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4365B -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4365B
CN108674365B CN201810273378.7A CN201810273378A CN108674365B CN 108674365 B CN108674365 B CN 108674365B CN 201810273378 A CN201810273378 A CN 201810273378A CN 108674365 B CN108674365 B CN 1086743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dentification
user
face
face recogn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33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74365A (zh
Inventor
戚新毅
李永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br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33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4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4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74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4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60R25/252Fingerprint recogn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60R25/255Eye recogn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B60R25/257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包括一识别控制设备和一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人脸识别模块和一控制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以监测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得以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同时涉及一种车门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用于控制汽车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的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汽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很多便利,汽车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以满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传统技术控制汽车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的方式有,一种通过钥匙与车门的锁匹配控制,以控制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这种控制方式为机械结构的控制,钥匙需进入到车门的锁孔才能进行操控。另一种通过遥控器控制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这种控制方式为无线控制方式,其特征在于遥控器无需连接于车门以实现远程控制功能,相比较物传统机械结构其使用更加方便。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实施方式的主要缺陷在于用户都需要携带一个控制车门的钥匙或遥控器,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钥匙和遥控器的遗忘或丢失。一旦钥匙或遥控器不在身边,用户就无法控制车门的使用状态,进而用户无法进入到汽车的内部进行汽车的使用。而且重新取钥匙或控制器,甚至重新去选配新的钥匙或控制器的过程十分繁琐,因此传统技术的车门控制技术为用户的使用带去很多的不便。因此,在汽车领域亟需一种新的车门控制方式,以避免由于钥匙或控制器的不在身边,用户同样能够控制车门的使用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一用户特征信息,以控制一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一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以实现人脸识别控制所述车门的使用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进一步识别用户的指纹特征、虹膜特征或声纹特征,通过所述指纹特性、所述虹膜特征或所述声纹特征分别与所述人脸特征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控制所述车门的使用状态,提高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识别控制设备的一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被设于所述车门的一门框,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一定预设距离,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人脸特征,以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一上边沿,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用户保持一定预设高度,以便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一驱动设备,所述识别装置藉由所述驱动设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车门,以便于所述人脸设备模块根据用户的不同角度获取人脸特征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驱动设备得以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于用户的相对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连接轴和一驱动端,所述连接轴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驱动端被设于所述门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连接轴可活动地轴连于所述驱动端,以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延伸臂和一转轴臂,所述延伸臂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转轴臂被设于所述车门的一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延伸臂与所述转轴臂的轴连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门主体,以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被设于所述车门,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用户与车门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电动驱动件,所述电动驱动件电联于所述感应组件,所述电动驱动件藉由所述感应组件传输的信号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获取的用户特征信息通过有线传输方式或无线传输方式于一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有线传输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有线传输模块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通过有线传输于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获取的人脸特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于所述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一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电联于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的拍摄数据,以控制所述车门的使用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分别电联于一指纹识别模块、一虹膜识别模块或一声纹识别模块的一种或多种,以使得所述识别装置具有再识别功能,以提高识别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识别装置被嵌入安装于所述车门,以保持所述车门的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或多种,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控制一车门的使用状态包括一识别控制设备;和一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人脸识别模块和一控制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以监测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得以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被安装于所述车门的一门框,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具有一定拍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人脸识别模块被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车门的一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一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可调节地设于所述门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一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调节地设于所述门主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一信号传输模块和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传输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特征信息,并将识别结果反馈于所述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设备包括至少一感应组件和一电动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并且所述感应组件被设于所述车门,所述电动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并所述电动驱动件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设备包括至少一感应组件和一电动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并且所述感应组件被设于所述车门,所述电动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并所述电动驱动件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和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电联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特性信息,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识别用户人脸特征结合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的识别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指纹特征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虹膜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指纹特征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声纹识别模块,所述声纹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声纹特征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侧脸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侧脸特征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连接轴和一驱动端,所述连接轴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驱动端从所述门框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门框。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延伸臂和一转轴臂,所述转轴臂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转轴臂从所述门主体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门主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有线传输模块,所述识别控制设备有线地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识别控制设备无线地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
一种车门控制方法,包括:
(a)位于一车门的一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
(b)控制所述车门相对于一汽车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1)再识别一用户的特征信息,以形成一再识别信号,提高一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与方法(b)之间包括方法:
(c.1)传输人脸识别模块的监测信号于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和
(c.2)分析监测信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以控制所述车门的使用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2)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得以被调节拍摄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方法(a.2)进一步包括:
(a.21)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和人脸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相对角度;和
(a.22)反馈于感应信号于一电动驱动件,自动地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被设于所述车门的一门框的一上边沿,以便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匹配于用户的身高。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2)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一第一驱动组件可调节地设于所述车门的一安装区,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得以在一定预设角度内调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2)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一第二驱动组件可调节地设于一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得以调节相对于所述门主体的距离和角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指纹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指纹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虹膜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虹膜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虹膜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虹膜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声纹识别模块获取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声纹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声纹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摄像模块获取用户的侧脸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侧脸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侧脸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c.1)中,藉由一有线传输模块对一识别控制模块与一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法(c.1)中,藉由一无线传输模块对一识别控制模块与一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A到1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识别装置安装于车门的不同位置示意图;
图2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识别装置可活动安装于车门的示意图;
图3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实施例中识别装置可活动安装于车门的示意图;
图4A和4B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识别装置使用示意图;
图5A到5C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识别装置再识别过程示意图;
图6A和6B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识别装置数据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A到6B所示,一种用于控制汽车车门的识别装置,本发明的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得以根据用户的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以控制所述车门40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传统技术中,用户需要借助钥匙或遥控器进行所述车门40的解锁过程,现有技术的 技术缺陷在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钥匙或遥控器的遗忘或丢失,因此用户无法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需要再去取拿或进行重新选配,一旦钥匙或遥控器丢失将造成很 大的困扰。而本发明得以解决这一难题,用户一旦靠近所述车门40一定预设距离,所述识别装置得以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并所述识别装置根据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以判断用户是否匹配所述汽车,当用户信息匹配时,所述识别装置得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所述车门40 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识别装置无法识别用户特征信息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无法被用户控制,所述识别装置以确保所述汽车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车门40包括一门主体41和一门框42,所述门框42一体延伸于所述门主体41,所述门框42具有一开孔,一玻璃得以被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开孔。所述车门40被装配于所述汽车以控制所述汽车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所述车门40以确保所述汽车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包括一识别控制设备10和一信息处理设备20,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被安装于所述车门40,所述识别控制设备 10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一定预设距离,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信息,并将获取的特征信息数据传输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根据所述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进而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
如图1A到1C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包括一人脸识别模块11和一控制模块1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和所述控制模块12分别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将分析对比结果反馈于所述控制模块12,所述控制模块12用于控制所述车门40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由于每个用户的人脸特征都不相同,用户的人脸特征参数得以被预先存储于所述识别装置,当用户使用所述汽车时,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一定预设距离,所述人脸识别模块41得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的根据预存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以判断用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为一摄像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拍摄用户的人脸图像,并获取人脸特征信息以形成一识别数据。
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被设于所述门框42的一上边沿42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安装于所述上边沿420以匹配用户的身高,进而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正好拍摄用户的脸部,以获取人脸特征信息。如果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被设置于所述车门40的其他位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无法完全地获取用户完整的脸部特征信息。其中所述车门40具有一安装区 420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区4200,所述安装区4200 具有一定预设范围,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被设置于所述安装区4200得以正面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位于所述安装区4200 上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数量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所述安装区4200得以被安装一个或多个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以完整地获取人脸特征信息。优选地,所述安装区4200位于所述车门40的上部、中部或下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得以被安装于所述车门40的不同区域,但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优选设于所述车门40的上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包括一信号传输模块21和一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分别电联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的信号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联通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以实现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对用户信息的识别和所述车门40 的控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电联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和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拍摄用户的监测数据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传输于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得以识别用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换而言之,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和所述控制模块12分别电联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监测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传输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 22得以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将分析结果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传输于所述控制模块12。当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分析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时,所述控制模块12得以控制所述车门40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当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分析用户无法匹配于所述汽车时,所述控制模块12无法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优选被安装于所述汽车驾驶位的所述车门40,但熟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被安装于所述汽车的其它所述车门40,例如副驾驶位上的所述车门40或两后排乘客座位的所述车门40。换而言之,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被安装于所述汽车上的不同位置的所述车门40,但所述控制模块12得以控制位于驾驶位的所述车门40 处于使用状态或所述控制模块12分别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安装的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
如图2所示的另一个变型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区4200,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被固定安装于所述门框42,本变型实施例的可活动地连接结构的优势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一定方向的角度调节。所述识别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驱动设备 3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藉由所述驱动设备3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门框42。由于每个用户身高或用户距离所述车门40的位置都不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仅仅处于固定结构无法满足不同情况下对用户人脸特性信息的获取。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相对于所述车门40得以在一定区域内旋转,以获取不同身高或位于不同角度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设备30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3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藉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可调节地设置于所述门框4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得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调节一定预设角度以获取用户的拍摄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进一步包括一连接轴311和一驱动端312,所述连接轴311 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所述驱动端312被设于所述安装区4200,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藉由所述连接轴311与所述驱动端312的轴连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门框42。所述连接轴311具有球端3110,所述驱动端312具有一凹面端 3120,所述球端3110呈一球状并位于所述连接轴311的端部,所述凹面端3120 呈一球面凹腔,所述球端3110略大于所述凹面端3120,进而所述球端311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凹面端3120,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可调节地设于所述门框 42。熟知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可活动安装于所述门框42的结构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门框42的连接结构不仅限制于上述举例。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得以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位置,并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驱动设备30进一步包括一感应组件33和一电动驱动件34,所述感应组件33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并且所述电动驱动件34连接于所述连接轴311。所述感应组件33用于感应用户于所述车门40的相对位置,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时,所述感应组件33得以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距离及用户的高度,进而所述感应组件33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所述电动驱动件34 驱动所述连接轴311处于调节状态,进而控制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的拍摄角度。
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感应组件33的数量和位于所述汽车的位置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当用户靠近所述汽车一定预设距离,所述感应组件33得以感应监测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角度和相对高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所述电动驱动件34得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与用户的相对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动驱动件34的种类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所述电动驱动件34优选为一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得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不同高度或角度的拍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根据用户自身的不同身高及相对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自动进行相匹配地调节。本变型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33和所述电动驱动件34使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拍摄角度的调节处于智能化,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得以自动根据不同用户进行拍摄调节。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虽具有调节功能,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仍然需要用户或其他技术进行配合操控,以实现手动操控过程。
如图3所示的另一变型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与所述车门40的安装位置不仅被限制于所述门框4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得以被安装于所述车门40的任意位置,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得以根据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不同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被安装于所述门主体41,并位于所述门主体41的位置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得以根据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距离和角度进行调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驱动设备30A包括一第二驱动件32A,所述第二驱动件 32A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驱动件32A被设于所述门主体41,所述第二驱动件32A得以相对于所述门主体41进行一定预设角度的伸缩及弯折,进而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件32A包括一延伸臂321A和一转轴臂322A,所述延伸臂321A被安装于所述门主体41,所述转轴臂322A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延伸臂321A并所述转轴臂322A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所述延伸臂321A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门主体41,即所述延伸臂321A得以相对于所述门主体41进行所述一定预设长度的伸缩,以控制所述转轴臂322A与所述门主体41的相对距离。所述转轴臂322A相对于所述延伸臂321A进行一定预设角度的调节,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拍摄角度的调节。换而言之,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藉由所述延伸臂321A和所述转轴臂322A进行相对于所述门主体41的距离和角度的调节,所述变型实施例中,由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32A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门主体41,因此所述人脸识别模块 11A位于所述车门40的位置不受限制,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高度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被安装于所述门主体41,而本变型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得以被安装于所述车门40的任意位置,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藉由所述第二驱动件32A进行距离与角度的调节,使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获取用户人脸特征信息不受限制。
所述识别装置得以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位置,并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驱动设备30A进一步包括一感应组件33A和一电动驱动件34A,所述感应组件33A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A,并且所述电动驱动件34A连接于所述延伸臂321A和所述转轴臂 322A。所述感应组件33A用于感应用户于所述车门40的相对位置,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时,所述感应组件33A得以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距离及用户的高度,进而所述感应组件33A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A,所述电动驱动件34A驱动所述延伸臂321A和所述转轴臂322A处于调节状态,进而所述第二驱动件32A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感应组件33A的数量和位于所述汽车的位置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当用户靠近所述汽车一定预设距离,所述感应组件33A得以感应监测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角度和相对高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电动驱动件34A,所述电动驱动件34A得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与用户的相对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动驱动件34A的种类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所述电动驱动件34A优选为一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得以控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不同高度或角度的拍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得以根据用户自身的不同身高及相对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自动进行相匹配地调节。本变型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33A和所述电动驱动件34A使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的拍摄角度的调节处于智能化,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A得以自动根据不同用户进行拍摄调节。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虽具有调节功能,但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A仍然需要用户或其他技术进行配合操控,以实现手动操控过程。
如图4A到5C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具有再识别功能,所述识别装置不仅仅限制于上述实施例举例的人脸识别方式,所述识别装置得以监测用户的其他特征信息以实现用户信息的再识别过程。所述识别装置具有多种识别方式的组合,以提高所述汽车的使用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识别装置具有指纹识别方式、虹膜识别方式、声纹识别方式、侧脸识别方式的一种或多种分别与人脸识别方式的组合以形成识别过程,进而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更高。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包括一指纹识别模块13,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包括一数据再识别模块222,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并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32。只有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识别用户的人脸特性信息匹配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识别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匹配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时用户才能操控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仅满足一种识别方式仍然无法控制所述车门 40的使用状态。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被设置于所述车门40的门把手位置,当用户的手碰触所述门把手,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得以采集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包括一虹膜识别模块14,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并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32。只有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识别用户的人脸特性信息匹配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并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识别用户的虹膜特征信息匹配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时用户才能操控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仅满足一种识别方式仍然无法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优选地,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被设置于所述门框42,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一定预设距离,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得以采集用户的虹膜特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包括一声纹识别模块15,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并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32。只有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识别用户的人脸特性信息匹配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并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识别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匹配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时用户才能操控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仅满足一种识别方式仍然无法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优选地,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被设置于所述车门40,当用户靠近所述车门40一定预设距离并发生声音,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得以采集用户的声纹特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包括一摄像模块16,所述摄像模块16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并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块 21电联于所述控制模块32。只有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识别用户的人脸特性信息匹配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2,并所述摄像模块16识别用户的侧脸特征信息匹配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同时满足两种监测时用户才能操控所述车门40 的使用状态,仅满足一种识别方式仍然无法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优选地,所述摄像模块16被设置于所述汽车内部,所述摄像模块16得以监测进入到所述汽车驾驶位的用户的侧脸特征信息。优选地,所述摄像模块16被实施为一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得以采集用户的侧脸特征信息。
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方式、虹膜识别方式、声纹识别方式以及侧脸识别方式分别与人脸识别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再识别过程仅仅作为一种举例。所述识别装置的再识别功能得以采用其他技术进行用户特性信息的监测,并与所述人脸识别方式的组合以形成再识别过程。另外指纹识别方式、虹膜识别方式、声纹识别方式以及侧脸识别方式可以进行两种以上的组合再与人脸识别方式进行再识别功能,进一步提高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 之间的传输方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通过有线的方式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包括一有线传输模块21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12、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以及所述摄像模块16分别电联于所述有线传输模块211,并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和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2分别电联于所述有线传输模块211,以实现所述识别装置内的监测数据地联通,以实现所述识别装置对用户的监测及所述车门40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通过无线的方式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20,所述信号传输模块21包括一无线传输模块21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所述控制模块12、所述指纹识别模块13、所述虹膜识别模块14、所述声纹识别模块15以及所述摄像模块16分别电联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12,并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和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以及所述控制模块12分别电联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212,以实现所述识别装置内的监测数据地联通,以实现所述识别装置对用户的监测及所述车门40的控制。无线的传输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导线在所述车门40的排布不会影响所述车门40的制造及使用,并使得所述识别装置内的数据的传输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被嵌入安装于所述车门40,以提高所述车门40的美观性。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门框42具有一开口421和一容纳腔4210,所述开口421连通于所述容纳腔4210。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通过所述开口421被安装于所述容纳腔4210,并所述容纳腔4210 的大小正好匹配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匹配地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1可活动地调节于所述容纳腔4210内。熟知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得以理解为,所述识别控制设备10嵌入安装或延伸于所述车门40不作为本发明内容的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车门的控制方法,包括:
(a)位于一车门40的一人脸识别模块11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
(b)控制所述车门40相对于一汽车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1)再识别一用户的特征信息,以形成一再识别信号,提高一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与方法(b)之间包括方法:
(c.1)传输人脸识别模块11的监测信号于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221;和
(c.2)分析监测信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以控制所述车门40的使用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2)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的拍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由于不同用户的身高和位于所述车门 40的相对位置不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被调节拍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所述方法(a.2)进一步包括:
(a.21)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40的相对位置和人脸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的相对角度;和
(a.22)反馈于感应信号于一电动驱动件34,自动地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 11的拍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被设于所述车门40 的一门框42的一上边沿420,以便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拍摄角度匹配于用户的身高。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2)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藉由一第一驱动组件31可调节地设于所述车门40的一安装区4200,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 得以在一定预设角度内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2)中,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藉由一第二驱动组件32可调节地设于一门主体41,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得以调节相对于所述门主体41的距离和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2)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包括一延伸臂321 和一转轴臂322,所述延伸臂321可伸缩地设于所述门主体41,所述转轴臂322 一体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所述转轴臂322可调节地轴连于所述延伸臂 321,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1的拍摄角度可调节,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指纹识别模块13获取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指纹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222,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得以识别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虹膜识别模块14获取用户的虹膜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虹膜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222,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得以识别用户的虹膜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声纹识别模块15获取用户的指纹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声纹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222,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得以识别用户的声纹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摄像模块16获取用户的侧脸特性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侧脸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222,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222得以识别用户的侧脸特性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c.1)中,藉由一有线传输模块211对一识别控制模块10与一信息处理设备20之间的数据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方法(c.1)中,藉由一无线传输模块212对一识别控制模块10与一信息处理设备20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控制一车门的使用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识别控制设备;和
一信息处理设备,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人脸识别模块和一控制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用以监测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得以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一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和驱动端,连接轴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连接轴具有球端,所述驱动端具有凹面端,所述球端呈一球状并位于所述连接轴的端部,所述凹面端呈球面凹腔,所述球端大于所述凹面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连接轴与所述驱动端的配合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车门的门框;
所述驱动设备还包括至少一感应组件和一电动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所述电动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当所述用户靠近所述车门时,所述感应组件感应所述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距离及所述用户的高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于所述电动驱动件以使所述电动驱动件驱动所述连接轴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具有一定拍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人脸识别模块被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车门的一门主体,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包括一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藉由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调节地设于所述门主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一信号传输模块和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和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获取的监测数据藉由所述信号传输模 块传输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特征信息,并将识别结果 反馈于所述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设备包括至少一感应组件和一电动驱动件,所述感应组件电联于所述电动驱动件,并且所述感应组件被设于所述车门,所述电动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感应组件用于感应用户与所述车门的相对位置,并所述电动驱动件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
7.如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和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电联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得以识别用户的特性信息,所述数据对比分析模块识别用户人脸特征结合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的识别信息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控制设备包括一指纹识别模块、一虹膜识别模块、一声纹识别模块以及一摄像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模块、所述声纹识别模块、所述摄像模块以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联于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声纹特征信息或侧脸特征信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其他特征信息的结合以判断用户匹配于所述汽车;
所述其他特征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声纹特征信息或侧脸特征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连接轴和一驱动端,所述连接轴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驱动端从所述门框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门框。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一延伸臂和一转轴臂,所述转轴臂延伸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转轴臂从所述门主体延伸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进而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可调节地连接于所述门主体。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一有线传输模块和一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识别控制设备藉由所述有线传输模块或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电联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
12.一种车门控制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实现,包括:
(a)位于一车门的一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和
(b)控制所述车门相对于一汽车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识别用户人脸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感应用户与车门的相对位置和人脸与人脸识别模块的相对角度;反馈于感应信号于一电动驱动件,所述电动驱动件与第一驱动组件中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所述连接轴和驱动端;通过所述连接轴的球端在所述驱动端中的活动来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所述驱动端为凹面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1)再识别一用户的特征信息,以形成一再识别信号,提高一识别装置的识别精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与方法(b)之间包括方法:
(c.1)传输人脸识别模块的监测信号于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和
(c.2)分析监测信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以控制所述车门的使用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进一步包括:(a.2)调节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拍摄角度,以获取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得以被调节拍摄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a.1)包括:
(a.11)藉由一指纹识别模块、一虹膜识别模块、一声纹识别模块或一摄像模块获取用户的其他识别特性信息,其中,所述其他识别特性信息包括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声纹特征信息或侧脸特征信息;和
(a.12)传输所述指纹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声纹特征信息或侧脸特征信息于一数据再识别模块,所述数据再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结合一数据对比分析模块的反馈结果判断用户是否匹配于所述汽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c.1)中,藉由一有线传输模块或一无线传输模块以实现一识别控制模块与一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CN201810273378.7A 2018-03-29 2018-03-29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674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3378.7A CN108674365B (zh) 2018-03-29 2018-03-29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3378.7A CN108674365B (zh) 2018-03-29 2018-03-29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4365A CN108674365A (zh) 2018-10-19
CN108674365B true CN108674365B (zh) 2022-05-03

Family

ID=6379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3378.7A Active CN108674365B (zh) 2018-03-29 2018-03-29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43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2251B (zh) * 2018-11-30 2022-11-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54994B (zh) * 2019-03-29 2023-08-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1516642B (zh) * 2020-04-30 2021-11-30 乐清市泰博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行为分析的新能源汽车唤醒系统
CN114331448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验证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835B1 (en) * 1996-05-15 2002-06-04 Jerome H. Lemelson Taillight mounted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employing facial recognition using a reflected image
CN107146305A (zh) * 2017-05-02 2017-09-08 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及门锁
CN107195050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四川万佳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自动门控制系统
CN206554656U (zh) * 2017-03-13 2017-10-13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自动开启汽车车门
CN107472195A (zh) * 2017-08-03 2017-12-15 佛山市盈智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图像追踪识别的车门自动开启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835B1 (en) * 1996-05-15 2002-06-04 Jerome H. Lemelson Taillight mounted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employing facial recognition using a reflected image
CN206554656U (zh) * 2017-03-13 2017-10-13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自动开启汽车车门
CN107146305A (zh) * 2017-05-02 2017-09-08 上海灵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解锁方法及门锁
CN107195050A (zh) * 2017-05-25 2017-09-22 四川万佳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自动门控制系统
CN107472195A (zh) * 2017-08-03 2017-12-15 佛山市盈智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图像追踪识别的车门自动开启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4365A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4365B (zh) 用于汽车的识别装置和车门控制方法
CN108454564B (zh) 在持续存在下打开的自动动力车门
US10556568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activ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89564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系统
US7561791B2 (en) Photographed body authenticating device, face authenticating device, portable telephone, photographed body authenticating unit, photographed body authenticating method and photographed body authenticating program
JP7043003B2 (ja)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CN209746637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及手势识别的车锁控制系统
DE102012203535A1 (de) Tastenloser Fahrzeugschlüssel mit Gestikerkennung
CN110616984A (zh) 一种汽车玻璃自动升降方法及系统
US11247635B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vehicle
CN109559416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及手势识别的车锁控制系统
CN112277594B (zh) 一种车辆天窗遮阳帘的控制方法与系统
US11030838B2 (en) Onboard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process for sending a command to a park area access system
US11878654B2 (en) System for sensing a living being proximate to a vehicle
US20220325569A1 (en)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closure panels
US20220324309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closure panel of a vehicle
CN113724420A (zh) 一种双模态生物识别防盗门及其识别方法
CN108995628A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汽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6039674U (zh) 车用智能钥匙
EP3456592A1 (en) Automobile-person interaction
US12090824B2 (en) System for a vehicle with a trailer coupled thereto
US20220327873A1 (en) System for a vehicle operable to enter a reverse mode
US11960787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20177168A1 (zh) 空调设备安防功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7272877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