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source/01.\351\201\223\345\217\257\351\201\223.rst" "b/source/01.\351\201\223\345\217\257\351\201\223.rst" index da7c09b..96220bb 100644 --- "a/source/01.\351\201\223\345\217\257\351\201\223.rst" +++ "b/source/01.\351\201\223\345\217\257\351\201\223.rst" @@ -1,7 +1,7 @@ -..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17-2021 +.. Kenneth Lee 版权所有 2017-2024 :Authors: Kenneth Lee -:Version: 2.0 +:Version: 2.1 :Status: Release :Abstract: 道可道等2章,入题,基本原理立论,提出道和名的概念。 @@ -27,16 +27,18 @@ 有\ *(这个名字)*\ 标识所有东西的[母亲,母体,生出它们来的那个对象] -所以,在世界上, *(表现出)* “无”,以便体现“妙”。 *“妙”取“神奇的东西”,“妙哉,妙 -哉”中那个妙等含义,表现为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个东西。(道产生名,如果没有无,你根本 -就不会看到你所关心的东西,所以,无是我们注意到“有”东西的原因,它是引起“注意”的 -原因),我们忽略了“其他”东西,凸显了“有”* +所以,在世界上,\ *(表现出)*\ “无”,以便体现“妙”。 -在世界上,体现出“有”,以便看到它的边界。 *无让我们看到有,有让我们看到“有到哪里 -”,也就是我们注意的那个对象的范围。这个概念更深刻的含义是,我们看到的总是有的一 -个特例,而我们构成名的时候,总是补充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有这个名,不仅是一个特 -例,还包括所有其他例子共同填充进来的情形,最终构成整个名的集合,这就是“徼”。* -[2]_ +*“妙”取“神奇的东西”,“妙哉,妙哉”中那个妙等含义,表现为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个东西。 +道产生名,如果没有无,你根本就不会看到你所关心的东西,所以,无是我们注意到“有” +东西的原因,它是引起“注意”的原因,我们忽略了“其他”东西,凸显了“有”* + +在世界上,体现出“有”,以便看到它的边界。 + +*无让我们看到有,有让我们看到“有到哪里”,也就是我们注意的那个对象的范围。这个 +概念更深刻的含义是,我们看到的总是有的一个特例,而我们构成名的时候,总是补充其 +他的可能性,所以,有这个名,不仅是一个特例,还包括所有其他例子共同填充进来的情 +形,最终构成整个名的集合,这就是“徼”。*\ [2]_ 这两者\ *(有和无)*\ 同出,而,不同名。都称为“玄”。 @@ -97,7 +99,7 @@ 长和短互相体现对方的存在。 -高和下互相体现对方的存在 +高和下互相体现对方的存在。(这样翻译很不好听,所以我建议你记住原文。) 音乐和人声互相和应(音和声不一定这个意思,但不关心具体含义不影响整个意思理解) @@ -105,7 +107,7 @@ 所以,圣人做“无为”(“不做”)这样的事,行(也是做)“不言”(“不说”)的教化。所有 东西出现(发生)而不抗拒\ *(它)*\ ,长出来而不去拥有\ *(它)*\ , -做\ *(它)*\ 而不(把它)作为自己的东西,完成(它)而不认为自己拥有它。 +做\ *(它)*\ 而不\ *(把它)*\ 作为自己的东西,完成(它)而不认为自己拥有它。 正因为“不拥有它”,所以才不会“失去它”。 @@ -125,8 +127,8 @@ 为”,这是个战略努力方向,否则你就会越加拉大这个分割线。 因此,圣人是认为整个系统都是自己的,不会给自己收集好,撇开不好。就好像我们收拾 -自己的房子,我们不会把垃圾从房间扫到客厅,就认为垃圾没有了。整个房子都是我们的 -,我们必须把垃圾都清除了,这个房子才真的干净了。等房子干净了,我们就没有“有用的 +自己的房子,我们不会把垃圾从房间扫到客厅,就认为垃圾没有了。整个房子都是我们的, +我们必须把垃圾都清除了,这个房子才真的干净了。等房子干净了,我们就没有“有用的 东西”这个概念了,因为所有东西都是有用的。 .. [1] 玄的解释 diff --git "a/source/04.\346\214\201\350\200\214\347\233\210\344\271\213.rst" "b/source/04.\346\214\201\350\200\214\347\233\210\344\271\213.rst" index 2451417..8442ce9 100644 --- "a/source/04.\346\214\201\350\200\214\347\233\210\344\271\213.rst" +++ "b/source/04.\346\214\201\350\200\214\347\233\210\344\271\213.rst" @@ -38,6 +38,13 @@ 功 以勞定國也 +[阅读引导] + +我开始认为这段文字很直白,不需要引导的,后来发现有人误认为这是鸡汤,把这个作为 +“做人的道理”了,所以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我认为这一段不是教你做人,而是证据。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是个事实,“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这也是事实,因为你同意 +这些事实,所以才向你证明了:功遂身退,是天之道(你无法左右的外部规律)。 + 载营魄抱一 ============ :: @@ -50,8 +57,8 @@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身体和魂魄抱为一体,能不分离吗?专心呼吸,让它变柔和,能和婴儿一样吗?清洗细看 -,能(保证)没有毛病吗?爱国家管理好人民,能不干吗?“天门”开合,能变成母的吗? -明白达到各处(到处都清楚),能无“知”吗? +,能(保证)没有毛病吗?爱国家管理好人民,能不\ *(用)*\ 干吗?“天门”开合,能变 +成母的吗?明白达到各处(到处都清楚),能无“知”吗? 载 椉也。乗者,覆也。 @@ -84,9 +91,9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个车辐合并到毂上,在它“无”的时候,可以用作车。把地上的泥土做成容器,当它“无 -”的时候,可以用作容器。凿出窗户作为房间,当它“无”的时候,可以用作房间。所以,让 -它“有”被看作一种“利”(好事),让它“无”被看作是一种用。 *先有了,再无(退回来) -,就是用“有”这个好处的时候了* +”的时候,可以用作容器。凿出窗户作为房间,当它“无”的时候,可以用作房间。所以, +让它“有”被看作一种[好处,更好的位置]),让它“无”被看作是一种用。 +*先有了,再无(退回来),就是用“有”这个好处的时候了* 辐 輪轑也。车轮的辐条。 @@ -189,3 +196,13 @@ 恍惚的概念非常有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这里: :doc:`ext/恍惚` + +简单理解,恍惚就是我们在一个时刻,或者一段时间收纳进来的,还没有命名的全部信息。 +比如你开车,路上有积水,街边有人叫卖臭豆腐,烧烤的香气四溢,前面红灯亮了,红灯 +上面爬着一直大螳螂……这些信息都在你眼中,耳中,都出现了,但你思考的时候仅仅思考 +了“红灯亮了,停车”。信息中的红灯,才是你的名,而其他的一切信息,都是你的恍惚, +而引起你的恍惚的,是道。 + +道本身是什么呢?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因为你认知的极限就是“恍惚”了,“恍惚”还不能用 +来支持你思考。一旦你仔细思考一个恍惚了,它的部分信息必然变成“名”,而你的思考会 +忽略掉所有的其他“恍惚”中的信息,导致你视而不见,听之不闻。 diff --git "a/source/ext/\346\201\215\346\203\232.rst" "b/source/ext/\346\201\215\346\203\232.rst" index d6d5ae2..99860ec 100644 --- "a/source/ext/\346\201\215\346\203\232.rst" +++ "b/source/ext/\346\201\215\346\203\232.rst" @@ -133,11 +133,11 @@ A竖起他的耳朵,睁大他的眼睛,伸出他的手,他都在接收信 我觉得理解了恍惚,就能理解为什么老子说道就是大了。我们用恍惚在整个道的体系中的 一个切面来理解这个大的概念。 -比如,一个班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是37分。细节可以无限细分下去,但为了方便讨论我 -们的模型,我们暂且认为这是我们认识的根了,我们不再去细究这个37分每分是怎么判的 -这种问题了。反正这里的信息就是这个学生的成绩是37分。 +比如,一个班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是73分。细节可以无限细分下去,但为了方便讨论我 +们的模型,我们暂且认为这是我们认识的根了,我们不再去细究这个73分每分是怎么判的 +这种问题了。反正这里的信息就是这个学生的成绩是73分。 -好了,现在我们有三个学生,成绩分别是37,64,98分,这个还是直观感觉,我们还是能 +好了,现在我们有三个学生,成绩分别是73,64,98分,这个还是直观感觉,我们还是能 对这个班的成绩有一个直接的感觉的。但如果这个班有50个学生,他们的语文成绩是这样 的: @@ -148,7 +148,8 @@ A竖起他的耳朵,睁大他的眼睛,伸出他的手,他都在接收信 | 55 95 81 91 95 96 78 89 73 58 你还能对他们的成绩有直观的认知吗?还能用所有这些数字作为名去思考吗?这时,这个 -信息变大了,就成了恍惚,逼迫你进行特征提取和抽象。 +信息变大了,就成了恍惚,逼迫你进行特征提取和抽象。比如,你会简单用一个“平均分” +来归纳这么多的信息。 所以,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172,7 +173,6 @@ A竖起他的耳朵,睁大他的眼睛,伸出他的手,他都在接收信 而道大,是因为我们定义它是所有信息的产生者,既然域中的三大都来自它,它自身就可 以“名之曰大”。 -老子再一次使用每个人都认知的名,去抽象了某个“道”的一个属性。 - +老子再一次使用每个人都认知的名,去抽象了“道”的一个特征。 .. vim: tw=78 fo+=mM