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7262B -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47262B CN110447262B CN201780088627.9A CN201780088627A CN110447262B CN 110447262 B CN110447262 B CN 110447262B CN 201780088627 A CN201780088627 A CN 201780088627A CN 110447262 B CN110447262 B CN 1104472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u
- retransmission
- sdu
- sdus
- us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2100026679 Carboxypeptidase Q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166333 Homo sapiens CPQ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13 priorit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7 poly(lactic aci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的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方法,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该方法包括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PDU)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用于在新无线电(NR)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中重新打包PDU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新无线电(NR)是将与长期演进(LTE)一起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版本14的研究项目构成5G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名称。在5G系统中,LTE和NR将连接到被称为下一代核心网络CN(NGCN)的新的CN。
5G NR可在1GHz至大约100GHz操作并且载波带宽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例如,10MHz至1GHz,这具体取决于潜在NR载波的可用性和定义。当用户设备UE接收到用于上行链路(UL)传输的授权时,媒体访问控制(MAC)层将首先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
换句话说,当UE MAC实体在接收到上行链路授权时发送数据时,MAC实体将在执行新的传输时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LCP)。当UE MAC实体接收到新的上行链路授权时,MAC实体将按照由LCP过程确定的优先级顺序向逻辑信道分配资源。某些逻辑信道在一些参数集/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上比其它逻辑信道更好地提供。
例如,为了获得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的严格延迟要求,应当向对应的逻辑信道提供短的参数集/TTI时长。LCP过程考虑逻辑信道到一个或多个参数集/TTI时长的映射而设置用于相关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单个授权携带一个TTI时长。然而,下一次,另一个授权可以携带另一个不同的TTI时长。根据最新的3GPP协议,单个逻辑信道可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参数集/TTI时长。可以经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重新配置来重新配置逻辑信道到参数集/TTI长度映射。
一个参数集对应于频域中的一个子载波间隔。通过将基本子载波间隔即15kHz缩放2N,其中,N是非负整数。一个TTI时长对应于时域中的多个连续符号。当使用不同数量的符号(例如,对应于迷你时隙、一个时隙或若干时隙)时,可以定义不同的TTI时长。一个参数集和一个TTI时长的组合明确地定义了如何在物理层和MAC层上进行传输。
图1示出了具有多个TTI时长的NR小区中的gNB(即,NR的eNB/基站)调度器的示例。在该示例中,物理资源被分割成若干个区,其中,每个区被分配某一TTI时长。该示例示出了用于第一TTI时长的资源区(TTI_时长_1)、用于第二TTI时长的资源区(TTI_时长_2)、以及用于第三TTI时长的资源区(TTI_时长_3)。
对于每个区,基于其分配的TTI时长,确定调度间隔。在小区级别的调度间隔将是所有所配置的TTI时长的最小值。在每个调度间隔期间,调度器根据逻辑信道与和该UE相关联的TTI时长之间的映射规则向每个UE分配资源。所分配的资源/与某一TTI时长相关联的授权根据对应的资源区而获得。
因此,有时调度器可能无法按照预期向某一UE提供资源,因为没有与该UE请求的TTI时长相关联的空闲源。应避免具有延迟敏感业务的UE在长的TTI时长上发送,因为很快就可以分配具有更短的TTI时长的授权。对于智能实现,调度器可能够提前向UE提醒/信令发送这些信息。例如,该信令可以在下行链路(DL)中在MAC控制元素中、或由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或诸如L1/L2控制信令的其它信令携带。
在NR中,UE MAC实体建立MAC分组数据单元(PDU),MAC分组数据单元(PDU)包括来自具有与所接收的授权匹配的参数集和TTI时长的逻辑信道的数据。来自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相应的MAC服务数据单元MAC SDU,其被打包以构成MAC PDU。然后,MAC PDU被发送到接收机,接收机可以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实体。HARQ传输可能发送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HARQ重传来恢复故障。
在LTE中,上行链路HARQ只支持同步操作,这意味着HARQ传输使用可根据传输时间(SFN和子帧号)进行推断的特殊进程。重传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即,HARQ往返时间HARQ RTT)来调度。
上行链路HARQ还支持两个不同的操作模式:自适应和非自适应。在自适应模式下,每个重传可以在上行链路授权中使用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及资源块(RB)分配。在非自适应模式下,每个重传在上行链路授权中均使用相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及资源块(RB)分配。
在NR中,预期上行链路HARQ将支持非自适应模式和自适应模式两者。在后一种情况下,网络在初始传输时可以分配与用于重传的不同参数集/TTI时长相关联的不同上行链路授权。如先前所提及的,初始发送的数据单元是基于由UE执行的LCP过程而建立的。网络可能没有准确地知道该传输中包括哪些逻辑信道。当没有按时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时尤其如此。由UE在MAC控制元素中发送的BSR报告用于每个逻辑信道群组的缓冲状态(例如,缓冲器大小和优先级)。
作为基准,可以假定网络将尝试给出与用于原始传输的相同的上行链路授权(例如,在大小和参数集/TTI时长方面)。然而,可能存在不是这种情况的状况,因为在重传发生时可能没有与原始TTI时长相关联的可用资源。例如,在高负载状况下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网络可以在不同的TTI长度上比在原始TTI长度上快得多地给予授权,或者它可以在原始TTI长度上给予较小的授权而稍后在原始TTI长度上给予另一个授权。
考虑到每个逻辑信道或SDU是用某些参数集/TTI时长(一个或多于一个)而映射的,这意味着UE应仅使用与映射到在最初发送的MAC PDU中包括的所有逻辑信道的参数集/TTI时长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授权。然后,对于HARQ重传,如果由上行链路授权指示的参数集/TTI时长没有被映射到在初始传输中包括的逻辑信道中的一个,则自然选项是UE应忽略该上行链路授权。究其原因在于如果该授权是在不适合的参数集/TTI时长上,则UE可能破坏具有延迟关键要求的服务的QoS。
这在图2中示出。这示出了初始MAC PDU,其包括MAC报头21,第一SDU 22、第二SDU23和第三SDU 24。第一SDU 22涉及来自第一逻辑信道LCH1(具有0.25ms的TTI间隔)的数据。第二SDU 23涉及来自第二逻辑信道LCH2(也具有0.25ms的TTI间隔)的数据。第三SDU24涉及来自第三逻辑信道LCH3(具有0.25ms,0.5ms的TTI间隔)的数据。LCH3示出了第一和第二TTI时长,根据3GPP,每个LCP可被映射到多于一个的TTI时长。这意味着可以允许用于LCH3的0.25ms或0.5ms TTI时长中的任何一个以发送数据。对于每个授权,它将只携带其中一个。
从每个相应的逻辑信道LCH1、LCH2、LCH3的相应的SDU队列26、27、28获得对应于逻辑信道的数据。
该初始MAC PDU与具有0.25ms的TTI时长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并且因此该MACPDU适合于上行链路传输,因为该0.25ms的TTI时长与第一SDU 22、第二SDU 23和第三SDU24中的每一个的TTI时长匹配。
然而,在图2的示例中,如果在稍后时间的重传(例如,HARQ重传)包括具有0.5ms的TTI时长的上行链路授权,如果在该重传中发送与上述相同的PDU,则这可导致第一逻辑信道LCH1(SDU 22)和第二逻辑信道LCH 2(SDU 23)没有用上行链路授权的0.5msTTI时长来映射(即,因为它们需要0.25ms的TTI时长),而这可能破坏QoS。
结果,如果UE忽略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即为了避免上述QoS的破坏,则这可能导致以下负面影响。
首先,由于授权被丢弃,因此存在无线电资源的浪费。
其次,当g/eNB尝试接收针对被丢弃的授权的数据时,对于g/eNB,存在能量消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或减少在上面提及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的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方法,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该方法包括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用户设备,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用户设备适于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用户设备适于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节点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DU的PDU。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该方法包括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网络节点适于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DU的PDU。网络节点适于接收指示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网络节点适于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为了例如更清楚地示出如何实施实施例,现在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以下附图,其中:
图1示出支持多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的调度器的示例;
图2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PDU传输和重传的示例;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示例;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PDU传输和重传的示例;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PDU传输的另一个示例;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方法的示例;
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例;
图8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阐述具体细节,诸如出于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的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这些具体细节之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例。在某些情况下省略了对公知的方法、节点、接口、电路和设备的详细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描述模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描述的功能可以使用硬件电路(例如,互连以执行专用功能的模拟和/或离散逻辑门、ASIC、PLA等)和/或使用与一个或多个数字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相结合的软件程序和数据在一个或多个节点中实现。使用空中接口进行通信的节点也具有适合的无线电通信电路。此外,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将该技术完全具体化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诸如包含将会使得处理器执行本文描述的技术的一组适当的计算机指令的固态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硬件实现可以包括或包含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精简指令集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硬件(例如、数字或模拟)电路、以及(在适当的情况下)能够执行这种功能的状态机。
在计算机实现方面,计算机通常被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一个或多个处理模块或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并且术语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处理模块和控制器可互换使用。当由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处理模块或控制器提供时,功能可以由单个专用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处理模块或控制器来提供,由单个共享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处理模块或控制器来提供,或由多个单独的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处理模块或控制器来提供,其中一些可以是共享的或分布式的。此外,这些术语还指代能够执行这种功能和/或执行软件的其它硬件,诸如在上面列举的示例性硬件。
虽然在以下描述中使用了术语用户设备(UE),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UE”是包括任何移动设备、通信设备、IoT设备、M2M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设备或节点的非限制性术语,其配备有允许进行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无线电接口:在上行链路(UL)中发送信号以及在下行链路(DL)中接收和/或测量信号。本文的UE可以包括能够在一个或多个频率、载波频率、分量载波或频带中操作或至少执行测量的UE(在其一般意义上)。它可以是采用单或多无线电接入技术(RAT)或多标准模式操作的“UE”。除了“UE”之外,在以下描述中使用了通用术语“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应当理解,在由用户携带的意义上,这种设备可以是或可以不是“移动的”。相反,术语“终端设备”(以及在上面列出的替代的通用术语)包含能够与根据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标准操作的通信网络通信的任何设备,其中一个或多个移动通信标准诸如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UMTS、长期演进LTE、5G、新无线电等。UE可以包括在智能卡上或者直接在UE中例如实现为软件或实现为集成电路的通用用户标识模块(USIM)。本文描述的操作可以部分或完全在USIM中或在USIM以外实现。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UE,例如,UE MAC实体,其适于在接收到与不适合的参数集/TTI时长相关联的例如用于诸如HARQ重传的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时重新打包分组数据单元PDU,例如,NR中的MAC PDU。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在用户设备中的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授权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方法的示例,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
该方法包括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步骤301。
该方法包括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步骤303,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步骤305。
注意,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TTI时长与和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数据传输的时长相关。如此,本文使用的术语TTI时长是用作度量的传输时长,例如,数据传输跨越的OFDM符号的数量。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TTI时长是否适合可包括:比较SDU的用于传输的TTI时长是否与在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中分配的TTI时长匹配。
在另一个示例中,确定TTI时长是否适合包括:比较SDU的被映射用于传输的TTI时长是否对应于由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携带的TTI时长。
重新打包的步骤例如可以包括:提取包括不适合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TTI时长的TTI时长的任何SDU。
注意,可以将任何所提取的SDU根据它们的逻辑信道标识符ID添加回对应的SDU队列。
因此,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UE或MAC实体可适于通过提取与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参数集/TTI时长(例如,与重传相关)不匹配的MAC SDU,以及将所提取的SDU根据它们的逻辑信道标识符ID添加回对应的SDU队列来重新打包MAC PDU。以这种方式,上行链路授权然后剩下空闲比特。
在一个实施例中,UE或MAC实体具有用于使用完那些空闲比特(即,通过从PDU中提取任何不适合的SDU(逻辑信道)而创建)的各种选项,例如,三个选项:
1)根据一个选项,UE可以使用来自其它逻辑信道的数据(例如,其它SDU(如果可用))。然后,上行链路授权中的空闲比特可被视为单独的新的授权。UE MAC实体对其它逻辑信道(而不是被包括用于重传的逻辑信道)执行LCP过程。然后,MAC实体创建单独的MACPDU。应向网络NW通知此情况,以使得网络可以分别处理这两个MAC PDU。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在UE中的方法可以包括用具有匹配与重传相关的上行链路授权的TTI时长的TTI时长的SDU来替换所提取的SDU。
2)根据另一个选项,UE将填充比特插入到通过提取一个或多个SDU(逻辑信道)而创建的空闲比特中。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该方法包括用填充比特来替换所提取的SDU。
3)根据另一个选项,不在通过提取一个或多个SDU(逻辑信道)而创建的空闲比特中发送任何东西。
因此,在一个示例中,该方法包括不在由所提取的SDU构成的任何空闲比特中发送任何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确定UE MAC实体将采用哪个选项。在另一个示例中,在其它地方进行选择,例如由UE它自己进行选择。在这种示例中,在UE处执行的方法包括选择上述选项中的一个。在这种示例中,UE可以向网络通知它的选择。
注意,在替代实施例中,UE可被配置为使用特殊选项而无需进行选择。特殊选项可受网络控制。在这种实施例中,将要由UE执行的选项由网络选择。
根据一个实施例,对于所有上述选项,在授权中实际使用的比特或位置被信令发送到网络HARQ接收机实体,以使得软组合过程将只考虑实际重传的比特。对于在UE处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因此可以包括向接收机信令发送用于重传的PDU已被重新打包。
该信令可以包括标识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区域的信息。
该信令可以包括标识被视为用于来自一个或多个其它SDU的数据传送的新的上行链路授权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区域的信息。
服务(SDU)被映射到正确的参数集/TTI时长,以使得更好地满足其QoS要求。在一个示例中,具有延迟关键要求的服务将不被映射到长的TTI时长。
根据一些示例,UE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L2消息、或MAC-CE消息向网络进行信令发送。
图4示出了与图2类似的示例,其中,初始MAC PDU包括MAC报头21、第一SDU 22、第二SDU 23和第三SDU 24。第一SDU 22涉及来自第一逻辑信道LCH1(具有0.25ms的TTI间隔)的数据。第二SDU 23涉及来自第二逻辑信道LCH2(也具有0.25ms的TTI间隔)的数据。第三SDU 24涉及来自第三逻辑信道LCH3(具有0.25ms、0.5ms的TTI间隔,其中任何一个可用作用于传输的TTI时长)的数据。
该初始MAC PDU与具有0.25ms的TTI时长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并且因此该初始MAC PDU适合于上行链路传输,因为该0.25ms的TTI时长与第一SDU 22、第二SDU 23和第三SDU 24中的每一个的TTI时长匹配。
然而,在图4的示例中,如果重传(例如,HARQ重传)包括具有0.5ms的TTI时长的上行链路授权,如果在该重传中发送与上述相同的PDU,则如上面在图2中所解释的,这将导致第一逻辑信道LCH1(SDU 22)和第二逻辑信道LCH 2(SDU 23)没有用上行链路授权的0.5msTTI时长来映射,这可能破坏QoS。
然而,根据如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由于用于重传的授权携带与初始传输不同的TTI时长。UE MAC实体检查该TTI是否适合于在初始传输中包括的逻辑信道,例如,所有逻辑信道。来自没有用该TTI时长映射的逻辑信道的数据(SDU)将从重传的MAC PDU中移除,并且重新进入MAC SDU队列(26、27、28)中,例如如上参考图3所描述的。因此,在该示例中,对应于逻辑信道LCH1和LCH2的数据或SDU(在该示例中,SDU 22和23)将被移除。
为了使用完空闲比特,UE MAC实体具有如上所述的各种选项,包括:
1)传输来自用重传授权中的TTI映射的其它逻辑信道的数据;
2)填充比特以使用完空闲资源;
3)对于那些空闲比特不进行传输。
在图4的示例中,采用第一选项,此后,来自其它逻辑信道的一些数据被允许用HARQ重传中的空闲比特来发送。图4示出了来自逻辑信道LCH4的数据(SDU 25),其具有适合的0.5ms的TTI时长,被用于填充通过提取SDU 22和23而创建的空闲比特的一部分或全部。这在图4中由“重新打包的PDU”示出。
如上所述,根据一些实施例,UE将向网络信令发送与MAC重新打包有关的信息。该信令可以包括以下信息:
1)用于重传的授权的区域(对应于图4中的SDU 24的区域)。
2)被视为单独的“新的授权”的授权的并且可用于来自其它逻辑信道(对应于图4中的SDU 24的区域)的数据传送的区域。新的传输使用该区域的指示。
UE例如可以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类型控制信道,或者经由诸如MAC-CE的其它L2消息向网络进行信令发送。
网络HARQ接收机提取从用于HARQ重传的授权区域接收的数据,并且执行与从初始传输接收的数据部分的软组合。
图5示出了HARQ进程的示例。在初始传输40期间发送PDU,其包括MAC报头41、以及例如被表示为第一SDU 42和第二SDU 43的数据。由于数据尚未被完全解码,因此HARQ接收机(例如,在网络侧的gNB)向UE发送NACK信号44,以请求重传。
在该示例中,只有来自初始PDU的数据的一部分(被标记为42的SDU)被重传,因为SDU 43没有用与重传相关的上行链路授权中的TTI时长来映射。相反,在第一重传尝试45中,数据的另一部分用重传授权中的空闲资源(由SDU 46示出的部分)来发送。HARQ接收机(例如,在网络侧的gNB)执行用于HARQ重传的HARQ接收。被标记为SDU 42的部分被组合以实现成功接收,从而使得第一确认信号47被发送到UE。被标记为SDU 46的数据在单独的HARQ进程中作为新数据进行处理。在该进程之后,HARQ接收机单独地发送针对SDU 46的第二HARQ确认ACK信号48。对应于初始传输的SDU 43的数据被从软缓冲器中移除。它将稍后被发送,因为它已经由UE MAC实体重新放入MAC SDU队列中。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网络节点(例如,gNB)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DU的PDU,步骤601。该方法包括接收指示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步骤603。该方法包括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步骤605,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步骤607。
重传的PDU可以是HARQ进程的一部分。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用户设备70的示例,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71和存储器73,所述存储器73包含所述处理器71可执行的指令。用户设备70可操作以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用户设备70可操作以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
用户设备还可操作以执行如本文所描述的,以及如所附权利要求2至16中所限定的方法。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用户设备,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用户设备适于:接收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其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确定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如果是,则重新打包PDU以用于重传。
这样的用户设备可适于执行如本文所描述的,以及如所附权利要求2至16中所限定的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示例。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81和存储器83,所述存储器83包含所述处理器81可执行的指令。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DU的PDU。网络节点80可操作以接收指示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网络节点80可操作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网络节点可操作以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其适于: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SDU的PDU;接收指示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在不背离上述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许多替代实施例。词语“包括”不排除除了在权利要求中列出的那些元件或步骤之外的元件或步骤的存在,“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并且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在陈述中列举的若干单元的功能。在陈述中的任何参考标记将不被解释为限制它们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在用户设备中的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方法,所述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接收机接收用于所述PDU的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
确定所述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
如果是,则重新打包所述PDU以用于重传;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经重新打包的PDU;以及
向所述接收机信令发送用于重传的PDU已被重新打包,其中,所述信令包括标识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区域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TTI时长是否适合包括:比较SDU的用于传输的TTI时长是否与在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中分配的TTI时长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TTI时长是否适合包括:比较SDU的被映射用于传输的TTI时长是否对应于由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携带的TTI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重新打包的步骤包括:提取包括不适合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的任何SDU。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任何所提取的SDU根据它们的逻辑信道标识符ID添加回对应的SDU队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具有匹配与重传相关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的SDU来替换所提取的SDU。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填充比特来替换所提取的SDU。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不在由所提取的SDU构成的任何空闲比特中发送任何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选择要执行以下操作中的一个:
用具有匹配与重传相关的上行链路授权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的SDU来替换所提取的SDU;
用填充比特来替换所提取的SDU;以及
不在由所提取的SDU构成的任何空闲比特中发送任何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要由所述用户设备执行的所述操作由所述网络节点选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以下方式向所述接收机进行信令发送: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
L2消息;或
MAC-CE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SDU包括来自相应的逻辑信道的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PDU和SDU是媒体访问控制PDU即MACPDU和媒体访问控制SDU即MAC SDU。
14.一种在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授权来请求分组数据单元PDU的重传,其中,所述PDU未被所述网络节点解码;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PDU;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指示所重传的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所述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所述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传的PDU是HARQ进程的一部分。
16.一种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用户设备,所述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所述用户设备适于:
从所述接收机接收用于所述PDU的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
确定所述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
如果是,则重新打包所述PDU以用于重传;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经重新打包的PDU;以及
向所述接收机信令发送用于重传的PDU已被重新打包,其中,所述信令包括标识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区域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适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用于重传先前已经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到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的分组数据单元PDU的用户设备,所述先前发送的PDU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操作以:
从所述接收机接收用于所述PDU的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其中,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包括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长;
确定所述先前发送的PDU的一个或多个SDU中的SDU是否包括不适合于与所述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相关联的所述TTI时长的TTI时长;以及
如果是,则重新打包所述PDU以用于重传;
向所述接收机发送经重新打包的PDU;以及
向所述接收机信令发送用于重传的PDU已被重新打包,其中,所述信令包括标识用于重传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区域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进一步能够操作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适于: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授权来请求分组数据单元PDU的重传,其中,所述PDU未被所述网络节点解码;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PDU;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指示所重传的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所述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所述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21.一种网络节点中的接收机,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网络节点能够操作以:
通过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链路授权来请求分组数据单元PDU的重传,其中,所述PDU未被所述网络节点解码;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重传的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PDU;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指示所重传的PDU的每个SDU是否对应于来自所述PDU的先前传输的SDU的信息;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组合所述重传的SDU和先前接收的SDU,以及
使用所接收的信息以在软组合过程中将新接收的SDU当作新的SD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476162P | 2017-03-24 | 2017-03-24 | |
US62/476,162 | 2017-03-24 | ||
PCT/SE2017/051288 WO2018174764A1 (en) | 2017-03-24 | 2017-12-18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unit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47262A CN110447262A (zh) | 2019-11-12 |
CN110447262B true CN110447262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088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8627.9A Active CN110447262B (zh) | 2017-03-24 | 2017-12-18 |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01935B2 (zh) |
EP (1) | EP3603175B1 (zh) |
CN (1) | CN110447262B (zh) |
WO (1) | WO20181747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03175B1 (en) * | 2017-03-24 | 2023-04-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units |
EP3656169A4 (en) * | 2017-07-21 | 2021-04-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LCP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IT |
WO2019158701A1 (en) * | 2018-02-15 | 2019-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egment concatenation in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s |
CN110474736B (zh) * | 2018-05-11 | 2021-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BR112022006199A2 (pt) * | 2019-11-21 | 2022-06-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transmitir uma unidade de dados de protocolo de controle de acesso ao meio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8659A (zh) * | 2004-10-01 | 2008-08-06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连同服务特定传输时间控制的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中的自治传输的慢mac-e |
CN101431950A (zh) * | 2004-08-13 | 2009-05-13 | 诺基亚公司 | 在tti长度重新配置过程中的wcdma上行链路harq操作 |
CN101895372A (zh) * | 2010-06-29 | 2010-11-24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无线链路控制层确认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
KR20120070434A (ko) * | 2010-12-21 | 2012-06-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링크제어 계층의 패킷 데이터 재정렬 및 재조립 방법 |
CN104247373A (zh) * | 2012-08-17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10336B2 (en) * | 2001-05-18 | 2007-12-18 | Esa Malkamaki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with in-sequence delivery of packets |
KR100584431B1 (ko) * | 2003-02-14 | 2006-05-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데이터재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7395079B2 (en) * | 2004-05-04 | 2008-07-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rocessing information replicas |
WO2005119959A1 (en) * | 2004-06-02 | 2005-12-15 | Nokia Corporation |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chanisms in wireless networkds |
SE0402321D0 (sv) * | 2004-09-23 | 2004-09-2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267929B1 (en) * | 2005-08-16 | 2012-10-24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activation of Hybrid Automatic Request (HARQ) processes |
JP2007300509A (ja) * | 2006-05-01 | 2007-11-15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
US9882683B2 (en) * | 2006-09-28 | 2018-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utonomous transmission for extended coverage |
AU2008304367B2 (en) * | 2007-09-27 | 2012-05-0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gmentation of packet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AU2008308969B2 (en) * | 2007-09-28 | 2012-12-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size |
KR101185711B1 (ko) * | 2008-01-04 | 2012-09-24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이볼브드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회선 교환 음성 애플리케이션의 데이터 레이트를 제어하는 방법 |
WO2009088345A2 (en) * | 2008-01-11 | 2009-07-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
US9203562B2 (en) * | 2008-03-07 | 2015-12-01 | Mediatek Inc. | Cooperating timer and retransmission counter for buffer management in a HARQ wireless network |
EP2104261B1 (en) * | 2008-03-17 | 2020-10-07 | III Holdings 11, LLC | Improved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
CN104023366A (zh) * | 2008-03-21 | 2014-09-0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执行服务hs-dsch小区改变的方法和设备 |
US9172509B2 (en) * | 2008-04-11 | 2015-10-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the uplink |
US8526397B2 (en) * | 2008-04-24 | 2013-09-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TTI bundling indication to non-serving base station |
WO2009134055A2 (en) * | 2008-04-30 | 2009-11-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ize adaptation in a ue |
EP2151940A1 (en) * | 2008-08-05 | 2010-02-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transmitting data |
EP2151941A1 (en) * | 2008-08-05 | 2010-02-10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mmunication network element and method transmitting data |
WO2010036154A1 (en) * | 2008-09-23 | 2010-04-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lc segment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929282B2 (en) * | 2008-11-06 | 2015-01-06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TI bu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2955958A1 (en) * | 2009-04-24 | 2015-12-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JP4833316B2 (ja) * | 2009-04-28 | 2011-12-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 |
JP4779036B2 (ja) * | 2009-05-01 | 2011-09-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CN101998447A (zh) * | 2009-08-17 | 2011-03-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增强控制信道上快乐位设置方法及终端 |
US8107440B2 (en) * | 2009-08-24 | 2012-01-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port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for enhanced uplink communications |
KR101646789B1 (ko) * | 2010-01-19 | 2016-08-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 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2063368A1 (ja) * | 2010-11-12 | 2012-05-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移動局、制御方法、設定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10321419B2 (en) * | 2011-08-10 | 2019-06-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multi-carri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40161111A1 (en) * | 2011-08-10 | 2014-06-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multi-carri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TWI646812B (zh) * | 2012-01-24 | 2019-01-0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中實施的方法以及網路節點 |
US20130223412A1 (en) * | 2012-02-24 | 201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frame early termination success rate |
EP2635082A1 (en) * | 2012-02-29 | 2013-09-04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ynamic subframe bundling |
WO2013138715A1 (en) * | 2012-03-16 | 2013-09-1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for half-duplex fdd operation in lte fdd network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WO2013168850A1 (ko) * | 2012-05-09 | 2013-11-1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2847912B1 (en) * | 2012-05-11 | 2019-02-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tti bundling sizes |
EP2953286A4 (en) * | 2013-02-19 | 2016-03-23 | Huawei Tech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
KR20140107088A (ko) * | 2013-02-27 | 2014-09-0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스몰셀 환경에서 단말의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EP2836044A1 (en) * | 2013-08-08 | 2015-02-1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ynamic scheduling for subframe bundling |
US9444586B2 (en) * | 2013-10-07 | 2016-09-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TI-bundling and SPS operation in LTE TDD |
US9374200B2 (en) * | 2013-10-11 | 2016-06-2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TTI bundl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
US10292142B2 (en) | 2014-09-08 | 2019-05-14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use of both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wireless spectrum |
WO2016072892A1 (en) * | 2014-11-05 | 2016-05-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daptive harq timing relaxation |
US10142953B2 (en) * | 2015-02-11 | 2018-11-2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ynchronous HARQ operation according to variable TTI allocation |
US9894614B2 (en) * | 2015-03-31 | 2018-02-13 | Apple Inc. | Frame transmission scheme modification |
US10057015B1 (en) * | 2015-10-02 | 2018-08-21 | Sprint Spectrum L.P. | Hybrid ARQ re-transmission over peer-to-peer air interface upon error in transmission over client-server air interface |
WO2017078319A1 (en) * | 2015-11-04 | 2017-05-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harq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EP3391553A1 (en) * | 2015-12-14 | 2018-10-24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ata retransmission |
US9769873B2 (en) * | 2015-12-29 | 2017-09-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ccess node architecture for 5G radio and other access networks |
US10511413B2 (en) * | 2016-02-03 | 2019-12-17 | Ofinno, Llc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EP3206321B1 (en) * | 2016-02-15 | 2020-07-08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mproved uplink harq operation for prose-enabled ues participating in sidelink discovery operation |
US10750519B2 (en) * | 2017-03-16 | 2020-08-1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Determining a priority order based on an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
EP3603175B1 (en) * | 2017-03-24 | 2023-04-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data units |
-
2017
- 2017-12-18 EP EP17822806.0A patent/EP36031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8 WO PCT/SE2017/051288 patent/WO201817476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2-18 US US16/496,180 patent/US111019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8 CN CN201780088627.9A patent/CN1104472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1950A (zh) * | 2004-08-13 | 2009-05-13 | 诺基亚公司 | 在tti长度重新配置过程中的wcdma上行链路harq操作 |
CN101238659A (zh) * | 2004-10-01 | 2008-08-06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连同服务特定传输时间控制的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中的自治传输的慢mac-e |
CN101895372A (zh) * | 2010-06-29 | 2010-11-24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无线链路控制层确认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 |
KR20120070434A (ko) * | 2010-12-21 | 2012-06-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링크제어 계층의 패킷 데이터 재정렬 및 재조립 방법 |
CN104247373A (zh) * | 2012-08-17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L2 enhancements: draft CR to RLC;Ericsson;《3GPP TSG-RAN2 Meeting #56bis R2-070034》;2007011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03175A1 (en) | 2020-02-05 |
CN110447262A (zh) | 2019-11-12 |
US20200169356A1 (en) | 2020-05-28 |
WO2018174764A1 (en) | 2018-09-27 |
EP3603175B1 (en) | 2023-04-19 |
US11101935B2 (en) | 2021-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84999B2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US11405921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US10652923B2 (en) |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allocated resources for a HARQ messag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a low-complexity, narrowband terminal | |
US8743797B2 (en) |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8345611B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data blo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447262B (zh) | 用于发送分组数据单元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100254340A1 (en) | Method of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326344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91550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burst in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 |
KR101430472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재전송 제어 방법 | |
WO201817557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for 5g nr | |
WO2017166245A1 (zh) |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0830172B (zh) | 非授权频段harq反馈的指示、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终端 | |
CN111373682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503618A (zh) | 终端及通信方法 | |
CN110839284A (zh) | 一种调度请求资源确定及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 |
EP3984290A1 (en) | Transceiver device and scheduling device | |
JP2015213282A (ja)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9963340B (zh) | 用于降低信令开销和数据延迟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4073152A (zh) | 用于支持传输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503617A (zh) | 终端及通信方法 | |
US20230362923A1 (en) |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 |
US20230014887A1 (en) | Uplink data grant scheduling | |
JP6895505B2 (ja) |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Min Inventor after: J. Christophersson Inventor after: M. Eriksson Inventor before: Wang Min Inventor before: J. Christophersson Inventor before: M. Erikss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