外,处理卡盒10是可以装卸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上的装卸构件,除了处理卡盒之外,显影装置也可以用作装卸构件,或者其它装置也可以用作装卸构件。然后,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也可以相对于处理卡盒以外的装卸构件来构成为能够装卸。
进一步补充的是,调色剂容器30在被安装到处理卡盒10上的状态下,作为如图4所示的一个装卸单元(调色剂容器30及处理卡盒10),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是被设置为可以装卸的。另外,如图5所示,既可以使得调色剂容器30向规定方向(图5的白色箭头方向)移动后来安装到处理卡盒10里,也可以使得调色剂容器30向其反方向移动后从处理卡盒10上拆下。调色剂容器30如图7所示,即使是单独的状态,也可以流通。同样地,处理卡盒10即使在图6所示的单独的状态下也可以流通。
相对于处理卡盒10(或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来装卸调色剂容器30时,用户等操作者可以在抓住被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操作方向跟前侧(+X方向)的把手38(参照图2~图5)的状态下,来拉出或推入调色剂容器30。还有,该把手38是可倒下式的,即使在竖立状态(图4、图5所示的状态)下将调色剂容器3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里,与开关罩盖90从开放状态被关闭的动作联动,被开关罩盖90推动后也会沿着调色剂容器30的外壳构件来被收纳。
另外,如图5等所示,在调色剂容器30中形成有多个定位构件49、50和导向构件51(参照图7、图8),在处理卡盒10中也形成有多个导向槽77、79和导向承受构件78,在它们嵌合的同时,对处理卡盒10进行调色剂容器30的装卸和定位。
详细来说就是,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一端侧(+Y方向)里形成为突起状的2个定位构件49、50(定位突起)分别由形成在处理卡盒10的宽度方向一端侧里的导向承受构件78和导向槽79引导的同时,形成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Y方向)里的导向构件51(是朝着+X方向向上方倾斜地来形成的大致矩形状的突出部)在由形成在处理卡盒10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里的导向槽77引导的同时,进行处理卡盒10中的调色剂容器30的安装。然后,定位构件49、50与导向承受构件78和导向槽79的终端嵌合,在导向构件51与导向槽77的终端嵌合的位置处,处理卡盒10中的调色剂容器30的位置得到确定。
另外,一方的定位构件49(第1定位构件)是围绕着将图像形成装置来的驱动向搅拌调色剂的第1搅拌构件33A(参照图2、图9等)输入的联轴器而在周围竖立设置的突起。然后,输入到第1搅拌构件33A中的驱动经由齿轮列来输入到第2搅拌构件33B里,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就分别沿图9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另外,另一方的定位构件50(第2定位构件)是围绕着用于旋转驱动废调色剂输送螺杆35(参照图2、图9等)的联轴器齿轮而在周围竖立设置的突起。如此,通过将接受从图像形成装置来的驱动的输入部设置在定位构件49、50的附近(内部),就能够更可靠地进行驱动输入。
这里,在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中设有排出口36、回收口37,第1遮挡件40、第2遮挡件41等。
参照图2、图7、图9等,调色剂容器30的排出口36是用于将被收纳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内部的粉体的调色剂朝着显影装置5排出的开口。当调色剂容器30是被设置在处理卡盒10中的状态下时,排出口36是与显影装置5的流入口64(是形成在第2显影输送螺杆5c的上方的开口)连通的。
参照图2、图8、图10等,调色剂容器30的回收口37是用来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接受作为粉体的废调色剂(未转印调色剂)并进行回收的开口。当调色剂容器30是被设置在处理卡盒10中的状态下时,回收口37是与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的流出口74(形成在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的下游侧端部的底面的开口,也可以参照图5、图6)连通的。
另外,参照图2、图9、图10等,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容器30的作为收纳有从排出口36排出的调色剂(粉体)的粉体收纳构件的调色剂收纳构件31和作为从回收口37接收的废调色剂(粉体)被回收的粉体回收构件的废调色剂回收构件32是隔着壁部来被分开的。
另外,在调色剂收纳构件31(粉体收纳构件)中设置有在图2、图9的顺时针方向上被旋转驱动的作为输送构件的补给螺杆34、在图2、图9的顺时针方向上被分别旋转驱动的2个搅拌构件33A、33B(搅拌器)、通过与第1搅拌构件33A的接触而在图2、图9的逆时针方向上被旋转驱动的线圈状搅拌构件44等。
作为输送构件的补给螺杆34是其驱动时机和旋转时间得到控制,用于将收纳在调色剂收纳构件31里的调色剂仅从排出口36排出所需的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补给螺杆34的作用是将收纳在调色剂收纳部31(调色剂容器30)内部的调色剂在沿着旋转轴方向的规定的输送方向(在图18中是虚线箭头所示方向)上输送的输送构件,并朝着形成在Y方向的端部里的排出口36来输送调色剂。
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第1、第2搅拌器)分别以旋转轴33c为中心在规定方向上旋转,并进行搅拌以使得收纳在调色剂收纳部31内部的调色剂不会凝集。如图9所示,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是由以旋转轴33c(旋转中心)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33a(由薄板状的迈拉等形成)、以跨越旋转轴33c的方式来配置且夹持并保持可挠性构件33a的板状的刚体部33b等构成。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各自的轴方向两端部分别借助于轴承在调色剂容器30的框体里被支撑为能够转动。另外,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的可挠性构件33a的各自的前端部(自由端部)形成为大致梳齿状,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使用图19、图20等详细说明。
线圈状搅拌构件44用于对通过第1搅拌构件33A不能充分搅拌的调色剂收纳构件31的区域进行搅拌。线圈状搅拌构件44由多个的分割线圈部45a~45d构成的线圈状构件45、保持线圈状构件45的中空构件46(轴构件)等构成。另外,在中空构件46中插入贯通有贯通轴构件47(与第1遮挡件40和第2遮挡件41连动地开关的机构的1个零件)。另外,关于这些结构,将在后面使用图15、图16等进行详细说明。
在废调色剂回收部32(粉体回收部)中设置有在图2的逆时针方向上被转动驱动的废调色剂输送螺杆35等。废调色剂输送螺杆35通过输送废调色剂,来使得从回收口37流入的废调色剂不在其附近堆积而均等地被回收到废调色剂回收部32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色剂容器30被安装在处理卡盒10(或者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里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者转动杆39,第1遮挡件40(排出口36)的开关动作和第2遮挡件41(回收口37)的开关动作就以相同的时机来进行,同时,处理卡盒10的流入口64和流出口74的开关动作也以相同的时机来进行。因此,就能够抑制第1、第2遮挡件40、41以及第1、第2开关遮挡件63、73的开关不良。
在调色剂容器30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里的状态下,开闭罩盖90被打开时,如图3(B)所示地,杆39被配置为是暴露给外部(操作者能够操作)的。
详细来说就是,如图8、图12所示,在调色剂容器30中设有与杆39一体形成且与杆39一起转动的第2转动部件43。该第2转动部件43被形成为能够卡合到设置在处理卡盒10侧的大致圆弧状的第2卡合部71(参照图11、图12等)上。具体来说就是,第2转动部件43以圆形的一部分大致呈圆弧状的方式形成。然后,当调色剂容器30安装到处理卡盒10中时,如图12(A)所示,处理卡盒10的第2卡合部71插入并嵌合到调色剂容器侧的第2转动部件43内。然后,如图12(B)所示,在处理卡盒10侧的第2卡合部71被嵌合的状态下使杆39转动时,第2转动部件43与第2卡合部71一起转动,处理卡盒10与调色剂容器30的卡合就完成了。然后,调色剂容器30就不能在从处理卡盒10拉出的方向上移动了。
另外,通过操作杆39,第2转动部件43与第2卡合部71一起从图12(A)的状态转动到图12(B)的状态,与处理卡盒10侧的第2卡合部71连接的第2联轴机构72就连动并朝着打开处理卡盒10侧的第2开闭遮挡件73的方向移动,由此来进行流出口74的打开。更进一步地,被如此地在打开方向上移动的第2开关遮挡件73推动后,调色剂容器30侧的第2遮挡件41就在打开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进行回收口37的打开。然后,处理卡盒10侧的流出口74和调色剂容器30侧的回收口37连通,就能够从处理卡盒10朝着调色剂容器30(废调色剂回收部件32)进行废调色剂的交接了。
相对于此,将调色剂容器30从处理卡盒10卸除时,伴随着杆39的相反方向的转动操作,通过第2转动部件43在相反方向上的转动,第2联动机构72联动后进行第2开关遮挡件73(流出口74)的关闭的同时,就进行了第2遮挡件41(回收口37)的关闭了。然后,调色剂容器30侧的第2转动部件43和处理卡盒10侧的第2卡合部71的卡合就得到解除。
另一方面,如图5、图14、图15所示,在调色剂容器30中,在相对于杆39(以及第2转动部件43)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侧,设置有通过贯通轴构件47与第2转动部件43连接而与杆39(以及第2转动部件43、贯通轴构件47)一起转动的第1转动部件42。该第1转动部件42被形成为能够卡合到设置在处理卡盒10侧的大致圆弧状的第1卡合部61(参照图13、图14等)上。具体来说就是,第1转动部件42以圆形的一部分大致呈圆弧状的方式形成。然后,当调色剂容器30安装到处理卡盒10中时,如图14(A)所示,处理卡盒10的第1卡合部61插入并嵌合到调色剂容器侧的第1转动部件42内。然后,如图14(B)所示,当在处理卡盒10侧的第1卡合部61被嵌合的状态下,杆39(及第2转动部件43)转动时,第1转动部42借助于贯通轴构件47与第1卡合部61一起转动,从而完成处理卡盒10与调色剂容器30的卡合。然后,调色剂容器30就不能在从处理卡盒10拉出的方向上移动了。
另外,通过操作杆39,第1转动部件42与第1卡合部61一起从图14(A)的状态转动到图14(B)的状态,与处理卡盒10侧的第1卡合部61连接的第1联轴机构62就连动并朝着打开处理卡盒10侧的第1开关遮挡件63的方向移动,由此来进行流入口64的打开。更进一步地,被如此在开放方向上移动的第1开关遮挡件63的推动部63a推动后,调色剂容器30侧的第1遮挡件40在打开的方向上移动,并进行回收口36的开放。然后,处理卡盒10侧的流入口64和调色剂容器30侧的排出口36连通,就能够从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朝着处理卡盒10(显影装置5)进行新品调色剂的交接了。
相对于此,将调色剂容器30从处理卡盒10卸除时,伴随着杆39的相反方向的转动操作,通过第1转动部件42在相反方向上的转动,第1联轴机构62联动后进行第1开关遮挡件63(流入口64)的关闭的同时,就进行了第1遮挡件40(排出口36)的关闭了。然后,调色剂容器30侧的第1转动部件42和处理卡盒10侧的第1卡合部61的卡合就得到解除。
还有,即使杆39在倒下的状态(图5的状态)下来将调色剂容器30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中,与开关罩盖90从开放状态到被关闭的动作联动后,杆39因为被开关罩盖90的推动部件91(参照图3(B))推动,通过第1遮挡件40来打开排出口36的动作(以及打开流入口64的动作)和通过第2遮挡件41来打开回收口37的动作(以及打开流出口74的动作)就同时进行了。由此,就能够防止调色剂容器30的安装不良。
另外,推动构件91不是以竖立状态(图3(B)的状态)来固定在开关罩盖90,而是在竖立的状态和倒伏的状态之间可以切换的可倒式。然后,推动构件91在出厂时出于倒伏的状态。当推动构件91为倒伏的状态时,即使开关罩盖90是关闭的状态,排出口36或回收口37也会在杆39(如图4所示的倒伏的状态)没有被推动构件91推动的情况下依旧处于被关闭的状态。然后,以调色剂容器30被安装为排出口36或回收口37被遮挡件40、41如此地关闭的的状态,来使得图像形成装置100出厂。因此,不再需要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和调色剂容器30分别包装和出厂的步骤,因而也就能够抑制由于运输时的振动等导致调色剂从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里的调色剂容器30泄漏的问题。
然后,在到达用户目的地等时,通过用户(或服务人员)来进行将倒伏状态下的推动构件91转动后进入竖立状态的操作。这种操作是开关罩盖90在被打开的状态(遮挡件40、41仍是关闭状态)下来进行的。然后,在使得推动构件91竖起之后,只要关闭开关罩盖90就可以使得遮挡件40、41被打开,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30来被供给到空的显影装置5里,显影装置5就进入能够使用的状态了。
这里,参照图15~图17等,线圈状构件45被保持在作为以旋转中心为轴心的轴构件即中空构件46上,构成与中空构件46一起以转动中心为中心旋转的线圈状搅拌构件44。即,线圈状搅拌构件44是由线圈状构件45和中空构件46构成的搅拌构件,与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一起来搅拌被收纳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内部的调色剂。另外,在图17中,简单起见,省略了第2搅拌构件33B的图示。
第1搅拌构件33A是由与线圈状构件45接触而使线圈状构件45(线圈状搅拌构件44)旋转的作为抵接部的刚体部33b,和设置在刚体部33b上的可挠性构件33a构成的搅拌器。另外,第1搅拌构件33A(及第2搅拌构件33B)的可挠性构件33a具有即使与线圈状搅拌构件44接触而挠曲也不会损伤线圈状搅拌构件44程度的挠性,同时还具有能够搅拌调色剂收纳部32内的调色剂程度的硬度。
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中空构件46(轴构件)在内部横跨轴方向(图15中的左右方向,即图17的纸面垂直方向)上形成中空部46a,同时还在轴方向一端侧和轴方向另一端侧分别形成被支承部46b、46c。
详细来说就是,中空构件46由树脂材料形成。两端的被承受部46b、46c均形成为比中空构件46的主体部(即卷装有线圈状构件45的部分)的外径要大的外径。中空部46a被形成为从中空构件46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是贯通的。被支承部46b、46c在组装线圈状搅拌构件44、贯通轴构件47时使用。
另外,中空部46a只要是后述的贯通轴构件47能够插通的构件即可,不一定非得该中空的空间在周方向上是被封闭的空间(两端以外没有开口)。
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线圈状构件45在其两端形成的小直径线圈部45e(其内径形成为与中空构件46的外径大致相等)嵌合在中空构件46上,以覆盖中空构件46的方式保持在中空构件46上。
线圈状构件45与中空构件46一起沿图17的反时针方向旋转,作为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主体部发挥作用。线圈状搅拌构件44(线圈状构件45)用于搅拌通过第1搅拌构件33A不能充分搅拌的调色剂收纳部31的区域(是设置有用于使第1、第2转动部件42、43连动而转动的贯通轴构件47的区域)。即,若不设置线圈状搅拌构件44,仅用第1搅拌构件33A来搅拌调色剂收纳部31内时,第1搅拌构件33A会与贯通轴构件47接触,并在比调色剂收纳部31内的贯通轴构件47更为里侧(以第1搅拌构件33A的位置为基准时的里侧)中形成通过第1搅拌构件33A不能被充分搅拌的闭死空间。然后,滞留在该闭死空间内的调色剂不久会凝聚,从而产生调色剂补给不良等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形成这样的闭死空间,而是通过线圈状搅拌构件44来充分地搅拌调色剂,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中就不容易发生调色剂凝集的不良情况。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轴部件47插入贯通在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中空部件46的中空部46a中。然后,贯通轴部件47和线圈状搅拌构件44(中空部件46)的构成是不是一体地旋转的。
具体来说就是,贯通轴构件47的轴截面为圆形,中空构件46的中空部46a的孔截面是成为比该轴直径稍大的孔径的圆形。通过这样的构成,就能够与搅拌调色剂收纳部31内的调色剂的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旋转无关地来进行用于与第1、第2转动部件42、43(第1、第2遮挡件40、41以及第1、第2开关遮挡件63、73)联动并使其转动的贯通轴部件47的转动(是伴随着杠杆39的手动操作的转动)了。
然后,线圈状构件45(线圈状搅拌构件44)通过线圈状构件45与第1搅拌构件33A(刚体部33b)的接触受到动力,就被旋转了。
具体地说,当来自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驱动被输入到设置在第1搅拌构件33A的轴方向端部的联轴器33c(参照图17)里时,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分别在图17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第1搅拌构件33A的刚体部33b与线圈状构件45(45a~45d)碰撞冲突。然后,线圈状构件45(45a~45d)因该碰撞而弹性变形,并通过要恢复原来的形状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作用于图17的白色箭头方向上的力),线圈状搅拌构件44(线圈状构件45)向图17的反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来搅拌调色剂。由于第1搅拌构件33A的刚体部33b在第1搅拌构件33A旋转1次期间与线圈状构件45(45a~45d)碰撞2次,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旋转速度变得比较慢,第1搅拌构件33A的旋转负荷也不会变得过大。
如此,不是通过齿轮驱动等来旋转驱动线圈状搅拌构件44,而是通过与第1搅拌构件33A的接触来旋转驱动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构成,在调色剂容器30中,能够简化整体的驱动机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将贯通轴构件47设置在离开第1搅拌构件33A的轴部的位置里,因为能够防止因此而在在调色剂收纳部31内形成调色剂的闭死空间的问题,所以就能够比较自由地设定第1、第2遮挡件40、41(以及第1、第2开关遮挡件63、73)的开闭机构的设置位置。因此,就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在贯通轴构件47被中空构件46完全覆盖的构成中,被设置为贯通调色剂收纳部31内的贯通轴构件47也不会被调色剂沾污。
这里,如图15~图17等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状构件45设置有在轴方向(沿旋转中心的方向,是图15、图17的左右方向,与″宽度方向″同义)上被分割成多个的分割线圈部45a~45d。
然后,如图17等所示,多个的分割线圈部45a~45d的各自的线圈中心相对于旋转中心(中空构件46的轴心)是以偏心的方式来形成的。另外,如图17等所示,多个的分割线圈部45a~45d在沿轴方向看时,是以多个的线圈中心围绕旋转中心的方式来形成的。
在将线圈状构件相对于中空构件的外周面是不同心圆状地偏心而是在轴方向上均匀地形成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与第1搅拌构件33A碰撞的线圈状构件的轴方向中央部弯曲而埋入调色剂收纳部31内的调色剂中变成旋转停止的状态(或不顺畅地旋转的状态)的问题等。换句话说就是,线圈状构件的一部分成为变形的状态,并因旋转停止等而产生搅拌不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在各自不同的方向上偏心的分割线圈部45a~45d,所以就难以产生这样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和第1搅拌构件33A(刚体部33b)碰撞的是4个分割线圈部45a~45d中的任意一个,所以就能够降低碰撞引起的负荷。
在此,参照图15,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的内部设置有支承部59a、59b,其通过轴方向一端侧和轴方向另一端侧来分别承受中空构件46的被支承部46b、46c,并形成为能够保持线圈状搅拌构件44。
然后,贯通轴构件47被形成为,在线圈状搅拌构件44被保持在支承部59a、59b里的状态下,可以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经由贯通孔部59d插入贯通到中空构件46的中空部46a里,并且保持线圈状搅拌构件44。
详细来说就是,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如图9、图15所示,可以分割成上壳体58和下壳体59。下壳体59是底部和围住四周的侧壁(59e、59f)一体地形成的大致箱状的构件,以覆盖其上方的开口部的方式,将上壳体58嵌合到图9、图15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上。在下壳体59中设置有支承部59a、59b和贯通孔部59c、59d。
更具体的是,支承部59a、59b在分别位于下壳体59的轴方向两端的2个侧壁59e、59f的内侧形成为朝向上方的凹状。支承部59a、59b的截面形成为大致的圆弧状。
另外,参照图15,贯通孔部59c、59d在分别位于轴方向两端的2个侧壁59e、59f中,在比支承部59a、59b更高的位置(上方的位置),以从内侧贯通到外侧的方式来分别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部59c、59d是轴承的孔部,间接地形成在侧壁59e、59f中,但也可以直接在侧壁59e、59f中形成贯通孔部。另外,为了防止调色剂从贯通孔部59c、59d和贯通轴构件47之间的间隙漏出的不良情况,优选在贯通孔部59c、59d设置G密封件、V圈等的密封件。
另外,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轴方向的长度比2个侧壁59e、59f的内侧的轴方向的距离要短。更进一步地,贯通轴构件47的轴方向的长度比2个侧壁59e、59f的外侧的轴方向的距离要长。
然后,在制造调色剂容器30的工序中,线圈状搅拌构件44是在上壳体58被卸除的状态下,以中空构件46的被支承部46b、46c载置并嵌合到下壳体59的支承部59a、59b上的方式,来从上方相对于下壳体59安装的。
然后,贯通轴构件47以插入贯通到被安装在下壳体59中的状态下的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中空部46a里的方式,通过2个侧壁59e、59f中的一方的贯通孔部来从外侧进行安装,并以分别贯通2个侧壁59e、59f的贯通孔部59c、59d的状态来被保持在下壳体59中。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30中,在线圈状搅拌构件44被保持在支承部59a、59b里的状态下,可以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经由贯通孔部59d插入贯通到中空构件46的中空部46a里,同时还以保持线圈状搅拌构件44的方式来设置贯通轴构件47。
因此,即使是在形成为大致箱状的调色剂容器30的内部,将线圈状搅拌构件44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构成,在组装调色剂容器30的制造工序中,也不容易产生组装花费功夫的问题,或产生组装不良的问题,因而就提高了调色剂容器30的组装性。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状搅拌构件44中,由于设置有线圈状构件45,在没有设置中空构件46和支承部59a、59b的情况下,以将贯通轴构件47从容器外插入贯通线圈状构件45的内部(线圈内侧)的方式来组装时,操作者就必须在用手支承线圈状构件45的状态下来将贯通轴构件47插入贯通到线圈内,从而就不能无视贯通轴构件47会卡挂到线圈状构件45上的这种不良情况了。更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线圈状构件45的线圈中心是由向四方偏心的多个的分割线圈部45a~45d构成的,在没有设置中空构件46的情况下对贯通轴构件47进行插入贯通时,就更容易卡挂到分割线圈部45a~45d上。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得贯通轴构件47插入贯通到线圈状搅拌构件44(线圈状构件45)的内部的一系列的动作中,由于贯通轴构件47在中空构件46内移动,因此就不会发生卡挂在线圈状构件45上那样的情况。因此,就提高了调色剂容器30的组装性。
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粉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中,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特征性的构成和动作。
如前面使用图9等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中,设置有以旋转轴33c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33a。该可挠性构件33a与刚体部33b一起构成搅拌构件33A、33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色剂收纳部31里设置有2个可挠性构件33a(搅拌构件33A、33B)。
另外,2个搅拌构件33A、33B的整体的大小、设置位置以及梳齿状前端部的齿数等不同,但均由可挠性构件33a和刚体部33b等构成,由于其大致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就适当地省略某一方的说明。
如图18、图19所示,可挠性构件33a是由1片薄板状的迈拉(聚酯薄膜)等形成的,其短边方向的中央部被2块板状的刚体部33b夹着并接合,来构成搅拌构件33A、33B。刚性部33b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为旋转轴33c,以该旋转轴33c为中心,可挠性构件33a(搅拌构件33A、33B)旋转。
这里,在可挠性构件33a中设置有能够在调色剂收纳部31(调色剂容器30)的内壁面(壳体59的内壁面,以下适当地赋予符号59)上滑动接触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可挠性构件33a中,设置有4个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和1个非梳齿状前端部335(不是梳齿状的前端部)。然后,这些前端部331~335作为搅拌构件33A中的可挠性构件33a的自由端来搅拌调色剂。
4个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分别是多个的齿夹着切口在旋转轴方向上排列后形成的。详细来说就是,在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中形成有3个齿331a~331c,在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中形成有3个齿332a~332c,在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中形成有2个齿333a、333b,在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中形成有3个齿334a~334c。
然后,参照图20,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在不与内壁面(壳体59)抵接的状态下,从邻接的齿和齿相连的齿根部N(成为切口的终端的部分)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A要大于内壁面中从距离旋转轴33c最短的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H1、H2(A>H1、A>H2)。另外,在图20中,为了清楚地图示可挠性构件33a不与内壁面(壳体59)抵接的状态,所示的是在调色剂容器30中不与内壁面(壳体59)干涉的假想的状态。
详细来说就是,还是参照图19,在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中,从右方的齿331a与中央的齿331b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1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1>H),从中央的齿331b与左方的齿331c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2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2>H)。同样,在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中,从右方的齿332a与中央的齿332b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3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3>H),从中央的齿332b与左方的齿332c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4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4>H)。另外,在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中,从右方的齿333a与左方的齿332b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5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5>H)。另外,在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中,从右方的齿334a与中央的齿334b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6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6>H),从中央的齿334b与左方的齿334c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7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7>H)。
即,无论从哪一个的齿根部N开始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1~A7,都比从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的距离H长(A1~A7>H)。
通过这样的构成,调色剂收纳部31内的调色剂就通过可挠性构件33a(搅拌构件33A、33B)来被充分搅拌了。
详细来说就是,作为比较例,如图21(B)所示的搅拌构件133,形成在可挠性构件133a里的多个切口的长度较长(从齿根部N到旋转轴133c的距离较短),梳齿状前端部中的多个齿的齿高(径向的长度)较长的可挠性构件133a与容器的内壁面59滑动接触时会较大地挠曲,梳齿状前端部中的多个的齿会不同地挠曲。因此,在梳齿状前端部中的齿和齿之间就形成了较大的间隙S,调色剂从该间隙S穿过,就会产生容器内的调色剂未被可挠性构件133a充分搅拌的不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容器内的调色剂就会凝聚,有时会产生调色剂的补给不良、异常图像等。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如图21(A)所示,由于形成在可挠性构件33a中的多个切口的长度较短(从齿底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较长),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中的多个齿的齿高(径向的长度)较短,所以即使可挠性构件33a与容器的内壁面59滑动接触而大幅挠曲,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中的多个的齿也难以凌乱地挠曲。因此,就不易发生因在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中的齿和齿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而导致调色剂漏出的不良情况,容器内的调色剂就通过可挠性构件33a被充分搅拌了。
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挠性构件不同,当其前端部(自由端)没有形成为大致梳齿状的时候,那样的可挠性构件在与容器的内壁面59滑动接触而大幅挠曲后,由于和内壁面59的接触被解除之后其挠曲也被解除,就会因其反动而产生较大的声音(噪音)。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挠性构件33a的前端部(自由端)因为是形成为大致梳齿状的梳齿状前端部333~334,在与内壁面59的接触被解除而解除挠曲时的反动(力)会被分散,所以就减轻了这种噪音的产生。
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可挠性构件33a(搅拌构件33A、33B)在梳齿状前端部331~334没有与内壁面59抵接的状态下,相邻的齿与齿之间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是不同的。
详细来说就是,参照图19,在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中,右方的齿331a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1比中央的齿331b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2要短,左方的齿331c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3为最长(B1<B2<B3)。同样,在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中,右方的齿332a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4比中央的齿332b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5要短,左方的齿332c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6为最长(B4<B5<B6)。另外,在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中,从右方的齿333a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7比从左方的齿333b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8要长(B7>B8)。另外,在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中,从右方的齿334a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9比从中央的齿334b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10要短,从左方的齿334c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11为最长(B9<B10<B11)。
如此,在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中,通过以各相邻的齿和齿之间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为不同的方式来形成,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为相等地来形成的情况相比,因为相对于构成梳齿状前端部333~334的多个的齿能够使得与内壁面59的接触被解除而解除了挠曲时的时机分散,所以就进一步减轻了噪音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等所示,可挠性构件33a是以从旋转轴33c开始在不同的多个的径向里分别延伸的方式来形成的。
详细来说就是,可挠性构件33a是夹着旋转轴33c而在旋转方向上错开180度的2个方向上分别形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第1、第2搅拌构件33A、33B是夹着旋转轴33c在旋转方向上错开180度的2个方向上,以可挠性构件33a分别延伸的方式来形成的。然后,在一方的径向上配置有第1、第2梳齿状前端部331、332,在另一方的径向上配置有第3、第4梳齿状前端部333、334。
这样,通过在多个方向上设置可挠性构件(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因为在搅拌构件33A、33B旋转1周的期间里能够多次地搅拌容器内的调色剂,所以就能够有效地防止调色剂的凝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对于多个径向的每一个,是在旋转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并以在该多个的径向之中相邻的径向上各自形成的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不位于旋转轴方向上的相同范围里的方式来交替地配置的。
详细来说就是,如图19所示,从左方开始依次是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在一方的径向(图19的下方),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在另一方的径向(图19的上方),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在一方的径向(图19的下方),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在另一方的径向(图19的上方)上的图19的上下方向上交替地形成。
这样,通过在不同的径向上交替地设置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与将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全部设置在同一径向里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搅拌构件33A、33B旋转1周的期间所受到的负荷变动。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以各自在多个的齿中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都为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
详细来说就是,如前面使用图19说明的那样,在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中B1≠B2≠B3的关系成立,在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中B4≠B5≠B6的关系成立,在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中B7≠B8的关系成立,在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中B9≠B10≠B11的关系成立。
通过这样的构成,与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为相等的齿有多个的情况相比,因为相对于构成梳齿状前端部333~334的多个的齿能够使得与内壁面59的接触被解除而解除了挠曲时的时机都分散,所以就进一步减轻了噪音的产生。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在多个的径向中的相同的径向上,是以多个的齿中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的平均值互为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
详细来说就是,如使用图19所说明的那样,在一方的径向中,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的多个的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的平均值(B1+B2+B3)/3和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的多个的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c的距离的平均值(B4+B5+B6)/3是不同的。也就是说,(B1+B2+B3)/3≠(B4+B5+B6)/3的关系成立。
同样,在另一方的径向上,从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的多个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的平均值(B7+B8)/2与从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的多个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的平均值(B9+B10+B11)/3是不同的。即,(B7+B8)/2≠(B9+B10+B11)/3的关系成立。
通过这样的构成,与在相同的径向上以多个的齿中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的平均值为相等的方式来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分散被设置在相同径向上的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从内壁面59解除接触而使得挠曲解除时的时机,所以及进一步减轻了噪音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3个以上齿的第1、第2、第4梳齿状前端部331、332、334在不与内壁面59抵接的状态下,是以邻接的齿和齿之间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为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
详细来说就是,如前面使用图19说明的那样,在第1梳齿状前端部331中A1≠A2的关系成立,在第2梳齿状前端部332中A3≠A4的关系成立,在第4梳齿状前端部334中A6≠A7的关系成立。
通过这样的构成,与以邻接的齿和齿中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的距离A为相等的方式来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以到齿顶部M的距离B为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多个齿中的齿和齿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调色剂从齿和齿之间的间隙的漏出。
这里,如前面使用图9、图18等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中,设置有将被收纳在其内部的调色剂在沿着旋转轴方向的规定的输送方向上输送的补给螺杆34(输送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可挠性构件33a的位置关系中,排出口36被配置在以图19的虚线W所示的旋转轴方向的位置里。然后,补给螺杆34通过调整在其轴部以螺旋状地卷装的螺杆部的卷绕方向,在从图19的左侧朝向虚线W来输送调色剂的同时,从图19的右侧向虚线W输送调色剂。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以各自在多个的齿中的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沿着从补给螺杆34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减小的方式来形成。
详细来说就是,参照图19,相对于虚线W被设置在左方的第1、第2、第4梳齿状前端部331、332、334分别从左方向右方以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为逐渐减小的方式来形成的。即,是以B3>B2>B1、B6>B5>B4、B11>B10>B9的关系为分别成立的方式来构成的。
另一方面,相对于虚线W被设置在右方的第3梳齿状前端部333从右方向左方是以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为逐渐减小的方式来形成的。即,是以B7>B8的关系为分别成立的方式来构成的。
由于调色剂在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为逐渐减小的方向上容易流动,因此通过这样的构成,就促进了上述补给螺杆34对调色剂的输送。
<变形例>
图22所示是作为变形例的搅拌构件33A、33B的示意图。
如图22(A)所示,也可以从旋转轴33c开始以仅在1个径向上延伸的方式来形成可挠性构件33a。
另外,如图22(B)所示,也可以从旋转轴33c开始以在3个径向上延伸的方式来形成可挠性构件33a。更进一步地,还可以从旋转轴33c开始以在4个以上的径向上延伸的方式来形成可挠性构件33a。
然后,即使像这样地来构成可挠性构件33a,也能够得到与下面叙述的本实施方式为基本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是在以旋转轴33c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33a上,设置有可以和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的内壁面59滑动接触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然后,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331~334在不与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是以从邻接的齿和齿相连的齿根部N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A要大于内壁面59中从距离旋转轴33c为最短的最短部R到旋转轴33c为止的距离H1、H2的方式来形成的。
由此,就能够通过可挠性构件33a来充分地搅拌容器内的调色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对于感光体鼓1(图像载体)、带电辊4(充电装置)、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和废调色剂输送构件6一体化了的处理卡盒10的情况来适用本发明的。然而,本发明的适用不限于此,这些装置1、2、4~6即使作为以各自单独地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来拆卸的单元而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然后,即使是那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还有,在本申请中,“处理卡盒”的定义是使得图像载体带电的充电装置、对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和对图像载体上进行清洁的清洁部中的至少一个和图像载体一体化后,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被设置为可以装卸的装卸构件(装卸单元)。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对设置在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里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来适用本发明,但对于设置在彩色的图像形成装置里的调色剂容器(粉体收纳容器)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对通过处理卡盒10来间接地可拆卸地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适用了本发明,但对不借助处理卡盒10来直接地可拆卸地设置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调色剂容器(粉体收纳容器)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本发明适用于对收容有调色剂(1成分显影剂)的1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5进行调色剂补给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但对于收容有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2成分显影剂的2成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进行调色剂补给的调色剂容器(粉体收纳容器),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对收容或回收作为粉体的调色剂(1组分显影剂)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来适用本发明的,但对收容或回收作为粉体的双成分显影剂(调色剂和载体混合的显影剂)的粉体收纳容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显影装置是双成分显影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适用于调色剂收纳构件31和废调色剂回收构件32为一体化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但本发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仅由调色剂收纳构件(粉体收纳构件)构成的粉体收纳容器。
然后,即使是那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适用本发明的粉体收纳容器,采用的是用于向显影装置5补给粉体即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收纳部31),但适用本发明的粉体收纳容器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收容作为粉体的调色剂并形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潜像显影后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5)。更进一步地,对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它粉体收纳容器(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清洁装置2和废调色剂回收部32等)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并且,即使是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粉体收纳容器,只要内部收容有粉体,对它们也都能够适用本发明。
然后,即使是那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中的齿的数量为2个或3个,但齿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特别是图18中的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的齿的数量与图19中的可挠性构件33a的梳齿状前端部的齿的数量不一致,虽然没有严密地图示本实施方式,但无论梳齿状前端部中的多个的齿的数量是多少,也起到上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搅拌构件33A、33B中设置有4个梳齿状前端部331~334,但梳齿状前端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1~3或5个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搅拌构件33A、33B中,是在一方的径向上设置2个梳齿状前端部331、332,在另一方的径向上也设置2个梳齿状前端部333、334,但各个径向上的梳齿状前端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别为1个、或者3个以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搅拌构件33A、33B中的多个的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是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的方式来构成的,但也可以以多个的齿的齿顶部M到旋转轴33c的距离B是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凌乱地增减的方式来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梳齿状前端部331~334的齿顶部M分别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形成为大致水平,但梳齿状前端部的齿顶部也可以分别相对于旋转轴方向来倾斜地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线圈状搅拌构件44,并将本发明适用于设置有2个搅拌构件33A、33B的调色剂容器30(粉体收纳容器)。相对于此,即使对于未设置线圈状搅拌构件的粉体收纳容器、或设置有1个或3个以上的搅拌构件的粉体收纳容器,也当然能够适用本发明。
然后,即使是那样的情况,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还有,本发明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本实施方式教导之外,明显地是可以适当变更本实施方式的。另外,所述构成构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也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在实施本发明的时候能够选用适宜的数量、位置、形状等。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等中,″粉体收纳容器″主要是搅拌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利用的粉体或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利用的粉体的装置。因此,″粉体收纳容器″中包括了搅拌新的调色剂或载体的装置、搅拌使用过的调色剂或载体的装置。
此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是指与将粉体收纳容器安装到处理卡盒上的方向为正交的方向。在粉体收纳容器中有长边和短边,″宽度方向″也是粉体收纳容器的长度方向。另外,″宽度方向″与旋转体的轴的延伸方向为相同的方向。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一端侧″是以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来分开,一方为一端侧,另一方为另一端侧时的一端侧。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另一端侧″是以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来分开,一方为一端侧,另一方为另一端侧时的另一端侧。

Claims (9)

1.一种具有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可挠性构件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挠性构件具备能够与所述粉体收纳容器的内壁面滑动接触的梳齿状前端部,并且,
所述可挠性构件的所述梳齿状前端部被形成为,在不与所述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从相邻的齿和齿连接的齿根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比所述内壁面上从离开所述旋转轴的距离为最短的最短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要长,
其中所述可挠性构件被形成为,从所述旋转轴开始分别在不同的多个径向上延伸,
并且其中所述可挠性构件在每个所述多个径向上,所述梳齿状前端部在旋转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在所述多个径向之中的相邻的径向上各自形成的多个的所述梳齿状前端部被交替地配置为不位于旋转轴方向上的相同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齿状前端部被形成为,在不与所述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从相邻的齿和齿中的各自的齿顶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是不同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分别被形成为,从多个齿中的各自的齿顶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都是不同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收容在所述粉体收纳容器内的粉体沿旋转轴方向在规定的输送方向上输送的输送构件,
所述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分别形成为:从多个齿中的各自的齿顶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是沿着从所述规定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减小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的梳齿状前端部被形成为,在所述多个径向之中的相同径向上,从多个齿中的各自的齿顶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的平均值是互不相同的。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梳齿状前端部具有至少3个以上的齿,在不与所述内壁面抵接的状态下,从相邻的齿和齿中的所述齿底部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是不同的。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体收纳容器是收容粉体即调色剂并对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或用于朝着所述显影装置来补给作为粉体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的某一个。
8.一种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被设置为能够装卸的处理卡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
CN201910369407.4A 2018-05-25 2019-05-05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5315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0460 2018-05-25
JP2018100460A JP7061285B2 (ja) 2018-05-25 2018-05-25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596A CN110531596A (zh) 2019-12-03
CN110531596B true CN110531596B (zh) 2022-06-17

Family

ID=6861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9407.4A Active CN110531596B (zh) 2018-05-25 2019-05-05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7743B2 (zh)
JP (1) JP7061285B2 (zh)
CN (1) CN1105315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0106B2 (ja) * 2018-11-27 2022-1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1634059S (zh) * 2018-12-11 2020-06-08
USD952030S1 (en) * 2019-10-23 2022-05-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JP2021081634A (ja) 2019-11-21 2021-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281123B2 (en) 2019-11-21 2022-03-22 Ricoh Company, Ltd. Rotator,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552243B2 (ja) 2020-10-16 2024-09-1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崩し装置、粉体収容装置、粉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粉体利用装置
KR20220170256A (ko) * 2021-06-22 2022-12-2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현상제 배출량을 규제하는 구조를 갖는 현상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8548A (ja) * 1991-09-30 1993-04-09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装置の現像装置
JP2000293024A (ja) * 1999-04-06 2000-10-20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US6526245B1 (en) * 2000-08-29 2003-02-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76615A (ja) * 2005-03-30 2006-10-12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供給装置
JP2007183519A (ja) 2006-01-10 2007-07-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527A (ja) 2006-01-27 2007-08-09 Kyocera Mita Corp 撹拌搬送体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
US7796925B2 (en) * 2006-01-31 2010-09-14 Oki Data Corporation Developer holder,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61625B2 (ja) * 2006-02-20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攪拌部材
JP2007298908A (ja) * 2006-05-08 2007-11-15 Fuji Xerox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
JP2007304281A (ja) * 2006-05-10 2007-11-22 Fuji Xerox Co Ltd 粉体供給器、粉体供給器への粉体充填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67689B2 (ja) 2007-05-02 2013-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4595959B2 (ja) 2007-05-07 2010-1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55735B2 (ja) * 2007-05-31 2009-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03195B2 (en) * 2007-12-20 2012-01-2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gitating unit, toner hopp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33566B2 (ja) 2007-12-20 2013-07-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ホッパ、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92958A (ja) * 2008-02-15 2009-08-27 Sharp Corp トナーボトル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2754A (ja) 2008-07-29 2010-02-12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供給容器
JP4623173B2 (ja) * 2008-09-05 2011-0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6991A (ja) 2008-10-16 2010-04-30 Fuji Xerox Co Ltd 粉体供給部材、粉体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260178B2 (en) * 2009-07-08 2012-09-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on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49187B2 (ja) 2010-11-11 2012-0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体
JP4998651B1 (ja) 2012-03-27 2012-08-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1658B2 (ja) * 2013-09-10 2015-09-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27996A (ja) * 2014-06-02 2015-1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7707B2 (ja) 2015-12-09 2020-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01731B2 (ja) 2016-01-12 2019-11-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58320B2 (ja) 2016-07-29 2019-08-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868B2 (ja) 2016-08-30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10228050B2 (en) 2016-10-26 2019-03-12 Ricoh Company, Ltd. Cam device, fixing devic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23828B2 (ja) 2017-02-03 2021-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移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48588B2 (ja) 2017-05-11 2021-10-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9254514B (zh) 2017-07-14 2021-08-20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013907B2 (ja) * 2018-02-06 2022-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機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27743B2 (en) 2020-04-21
JP7061285B2 (ja) 2022-04-28
JP2019204043A (ja) 2019-11-28
CN110531596A (zh) 2019-12-03
US20190361374A1 (en)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1596B (zh)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09B (zh)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28129B (zh)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90106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06856B2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509342B2 (en) Powd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chanical device
US10606188B2 (en) Powd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88614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324157B1 (en) Developer recovery container
JP5590733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99532A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69696A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8000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020B2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514444B2 (ja) 回転部材、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55148B2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96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3731B2 (ja) 回転式現像装置
CN116997865A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341635A (ja) 粉体収納容器
JP6186317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10636A (ja) 現像装置
JP2012047784A (ja) トナーホッパ、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04832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